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義,1941年生,1965年入黨,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鎮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中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創始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中國改革功勛、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中華農業英才獎等榮譽稱號。
50年如一日,他以披肝瀝膽的赤誠,嘔心瀝血的勞作,與時俱進的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光鑒日月的品格,致力于三元朱乃至全國農民的脫貧致富大業,為英才輩出的齊魯大地贏得了榮譽,為中國數百萬村官作出了榜樣,為高高飄揚的黨旗增添了光彩。
1978年,王樂義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那一年全村年總收入只有17萬元,人均收入僅101元,王樂義下定決心:“讓老百姓早一天過上好日子!”
1986年,他起早貪黑帶領老百姓打機井,栽果樹,三年見果實,四年有效益,五年大豐收,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就超過300元。
從1989年開始,年近半百的王樂義開始了新的創業里程。他帶領17名黨員干部率先建起了17個試驗大棚,研制成功了深冬不需要加溫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當年畝產收益高達3萬元。
1991年起,王樂義開始致力于大棚蔬菜技術的傳播和推廣,幫助各地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20多年來,他南下北上,東奔西走,足跡遍及河北、河南、新疆、陜西等26個省市自治區,引領貧困地區農民走出貧困,步入富裕。
1992年,三元朱全村上馬冬暖式大棚蔬菜,一舉獲得成功,成為全國綠色種植的典范。這一年,三元朱村的經驗在壽光市推廣,全市當年建立冬暖式蔬菜大棚5130個,當年為全市農民增收6000多萬元。壽光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集散市場,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而王樂義這位“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發明者,則被譽為“中國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
進入2000年以后,三元朱村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得到全面提升,各種培訓實施進一步完善,村里投資先后建起了山東省農業科技職業培訓學校、山東省黨員干部現代農業培訓基地、壽光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等。該中心聘請國內外蔬菜生產技術專家,對農民進行短期標準化蔬菜生產栽培技術培訓,年培訓約5000人次。
2016年,三元朱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300元,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被授予科普先進村、中國特色經濟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