全國縣級以上(包括縣城)的城市,有無數個城中村和城郊村,這種類型的村莊在我國村莊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也影響著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透視城中村發展現狀,探索城中村發展經驗,為同類型村莊發展提供借鑒,催生了記者前往豫西采訪南府店村的愿望。
印象南府店
在古老的伊河之畔,有一座美麗的縣城伊川;在伊川城內有一個享譽中原的村子——南府店。
金秋時節,伊水之畔的縣城空氣涼爽,映入眼簾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車流,一座座酒店氣派醒目,一個個小區現代時尚,一家家超市吸引著接踵而至的顧客,當夕陽的余暉與初上的華燈交織成一片時,這座小城盡顯迷人的風采。就在記者對眼前的景象不由得發出贊嘆時,一位當地的中年人說:“你看到的這些都是南府店村的。”我在問:這是城市中的村莊,還是村莊中的城市?
次日上午,記者與外地來此參觀學習的部分客人一起參觀了南府店村的黨建室、村史館、便民服務大廳,所到之處,參觀者總會發出嘖嘖的贊美聲。給記者的總體印象是:黨建創新有特色,管理規范有章法,發展迅猛有活力。更讓人稱道的是,遠近聞名的永輝商業廣場,不僅商賈云集,生意火爆,更是村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這里有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室、臺球室、籃球場、網球場;有電影院、舞蹈室、圖書室、大戲臺……常年免費向村民開放,愛好打球的可以在這里揮汗如雨,一展絕技;愛好戲曲的,可以一展歌喉,盡情享受;愛好讀書的,可以坐下來靜靜地閱讀,細品“書中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內涵。一位外地參觀者說:如此齊全的文化、體育、娛樂場地和設施,并且都集中在一家大超市里,不要說一般的村子沒有,就是在不少城市也難得一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也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
漫步在伊川街頭,隨處可見南府店近年來經濟發展的載體和杰作。荊山小區、龍泰小區、龍瑞祥和苑、鶴鳴花園等12個小區各具特色、宜居舒適;金茂大酒店、天龍帝豪大酒店、匯豐大酒店、匯豐公寓、財神大酒店、萬家樂大酒店等無不彰顯民營經濟強勢發展的濃烈氛圍;新世紀廣場、肯德基、屈臣氏、大張盛德美量販、奧斯卡影城、好萊塢影城等,這些時尚的名詞帶有嶄新的時代元素,走進了南府店人生活。
今天的南府店,是名副其實的小康村,不僅還清了上世紀90年代末村里遺留下來的4000萬元負債,還實現凈資產31億元,村民人均收入2.88萬元,7500多村民人均年享受集體福利5000多元。南府店村的發展,得到了國家和省市領導的認可。2009年至今,先后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法制建設先進村”、 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 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洛陽“市級文明單位”、 “洛陽市模范職工之家”等多項國家及省市級榮譽;村黨委書記張龍安光榮地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發展三部曲
聽南府店的故事,探城中村發展經驗,尋同類村發展出路,這是記者此行的目的。
劉鳳洲,早年在京城一家期刊雜志社就職,退休后回到古都洛陽,受聘為南府店村發展顧問。談到南府店今天的發展成就,他如數家珍;回憶起南府店的發展歷程,他的講述又讓人回味再三。
他指著不遠處的伊河說,發源于800里伏牛山的古老伊河,由南向北奔騰不息,沖破重重阻撓最終匯入黃河奔向海洋。伊川人秉承了伊河水頑強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一點在南府店人的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說著說著,我們的話題自然地回到了南府店村的發展歷程。
● 第一階段:勇于發展,由農業變工業
改革開放之前,南府店人也同我國千萬個村莊一樣貧窮落后,世世代代土里刨食的莊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年辛苦,卻換不來一餐飽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渴求發展的南府店人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由世代依托農業,轉變為發展工業致富。先后興辦了東方化工廠、泡花堿廠、肉聯廠、伊康酒廠、裝潢彩印廠、皮鞋廠、潛水泵廠等企業,并建起了客運車隊、貨運車隊、杜康大酒店等服務型企業。一時間南府店的發展紅紅火火,村集體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躋身于伊川縣前列,被洛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伊濱明珠”。
● 第二階段:盲目發展,債臺高筑怨聲多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南府店村快速發展的背后,卻隱藏著一種潛在的危機。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步步深入,轉型崛起已經成為經濟發達地區農村的新鮮經驗,而南府店人似乎沒有來得及反應,更沒有意識到如此粗放的、科技含量低的行業以及落后的經營理念正逐步被淘汰,最終,南府店所創辦的企業也未能幸免。加之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期,南府店所開辦的集體企業先后出現經營虧損,面臨倒閉的慘局。全村累積負債達近4000萬元。一時間村民怨聲四起,干群關系緊張,改革開放之初的紅火場景已不復存在,積重難返的被動局面讓全體村民憂心忡忡:南府店,路在何方?
