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共同奔小康的領頭雁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黔東江口,閔孝河畔,魚良溪村,是全縣產業(yè)結構調整示范村,走進魚良溪村,溝渠流水潺潺,瓜果陣陣飄香,群眾忙于田間地頭……提起魚良溪村的新面貌、新氣象,群眾無不交口稱贊他們的“領頭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再煉。

  魚良溪村共19個村民組,銅遵公路穿村而過,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陽光充足,交通方便,但由于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思想保守僵化等原因,導致發(fā)展滯后,村民們守著一壩好田土,過著貧困苦日子。魚良溪村的群眾說:“如果不是楊支書出來帶著干,不曉得我們現在窮成個哪樣子!”

  2004年10月,楊再煉毅然放棄了10多萬元年收入的事業(yè),帶著鎮(zhèn)領導的囑托和村民們的希望,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他知道,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必須讓群眾轉變觀念,統(tǒng)一思想。他用了一個月時間,走村入戶,體察民愿,調查研究,特別是動員那些有經濟頭腦、敢闖敢干的年輕人與自己形成合力,不僅加強了村“兩委”建設,形成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核心力量,而且明確了“強基礎、謀跨越、富鄉(xiāng)梓”的發(fā)展思路。

  說能動人心,干更顯真為。楊再煉從改善村民生產生活基本條件做起,他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215萬元,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實施了陰溪、廣寨、毛坪、邊江四個村民組的人畜飲水工程,實現了組組通公路,家家喝上自來水的目標,楊再煉開始贏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賴。“強基礎”算是立竿見影了,但“謀跨越”卻遇到了“攔路虎”——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方式增收太緩慢了,魚良溪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合種植經濟作物,而種植經濟作物投資有風險,群眾顧慮多,想干不敢干。楊再煉自己率先種植了60畝生姜,但由于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他的試驗以賠了近20萬元告終,村民們的希望之光又一次破滅了。

  痛定思痛,楊再煉的決心更大,目光更遠,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傾心商議,形成了“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的一致意見。2006年春節(jié)過后,他帶領一干人赴浙江臺州學經驗、找門路,成功引進一位客商來魚良溪村投資60萬元,建起了110畝大棚西瓜基地,當年即創(chuàng)收50多萬元。這下為調整產業(yè)結構、實現共同致富找準了突破口,村民不僅有了土地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部分村民在大棚西瓜基地學到種植技術后,開始一門心思想自家發(fā)展西瓜產業(yè)。隨后兩年,全村大棚西瓜發(fā)展到800多畝,實現年均產值500余萬元,人均增收1000元。

  作為領頭人,楊再煉把目光投得更遠,思路想得更寬,點子出得更多。2008年初,他帶領村民先后前往貴陽烏當、廣西貴港等地參觀考察,尋經取寶,回村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時間,蜜桃、金秋梨、愛宕梨、草莓、葡萄、甘蔗等蓬勃發(fā)展,各種瓜果總面積達1500余畝。

  作為領頭雁,楊再煉不僅有大作為,有謀跨越、富鄉(xiāng)梓的魄力和膽識,而且有受人尊崇的心智和善舉。汶川地震后,他帶頭捐款;對村里的困難戶,他和村干部幫忙建大棚,謀發(fā)展;對孤寡老人,他像對待父母一樣常年照顧;他自己掏錢讓村民開眼界,學技能……群眾將他當恩人,他把群眾做親人。

  面對村里紛雜的工作,楊再煉認為,村級黨組織每天都和群眾打交道,只要心里想的都是群眾的事,一天忙的都是群眾的事,大多數群眾都認可,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楊再煉從增強黨員內在活力、增強黨員服務能力、轉變黨員作風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十個一工作法”,作為魚良溪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是增“曝光率”,黨員身份亮一亮。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員佩戴黨徽、“黨員戶”掛牌活動,并把優(yōu)秀黨員的信息在“黨員風采墻”上集中展示,理直氣壯地把黨員身份亮出來,讓黨員置于群眾監(jiān)督之下。

  二是做“好學生”,黨的精神學一學。作為黨員,就要努力在思想境界上“高人一籌”。每一個黨員都通過集中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輪流上黨課等方式苦練“內功”,做到黨的精神入腦入心。

