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讓盛灣走出淅川 讓淅川走向世界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淅川縣荊紫關鎮人民政府?姚海鵬 字號:【

  盛灣鎮地處丹江南岸,豫鄂兩省結合處,距縣城29公里。全鎮總面積317平方公里,轄48個行政村,443個村民小組,4.8萬人。南部的四峰山主峰跑馬嶺,海拔1086米,為淅川最高點;鄰丹江水庫的馬川村海拔157米,為盛灣鎮境內最低點。地理概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集山區、庫區、邊緣區、革命老區于一體的農業大鎮。

  如果說淅川是一片大海,那么盛灣鎮就像一位美玉沉睡在綠色深處,任歲月流轉,風霜如刀,依舊晶瑩剔透,光彩照人,真真是明目皓齒顧流盼,養在深谷無人識。

  進入新的世紀,一批批有擔當的淅川人懷揣著對淅川的無比熱愛,開始發現、規劃、開發盛灣鎮,一個個項目在盛灣鎮落地,盛灣鎮已經拂去了羞澀,以嶄新的風采展現在世界面前。

  高屋建瓴,做規劃“謀”字為本。盛灣鎮處于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上游南岸,擁有最長的丹江水庫湖岸線,境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是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山川連綿,風光如畫。主要旅游景點有丹江小三峽、丹江移民民俗館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土地嶺村、聞名天下的人工天河英雄渠、保存完整幾近原始的石板村,考古遺跡有下王崗遺址、馬嶺遺址等,大石橋范蠡故里、楚國始都老城與盛灣鎮隔江而望,形成沿丹江湖西岸的名勝文化帶。主要河流有丹江以及其支流樵峪河、黃水河、黃龍泉等,屬于長江流域漢江流域,水流清澈,光可照人。

  盛灣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山水優勢、人文優勢非常適宜打造山水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帶、古村落生態產業帶項目,同時也涵蓋特色旅游、古村落保護、水底古城探險、紅色文化、森林公國等項目,可以打包發展中國特色小鎮,進而申請中國農業公園。

  忠誠擔當,保水質護運行“干”字當先。盛灣鎮廣大黨員干部頂酷暑、冒嚴寒,不畏困難,克難攻堅,干凈徹底地完成了繁重的庫區清理任務;在全縣率先精彩地打贏了畜禽養殖和網箱養魚取締兩場硬仗,整治拆除非法庫汊8個。斥巨資高標準建成了設計前瞻、技術先進、配套完備、管理規范的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既有效地實現了保水質的目標,也增強了集鎮的現代功能。

  務實重干,依鎮情謀發展“實”字為本。盛灣鎮立足鎮情,經過科學考察,在生態和經濟的結合點上,堅持“鎮有主導、村有特色、點面結合、百花齊放、整體推進”的思路,重點發展軟籽石榴、薄殼核桃兩大主導產業,兼顧發展中藥材、獼猴桃、大櫻桃、食用菌等高效生態產業,打造“一條長廊”和“兩個產業帶”。X011線延伸至倉房交界沿線20個村,建成萬畝軟籽石榴產業長廊;興化寺、單崗等18個沿庫周村以軟籽石榴產業為主,建成環庫周生態產業觀光采摘帶;土地嶺、秀子溝等11個深山村為主,逐步形成以艾草、白芨、柴胡、連翹、辛夷、蒲公英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建設環豫鄂結合部建成深山區中藥材產業帶。

  夯實基礎,立長遠攢后勁“建”字為上。鎮黨委政府高度關注民生,關注基礎建設,集中力量辦大事、干實事,順應了群眾的所思所盼。集鎮建設,著眼長遠,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形成了兩縱五橫的集鎮格局,改寫了集鎮搬遷4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投資8000余萬元,在集鎮北端的盛灣村和馬溝村,建設易地搬遷安置點工程,總占地面積138.5畝,一期計劃安置貧困群眾381戶1455人,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多方爭取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致力改善辦學條件,教育均衡發展9所迎驗學校全部達標。“智慧淅川”網絡建設實現48個村全覆蓋,將為群眾提供教育、醫療、交通、旅游等便捷服務。

  解放思想,破難題創新路“活”字凸顯。盛灣樹立大扶貧、大旅游的思維,與脫貧產業、與社會事業、與縣鄉經濟社會整體協調發展聯系起來,統籌謀劃,做大文章。把軟籽石榴、獼猴桃、中藥材、光伏、農光互補、巧媳婦等產業基地打造成為若干觀光和休閑娛樂的景觀,與全縣5A景區創建相呼應。做好瓦房、泰山廟、分水嶺等3村159戶房屋立面改造工作,10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引進河南金碧集團,投資3億元在土地嶺村分3期開發文化、生態、美麗鄉村建設等旅游渡假項目,成立旅游項目開發專班,打造旅游扶貧示范村。同時利用易地搬遷資金,打造出一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風格獨特的風情小鎮。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