● 第三階段:創新發展,氣正風清鑄輝煌
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這是人們對那些危難時刻能夠扭轉局面關鍵人物的褒獎和評價。張龍安之于南府店,正是這種關鍵性人物。
張龍安,1983年起便在村企任職,1996年5月任南府店村黨委副書記,2000年11月主持村“兩委”全面工作。他為人正直,作風正派,思維創新,行事果斷。因此,在南府店處于在危困之際,父老鄉親們以及上級領導的目光,齊刷刷地聚集在他的身上。2001年3月,張龍安出任南府店村黨委書記,揭開了南府店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篇章。
廉潔奉公,率先垂范喚清風。回憶起剛剛上任的那段往事,張龍安表情嚴肅地說:“一個村莊的發展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形成,取決于領導班子的正派和清廉。”接受上屆村領導班子的教訓,上任伊始,他向村民立下承諾,給村領導定下鐵律,具體地說就是“四個承諾”“四個不準”。四個承諾:不賣一分人情地,不賣一間商業門面樓,出門辦事不坐公車,村民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來村里查賬。四不準:不準用公款吃喝送禮,不準村干部親屬參與村集體工程招標,不準村干部子女進入村班子當干部、不能擔任村集體企業一把手,不準村干部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他主張把村里的公車賣掉,為村里辦事用自己的車,他帶頭做到不在村里報銷吃喝及電話費用等。村民們說張龍安任書記16年來,他上任時立下的四個承諾、四個不準,樣樣落實、條條兌現。劉鳳洲顧問說,多年來我走南闖北,見過不少農村干部,我覺得在廉潔奉公方面,張書記做得是最好的,他的人格魅力讓我佩服,讓全村的父老鄉親都佩服。退休前在村房地產公司做財務的老同志李世軒說:“龍安書記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甚至委屈自己,卻為村民創造了數不完的福利。”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打印著表格的紅紙,那是近年來村民們福利待遇逐年增高的對照表,談話間,他那刻滿皺紋的臉龐綻放出幸福的微笑。
創新發展,一路高歌創新高。張龍安說,謀劃一個村莊的發展思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選準突破口。挑起村黨委書記的重擔后,我就召開“兩委”會議,研討南府店究竟該如何發展。我發表的意見是:根據南府店村的地理位置,已不適合發展第二產業,最根本的出路是發展第三產業。大伙贊同了我的意見,很快制定了南府店村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商業租賃、餐飲服務、娛樂休閑,讓南府店的經濟發展由興辦企業轉到了房地產開發及其服務、娛樂行業上來。張龍安談起這段經歷仍不掩興奮,他說:“發展經濟要用巧勁,要敢于創新,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當時,全國房地產業日漸升溫,城鎮化進程悄然起步,南府店又地處縣城,緊鄰洛欒通道,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房地產業可謂恰逢其時。”
2002年寒冬,豫西大地寒風刺骨,張龍安卻在為開發南府店第一個居民小區的資金辛苦地奔波著,他先后十余次地登門相求,終于感動了出資人,一大筆資金的投入,使南府店第一個現代化居民小區——荊山小區如期竣工。在其后的3年間,又建起了龍泰小區等,到2005年,建成了鶴鳴花園等12個小區。這些項目的成功,讓南府店村經濟得到徹底翻身,不僅還清了村里近4000萬元欠款,還有了可觀的積累。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在這些開發的樓盤中,所有的商業門面房只租不售,公開對外招租,從而保證了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開弓沒有回頭箭,房地產業成功地邁出第一步,張龍安又將目光瞄向更高的目標。2007年南府店投資3億元建成一座占地5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的五層商貿大廈,成功引入了久負盛名的大張盛德美量販入駐,使村里有了豐厚的租金收入;2009年投資2.8億元建成了新世紀廣場,該商場集小商品、飲食服務、休閑娛樂于一體,并成功引入了奧斯卡影城等,開創了河南省先河,該項目每年可為村里創收1100多萬元;2009年6月,南府店村注冊成立了洛陽市第一家村級房地產開發公司——洛陽市南府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10年,又投資3億多元建成了一家四星級大酒店——金茂大酒店,這也是伊川縣規格最高、功能最全、接待能力最強的酒店。