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湄潭縣,位于貴州高原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全縣總面積1864平方公里,轄15鎮,133個村(居),總人口50萬。平均海拔972.7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無霜期284天,年平均氣溫14.9℃,森林覆蓋率62.8%,素有“高原明珠”、“云貴小江南”之美譽。湄潭縣先后獲得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國家級生態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十佳宜居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中國茶葉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等稱號。
湄潭縣在整體發展進程中,突出“快字當頭、擴充總量、提速趕超”主基調,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全域旅游發展等“戰略”,建設文明、高效、開放、平安、花園、清潔的湄潭。
產業集聚,新型工業催發新型城鎮。湄潭縣大力實施產業調整與定位,圍繞“一區四園”工業發展布局,以“綠智園區”建設為載體,著力培育大健康醫藥、特色產品加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推動縣域新型工業格局的形成。
作為全國第二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和貴州省整縣推進小城鎮建設試點,湄潭縣政府以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鼓勵就地就近城鎮化。為了鞏固“文明中國茶城”創建成果,湄潭縣構建數字市政、數字環衛、數字執法三大綜合體系,強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市容環境秩序日常管控和專項整治,實現城區道路保潔率和城鄉垃圾處理率100%,新增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使湄潭成為一個管理有序、干凈整潔的綠色新城鎮。
現代農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湄潭依托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新建茶園0.5萬畝、改造舊茶園2萬畝、補植補造3萬畝;糧食種植面積70萬畝,總產量20萬噸,其中優質稻20萬畝;種植烤煙5萬畝、辣椒20萬畝;新增精品水果基地1萬畝;規劃建設稻魚、稻蟹、稻蝦、稻鴨綠色生產示范核心基地1萬畝;打造花卉基地2個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3個以上。以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為契機,以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平臺,推進產業規范化、規模化、有機化、標準化,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湄潭縣建立了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開展“三品一標”申報、認定、認證工作。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監管,完善農產品生產檔案,建立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湄潭縣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縣推進工作,建設垃圾和污水治理標準化示范點20個,完成投資2億元;新改建黔北民居5000戶,全面完成第二輪農村危房存量改造。完成省道S102蔣坪巖至青龍嘴、農村公路建養一體化、一級客運站等31個交通項目,實現投資48億元以上;完成寬帶鄉村、4G深度覆蓋、聯通4G基站等14個通訊項目,實現投資2億元以上;建設中心村電網升級、臺區低電壓整治等7個供電項目,實現年度投資8000萬元以上,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
結構調整促進全域旅游。響應貴州全域旅游的號召,湄潭縣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水平,完成全域旅游路網規劃,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圍繞景點、景區、線路、主體功能區,豐富“商、養、學、閑、情、奇”內涵和“旅游+”業態。深化與大型旅行社、旅游電商平臺合作,依托新媒體、貴州茶“一節一會”、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等線上線下平臺,加強旅游品牌打造、人才培養和宣傳營銷,拓展客源市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以上。
綠色理念建設生態文明。湄潭縣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守住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生態底線,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筑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漁業資源保護,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5%以上。為了保護水生態和城鎮的生活用水,湄潭縣實施“五水共治”,加大力度治理面源污染,實施湄江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湄江湖國家濕地公園、雙河濕地、茅石灌區、關坎腳水庫、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大溪溝3000畝濕地、高臺金塘湖等12個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億元以上。
開放創新釋放改革活力。作為農村改革試驗試點,湄潭縣加快改革步伐,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清理登記、農村住房產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辦理工作,推進“兩權”抵押,建成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并投入使用。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深入推進公務用車、行政審批、資源配置、財稅金融、城鄉統籌、養老保險、醫藥衛生、供銷合作、人才培養引進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培養引進一批善謀劃、善經營、善管理的創新型人才。理順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優化社區區劃設置。擴大“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全面推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完成城鎮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推進水利改革。以開放帶動區域產業發展,湄潭縣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勢,主攻大數據、現代農業、健康醫藥、能源環保、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化區域經濟交流合作,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引進投資額度大、科技含量高、產出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項目和引領性企業。以創新驅動科技發展,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促進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平臺作用,確保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在全省保持領先地位。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和審批,建成了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建立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辦好“湄潭政務通”等移動政務平臺,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降低行政成本。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