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是一份神圣的榮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黨的十九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恒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接受采訪時說。
“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通過打造梨園風光、生態宜居、鄉村旅游而成為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黨的十八大以來,富民增收步伐不斷加快,村民們更有獲得感。”李曉霞說,5年來,恒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守護好綠色生態,實現了強村富民,是黨的好政策在基層農村落地的生動實踐。
讓村民富起來,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1968年,村里老書記和鎮上的農技員引進了早酥梨枝條,黨員干部帶頭種,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萬畝連片規模。40多年來,恒北村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按照“2+1”(有機果品產業、生態旅游產業+梨園衍生產業)的產業定位,拉長產業鏈,著力推動農民致富增收。在有機果品產業上,以萬畝梨園為基地,通過打造“恒北”品牌,做大做強恒北村早酥梨特色產業。目前,恒北村總耕地面積9600畝,其中果品面積4000畝,苗木面積2000畝,現有早酥梨、早美酥、西子綠、黃金梨等30多個品種,取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認證,并通過了歐盟食品認證和國家環保部有機食品認證,2015年恒北早酥梨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成立早酥梨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6個鎮9個村及2個農場,成為全國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產基地。在生態旅游產品上,依托國家級生態村優勢,挖掘梨園文化,梨園風光主題公園等項目先后建成開放,民宿、農家樂、生態采摘、果品展示、貯藏、加工為主要特點的鄉村旅游風生水起,今年4月份獲得首批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達40多萬人次,成為全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村。全村經營總收入從5年前的不到5000萬元,發展到去年的1.25億元。在梨園衍生產業上,果品加工、果品電商等業態正在形成,村里保護性注冊了“恒北”系列品牌商標,自主研發恒北旅游創意產品,貼牌加工梨果五級產品。黨員農民經紀人張德清注冊了綠果網,加入尚農生態網會員,經營果品及農產品收購,將恒北村不起眼的柿子葉賣到韓國做壽司。女兒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也從城里返鄉,創建了德清手工坊,帶著村里幾個婦女,做起了手工鉆石畫、剪紙藝術和傳統虎頭鞋的制作,現在家里還辦起了民宿。
在恒北村工作7年來,李曉霞最大的感觸是,基層農村工作的難點和痛點都在富民,恒北村的做法是通過強村帶富民。過去恒北村集體經濟薄弱,幾乎沒有積累。這幾年,恒北村扶持果品合作社建冷庫,拉長梨果產業鏈,建設賓館酒店發包出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等,從傳統種植業向一二三產業全面拓展,目前村集體積累已超過4000萬元。村里通過完善基礎配套、路橋水利設施,進行環境改造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優美的自然環境,獨具特色的鄉村風情,完善的配套服務,讓許多城里人在恒北村找到了鄉愁。在恒北村穿行,不時見到來自上海及蘇南等地游客的身影。恒北村民從中收獲滿滿,已有12戶村民搞起了農家樂、民宿等,收入不菲。截止去年底,恒北村人均純收入已躍至2.75萬元。富口袋的同時,村里還建起了村民廣場、健身步道、燈光球場、戲曲聯誼會等等,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過去看到人家村里有工業,我們羨慕不已。沒有工業反而成為了我們的優勢。”李曉霞說,恒北村境內沒有工業項目,但村里在鎮工業集中區建了廠房,僅廠房出租一年就可收入100多萬元。“現在村里的產業,都是沒有任何污染的。守護好綠色生態,成了我們重要責任。”
李曉霞說,今年,恒北村和浙江客商洽談的建設原鄉溫泉度假村項目,包括農村旅游、健康養生、鄉野拓訓、鄉村教育等,總投資5億元,客商看中的就是恒北村優質的生態資源。預計該項目落成后,恒北村的鄉村旅游將實現跨越“升級”。僅此一項,可以帶動本村200多名村民就業。此外,恒北村正在建設的四季體驗參與項目也將于明年開放,可為恒北村吸引來更多的游客,為村民招攬更多的致富機會。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