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現代農業園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劉冰 字號:【

  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距離漢中市區15公里,是漢中市規劃的城市三大組團之一石門組團的重點發展鄉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早在4000年前是古褒國所在地,有“褒姒故里”之稱;又因是褒斜棧道褒谷的起點,還被譽為“棧道之鄉”。該鎮地處秦嶺南坡、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越,特別是褒河峽谷形成的小氣候,使得這里一年四季微風習習,涼爽宜人,陜西南北地區的各類水果都適合在此種植。

  近年來,河東店鎮按照漢中市實施全域旅游戰略的總體部署,在市區兩級的支持下,興建現代農業園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得地方發展顯現田園綜合體特征。

  2014年,河東店鎮經漢中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褒河蜜橘苑現代農業園區,該園區集鮮果生產、新技術推廣、休閑觀光、餐飲住宿為一體,是一個綜合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園區內水果以地方特色柑橘品種褒河蜜橘為主,配以桃、李、杏等小雜果。河東店鎮依托園區,建成了一條旅游環線觀光園,栽植格桑花300余畝、薰衣草50畝等花卉,發展農家樂120戶,建立鮮果采摘園200余個,總面積近5000畝。目前,褒河蜜橘苑推出了登花果山、賞格桑花、采褒河蜜橘、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等系列活動,名聲遠播,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典范。

  褒河蜜橘苑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建有農耕文化廣場,占地2200平米,整體由地勢高差形成的上下兩部分組成,采用青石臺階自然連接。廣場內配置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四大神獸等石雕以及二十四孝典故浮雕等,植入傳統農耕文化元素和歷史文化元素。還用1∶1的比例復制了石門十三品石刻,配套建設了涼亭、假山、噴泉、日晷等景觀小品。廣場綠化樹木以本地適生的20余種果木為主,映襯出花果山有花有果。農耕文化廣場展示了河東店鎮當地的民俗禮儀、農事節日和農耕娛樂,旨在讓游客娛樂之余體驗傳統文化的非凡魅力,它不僅是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場所,還是中小學科普教育的基地。

  瓜果長廊是褒河蜜橘苑核心景觀之一,全長750米,長廊兩側栽植薔薇花5000株、1000余株獼猴桃及凌宵等植物。薔薇花、獼猴桃及凌宵屬于攀藤類植物,生長力十分旺盛,每年花開季節,都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花廊,吸引大批游客拍照留影。道路兩側,還建有褒河蜜橘及桃子等采摘園20余個、農家樂6戶。瓜果長廊成為果蔬認養、果實采摘等農事體驗和漫游休閑的絕佳場所。

  河東店還借助土地復墾政策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支撐,利用荒坡地在花果村打造了一片薰衣草園。該園經過幾年建設,各種設施逐步完善,成為一個標志性的觀光園。園內除種植薰衣草外,還配植有藤本月季、迎春花等觀賞類花卉,配建了看山亭、望水亭、鄉愁亭、風力發電機、觀花小道等設施,為周邊區域群眾提供了一個良好游覽場地。

  除了利用荒地進行園林建設,河東店還充分利用歷史古跡古褒國城墻,增添旅游亮點。史載,禹封其子為褒君,是有褒國,為夏宗室所立的十三個“姒”姓族國之一,封地在今褒河流域的漢中平川中部和留壩以南地區,都城在漢臺區河東店鎮駱駝坪,即現今褒河蜜橘苑內。褒國隨西周滅亡而亡國,立國達1000多年之久。2015年春,伴隨著花果山旅游環線建設的機器轟鳴聲,沉寂于黃土中達4000多年之久的一段城墻的殘垣斷壁重現天日,引起了河東店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即刻進行了搶修。

  依托褒河蜜橘苑現代農業園區,河東店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二者融合發展,進而打造出3A級景區花果山風景區。景區規劃面積7.5平方公里,涵蓋花果、河東店等四個村,核心建成區為4.5平方公里。景區內,主要有以褒河蜜橘和桃李杏等小雜果為主的采摘體驗園200余個,面積8000余畝;有農家樂120余戶,年接待能力100萬人次;有櫻花園300畝、梅花園100畝、薰衣草園50畝,形成“四季有花、三季有果”。此外,景區內建有登山旅游環線3條、自行車賽道1條。目前,該景區已發展成為集休閑觀光、餐飲住宿、戶外運動、科普教育、農事體驗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是觀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典范。

  河東店鎮對田園綜合體的探索引起人們廣泛關注。2017年10月27日,由陜西省村社發展促進會組織,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咸陽市禮泉縣白村黨委書記李朝鮮帶領部分涉農產業會員單位代表20余人,專門到河東店鎮考察學習田園綜合體建設,對該鎮田園綜合體建設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