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綠色村莊十年路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董獻華 字號:【

  編者按:綠色發展,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新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2016年9月3日,在杭州召開的20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習總書記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說:“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我多次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十多年來創建綠色村莊的歷程和舉措,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全體同志對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就是運用現代化發展理念,將農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使農業的發展由落后的傳統農業逐步轉化為具備先進生產力水平的生態農業。由此可見,生態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詞,而綠色發展則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元素,綠色村莊不僅是綠色發展的示范,更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引領。十多年來,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以前瞻的眼光、創新的意識、艱辛的工作,推動各地綠色村莊的創建中,付出了積極的努力,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超前眼光與責任意識

  思路決定出路,創新促進發展。長期以來,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堅持踐行“促進農村社區發展”的宗旨,在組織村莊之間的交流,促進東部支持西部、發達地區村莊幫扶欠發達地區村莊發展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會始終堅持“生態也是生產力”的理念,早在2006年就醞釀推出了”綠色村莊”的課題,于2008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綠色村莊年會” ,助推中國綠色村莊創建的健康發展。那么,“中國綠色村莊”的概念是怎樣提出來的?“中國綠色村莊年會”究竟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十年來啟動和推動綠色村莊創建工作,都做了哪些積極工作?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村莊編輯部于日前采訪了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國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喬惠民先生。選擇這一采訪對象是“讓新聞事件的參與者來解讀新聞”, 喬惠民兼任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中國農村社區發展促進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他對這一工作的初始階段記憶猶新,觸及“綠色村莊”的話題,他更是如數家珍。

  當我們問起“‘中國綠色村莊’的概念最早是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于2006年提出的嗎”這一問題時,喬惠民略加思索地說:其實還要早,應該是2002年11月23日在第二屆全國“村長”論壇于南京市江寧區召開時,就圍繞著“中國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提出來了,我當時擔任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中國農村社區發展促進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與“專家委”負責人沈澤江、張東山等一起,起草并由全體村官代表簽名通過了《中國農村社區可持續發展公約》,簡稱“江寧公約”,提出了中國村莊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人與自然,密不可分。保護環境,人人有份。養護水源,耕地是金。愛護家園,我是主人”的36字公約。在公約起草時,專家委就提出在日常進行的中國特色村創建工作中,專門單列評選“中國綠色村莊”這一項,而能否遵守這36字公約,可作為綠色村莊創建的基本考評條件。這件事一直醞釀了很久,后來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特色村工作委員會正式在民政部登記成立,2006年,在“中國十大名村”浙江花園村、全球生態500佳浙江滕頭村,就“籌備建立中國綠色村莊創建發展的工作機制”進行了多次討論。

  聽了喬主任的講述,我們明白了自本世紀初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就啟動了“中國綠色村莊”這一課題并進行了專題研究,當我們問及十多年來圍繞這一課題所做的較為具體的工作時,喬惠民說在反復討論“籌備建立中國綠色村莊創建發展的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專家委員會抓緊研制了名村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除了綜合評價名村影響力中強調的綠色文明因素的評價權重外,還專門參考了“江寧公約”,建立了“綠色村莊評價指數”。2007年,發布首屆名村影響力300佳排行榜,同時發布首屆村莊綠色指數十佳排名。2008年6月7日,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首屆中國綠色村莊年會在浙江滕頭村舉辦,這是國內優秀生態村、綠色村的一次重要聚會,國內獲聯合國“全球生態500佳” 榮譽及提名獎表彰的8個村莊到會,另有11個生態建設突出的村莊與會,會議以“生態、和諧、發展”為主題,討論中國綠色村莊建設工作,為中國綠色村莊創建鋪下了基礎。會上,第一批19個“中國綠色村莊”獲命名,包括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蕭王廟鎮滕頭村、北京市大興區長子營鎮留民營村、江蘇省姜堰市沈高鎮河橫村、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謝橋鎮小張莊村、浙江省蕭山市濱江區長河街道山一村、浙江省寧波市鄞縣云龍鎮上李家村、上海市崇明縣豎新鎮前衛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漿水鎮前南峪村、四川省成都市郫縣友愛鄉農科村、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鳳山經濟管理區大梨樹村、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千燈鎮大唐村、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環砂村、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武陽鎮郭下村、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江灣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龍門鎮洋畬村、貴州省都勻市惠水縣羨塘鎮愛燕村、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中洪村等。

  自此,進一步啟動了對全國綠色村莊的研究評價工作,連續多屆中國村促會發布名村影響力排行榜,同時均增設分榜發布年度“十佳綠色村莊”,堅持至今。從這個意義上說,“江寧公約”的產生地,應該是村促會“綠色村莊”創建工作的萌芽地;而全球生態500佳滕頭村,則是綠色村莊創建工作的起源地。這項工作從一開始我們就投入了極大的積極性,并堅定認為:村莊發展必須綠色當先,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

  匆匆十多載,彈指一揮間。踏石有印 ,抓鐵留痕,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在中國綠色村莊創建過程中的所有付出,均彰顯出一種勇于擔當、高度負責的精神。俗話說“責任大于天”、“責任是動力之源”,也正是有了這種責任,才能做到十年如一日,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在生態農業建設乃至農業現代化的征途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而閃光的腳印。