  三是當“宣傳員”,惠民政策講一講。黨員干部需要教育,群眾同樣需要教育。魚良溪村沒有講大道理,而是講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比如宣傳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險等政策,講明白了,群眾會懂得感恩,工作就好做了。

  四是變“領頭羊”,產業(yè)發(fā)展帶一帶。俗話說得好,“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魚良溪村搭大棚西瓜種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村里種植的1000多畝西瓜,已經成為了全村的一張產業(yè)名片。

  五是化“及時雨”,群眾困難幫一幫。黨員干部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魚良溪村建了個民情信息庫,一家一戶的情況都清清楚楚,對有困難的群眾,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等方式開展結對幫扶,想方設法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對殘疾人、五保戶等弱勢群體加強幫扶,目前已為8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yè)崗位。

  六是添“潤滑劑”,矛盾糾紛勸一勸。黨員干部既要問民需、解民憂,更要化民怨,做群眾工作的“潤滑劑”。婆媳不和、鄰里口角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管,邊界糾紛、扯皮打架的大事更要管。及時把心里“疙瘩”解開了,大家才會一心一意地搞發(fā)展。

  七是當“意見箱”,群眾意見聽一聽。村委會設立了“連心箱”,群眾可以隨時將自己對村“兩委”和黨員個人的意見、建議投入連心箱中,村“兩委”值班人員每天定時整理記錄。比如有群眾反映,不懂農合報銷、貸款等程序,跑了許多“冤枉路”。村里就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一些政策和辦理程序編印成惠民利民手冊發(fā)給群眾知曉,對有困難不能自己去辦理的由駐村干部上門代辦,反響很好。

  八是照“平面鏡”,個人不足找一找。為切實加強黨員黨性修養(yǎng),激發(fā)黨員立足崗位多做貢獻,通過自己找、別人提,查明每個黨員在思想覺悟、業(yè)務技能、工作業(yè)績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批評、建議和鼓勵,為全村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指明努力方向。

  九是戴“緊箍咒”,履職踐諾評一評。村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在年初的村民大會上根據工作崗位、個人特長、能力大小等實際情況向群眾做出承諾,年底再由黨員和群眾來評議踐諾情況。這樣就好比給每個黨員都帶上了“緊箍咒”,誰都不想被別人評價為言而無信,都會想方設法兌現承諾。

  十是抱“平常心”,名利好處讓一讓。4000多人的村子,村里各種脾氣、各種性格的人都有,要把大家團結起來搞發(fā)展,沒有辦法不行,沒有威信更不行。要想樹立威信,首先就是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吃虧,不去和老百姓爭利,比如在涉及低保救助等惠民政策的執(zhí)行中,要求黨員應“先讓三分”,在好處面前不爭不搶不要。

  楊再煉的“十個一工作法”為抓好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創(chuàng)造了經驗,為農村黨支部和黨員實踐活動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楊再煉工作法展現了一名基層干部的為民之心、務實之行、清廉之身,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方法和思想靈魂,能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人民群眾中生根發(fā)芽,利于推動基層黨的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有利于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民主管理,發(fā)揮先鋒模范和骨干帶頭作用,維護和諧穩(wěn)定。楊再煉的“十個一工作法”提出后,在各級政府中引起了廣泛反響,并掀起了學習“楊再煉工作法”的熱潮。

  如今的魚良溪,由昔日的“爛桿桿村”一躍成為當地聞名的富裕村,村里有農家書屋,有健身場所,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多了,扯皮打架、酗酒賭博的人沒了,忙時大家各顯神通,閑來相聚暢談發(fā)展,村“兩委”聚民心、集民智,大雁展陣飛。魚良溪村的巨大變化和美好前景,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09年,中共貴州省委授予魚良溪村黨支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黨支部”稱號,楊再煉也多次得到省、地領導的稱贊和鼓勵, 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6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和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

  如今的楊再練黑了、瘦了,白發(fā)多了,但他還在執(zhí)著地干著自己想干的事。他知道,全村要實現全面小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群眾上路了,引路的人不僅不能退縮,還必須多學、多思、多試、多闖,他堅信,有黨的好政策,前景會更加廣闊燦爛。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