南府店村也真正成為了伊川縣城的商貿、餐飲、娛樂、文化中心。接著,天龍帝豪大酒店、匯豐大酒店、匯豐公寓、財神大酒店、萬家樂大酒店、時代家具城等相繼崛起,這些民營項目給寸土寸金的南府店注入了新的活力。房地產業的強勢崛起,不僅為村里帶來滾滾財源,還帶動了商業的繁榮,餐飲服務業的興旺,個體經濟的發展。2013年,南府店投資5億元建成一座地下2層、地上6層,建筑積達7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型商業廣場——永輝商業廣場,成功引入全國著名連鎖龍頭企業永輝超市、肯德基、永樂電器、屈臣氏等上市公司,其購物環境、服務設施堪稱國內一流,該項目預計每年為村里增收1000多萬元,創造了南府店經濟發展的傳奇。
經驗看出路
從南府店村發展經驗,看城中村的出路。換言之,從南府店村的發展實踐,我們會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 清正廉潔是鐵律
這一點不僅僅是指城中村或城郊村,對于全國各種類型的村莊都是適用的。保持村領導班子的清正廉潔,是增加向心力、凝聚力,進而發展好經濟的前提和保障。值得指出的是,清正廉潔對于城中村的干部尤為重要。因為城中村擁有一般村莊沒有的昂貴的土地資源和動遷條件,這些看似優勢的存在,也是滋生腐敗的土壤。領導干部如果不能做到廉潔自律,就有可能在房屋拆遷和房地產開發中,被金錢的利劍擊倒,又談何發展呢?
張龍安任書記上任伊始便立下四個承諾,制定四個不準,并且在實踐中不走樣地執行,營造出氣正風清的政治生態,才保證了南府店村又好又快地發展。
● 土地永遠是命根子
土地不僅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變為城中村的居民了,土地依然是他們的命根子,甚至是金罐子。道理很簡單,引用古人的一句話最為恰貼“所立者使之然”,城中或城郊的土地,可謂寸土寸金。當城市建設的大潮洶涌而至時,握有土地的農民特別是村干部,應有長遠的目光,發展的目光,保住賴以開發致富的土地,切不可只顧眼前的利益,以低廉的價格將土地賣掉,更不能為一己之利,拿農民的土地做交易,從而失去農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也使自己成了千古罪人。
本世紀初,房地產開發方興未艾,張龍安從中看到了機遇,上任伊始就向村民承諾:不賣一分人情地。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如今一畝地用于房地產開發的創利,是當初土地買賣價格的十多倍甚至數十倍。
● 辦法總比困難多
目前,我國大中小城市其規模都有日漸擴大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城中村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各種困難也會接踵而至。在新的形勢下,作為城中村的帶頭人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依靠群眾,群策群力,想出辦法,理清思路,尋求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南府店村的發展實踐,應給予我們諸多有益的啟示。
● 因地制宜很重要
名村的模式不可復制,只能借鑒。村莊如何發展,歸根結底還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地域優勢、資源優勢等條件,同時把握當前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科學地慎重地規劃發展路徑,因地制宜地選準突破口,以期實現村莊發展的跨越。
2001年,張龍安任村黨委書記后,對南府店村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當時的經濟大環境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接受上世紀90年代南府店盲目發展,導致企業倒閉、債臺高筑的教訓,果斷提出:南府店已不適合發展第二產業,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由興辦企業轉向房地產開發、商業、餐飲服務業,以及文體娛樂休閑業等。思路決定出路,南府店村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佐證了因地制宜發展思路的正確。
當然,南府店村給予我們的啟示還遠不止這些。
……
夜幕降臨,古都洛陽變成了一片燈的海洋,我登上返京的高鐵,心里還在祝福南府店:一路高歌鑄大業,十月風爽唱輝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