  年會號召力與爭創新格局

  喬惠民在接受中國村莊編輯部采訪時,側重介紹了第一屆“中國綠色村莊年會”及其產生的深遠影響。

  他說,在享有“中國生態第一村”美譽的滕頭村舉辦的首屆綠色村莊年會,倡導社會各界“共同呵護九億農民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我們的村莊!”讓村莊在綠色中發展,在發展中保持綠色,走科學、協調、平衡、可持續發展道路。

  喬惠民說:同年9月28日,在北京市昌平區鄭各莊村召開的第八屆全國“村長”論壇期間,我們舉辦了“全球生態500佳暨中國綠色村莊高端論壇”。這個分論壇分外引人注目,由首批19個中國綠色村莊發起。會上,正式成立中國綠色村莊委員會及專家委員會,通過推選確定滕頭村傅企平書記出任中國綠色村莊委員會主席,并決定建立比較緊密的中國綠色村莊合作發展機制與研究發展機制,我繼續擔任顧問團隊的專家委主任,以此作為特色村活動的重點延伸。

  分論壇上,傅企平作了題為《生態文明閃爍和諧之光》的主旨發言,時任浙江省農委副主任顧益康發表了關于鄉村環境保護及概念定位等見解。他指出:創建綠色村莊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戰略抉擇,綠色村莊的創建,集中體現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要求,是又好又快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我本人為大會發表了賀詞,指出年會上榮獲“中國綠色村莊”的19個生態村莊具有很高的先進性、代表性,是中國綠色村莊和生態文明村建設中最突出最優秀的代表,是中國鄉村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排頭兵,也是亞洲地區、亞太地區、國際區域乃至全球鄉村的綠色旗幟。與會綠色村莊介紹了各自開展綠色村莊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和所積累的經驗。時任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余展作總結發言,他指出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未來人類社會的主要文明形態。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中國的時代課題,建設生態文明村則是時代賦予農村的使命。

  自此,“村促會”全國各地的成員村莊爭創“綠色村莊”踴躍,表彰形式不一,可以在會上授牌,也可以在創建地活動中公布,其形式盡量從簡,因此,大多數綠色村莊從創建到授牌,都是在一種節儉、簡樸的氛圍中進行的。

  成功實踐與寶貴經驗

  作為中國村莊課題的主要發起者和負責人喬惠民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不僅介紹了十多年來開展綠色村莊創建的成功實踐,還總結了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一是必須堅持公益性。開展綠色村莊創建屬于一項長期的、公益的社團活動,因此其組織機構屬于按活動需要來組建的,活動中面臨經費自籌、數據繁復、評價工作量很大等重重困難,我們都是自行解決的,一年一度至今,可謂十五年磨一劍,幾乎年年發布名村影響力300佳,發布年度十佳綠色村莊,并先后有300多家村莊獲評頒發“中國綠色村莊”稱號。我們堅持從不向任何村莊收取任何評選費用,始終堅持了評價工作的公益性,只有堅持公益性,才在參與創建的村莊中樹立了應有的公信力。

  二是必須堅持科學性。建立科學合理適用的評價標準,每一次涉及綠色村莊的會議,我們都要討論綠色村莊的評價標準問題。記得2008年鄭各莊那次論壇上,特別提出了要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綠色村莊,鄉村尤其要警惕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發生,要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對中國“三農”發展的影響,把經濟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作為考察名村競爭力、影響力的綜合標尺,而且在創建綠色村莊的標準中進一步增加了生態、生產、生活三個空間統一考察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內容。

  三是必須堅持恒定性。從“江寧公約”至今,十五年來,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關于村莊一定要綠色發展,可以說年年講、月月講,如今更把綠色村莊深化發展作為落實中央“綠色、創新、開放、協調、共享”五大理念的重要抓手,創建工作還需持續深入發展。

  喬惠民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色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我們創建綠色村莊的一以貫之的主導思想。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自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以來,習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綠色發展理念作了一系列論述。“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并寫進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建議》中加以強調,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我們必須把綠色村莊的創建工作統一到總書記為國家制定的綠色大思維、環境大戰略上來。

  創建工作的先導性與創建方向

  喬惠民在談話中利用一組時間概念和數字,證明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抓綠色創建工作“具有很超前的先導性”,并對以后創建的任務和方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他說,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綠色村莊創建工作也引起了住建部的重視,印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綠色村莊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到2025年全國大部分村莊要達到綠色村莊基本要求,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這意味著全國至少要創建二三十萬個綠色村莊。也說明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在十多年前就不懈組織綠色村莊創建工作,方向對,理念對,具有很超前的先導性。

  同時表明創建活動必須緊密配合住建部綠色村莊創建活動的開展,各自發揮功能作用和創建活動特色。我建議,“村促會”未來推動綠色村莊發展,不一定再去做時常可見、扁平化、同質化的綠色村莊創建活動,而應盡力打好差異性、特色化品牌,比如進一步細分化對村莊綠色農業、綠色特產、綠色旅游、綠色休閑、綠色氧吧等品牌評價,通過引導個性化差異化發展,把創建工作引上新臺階!

  斗轉星移,不改初心;勇于擔當,繼續前進。最早啟動綠色村莊課題,十多載歲月矢志不渝、努力工作的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正向新的目標奮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