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期選取10個進入2016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的田園小鎮,對其村莊發展情況、產業模式、鄉村旅游等作簡要展示,意在總結發展經驗,帶動后續村莊的發展,提升村莊的社會影響力。
陜西平利縣龍頭村
陜西平利縣城關鎮龍頭村在名村影響力排行榜居283位,CVI(權重值)84.49。走進龍頭村,“白壁、青瓦、馬頭墻、格子窗”的徽派民居建筑群與青山秀水的美景相映成趣。一條條潔凈寬闊的水泥路蜿蜒盤旋,一幢幢清新亮麗的徽派民居錯落有致,一個個恬靜優美的生態庭院如詩如畫,一塊塊整齊劃一的規模產業園生機盎然,勾畫出一幅富裕文明、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
龍頭村周邊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田園風光,村里有垂釣休閑中心、秦楚農耕文化園、登山旅游步道、民間婚俗樂園等景點,村中一條融古典建筑與現代商貿于一體的步行街上店鋪林立,鄉村客棧、傳統手工作坊、特色旅游產品展銷店應有盡有。龍頭旅游新村已經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旅游格局,使游客在“游山、玩水、賞園、品茗”中流連忘返。
福建福鼎市赤溪村
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在名村影響力排行榜居264位,CVI(權重值)84.93。該村位于磻溪鎮東南部,與霞浦相毗鄰,處5A級名勝風景區太姥山境內,交通較為便利。
赤溪村有“中國扶貧第一村”之稱,上世紀80年代的赤溪村是貧窮的代名詞。如今,經過發展的赤溪村脫去了貧窮外衣,舊貌換新顏。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赤溪村,同村里干部群眾在線交流,對村莊脫貧致富給予肯定,并祝愿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湖南長沙市光明村
湖南長沙市白箬鋪鎮光明村在名村影響力排行榜中居207位, CVI(權重值) 86.08。該村屬于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是湖南新農村建設的代表力作。被稱為“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第一路”的金洲大道貫穿該村,金洲大道沿線風光秀麗、環境宜人,保持了原生態的田園風貌。
光明村以其獨有的自然山水特色和區位交通優勢,贏得了投資商客的青睞。這里有包含萬荷塘和仿古商業街的荷塘古韻;有以葡萄酒莊為特色的鄉村飲食文化以及葡萄酒釀制、品嘗及工藝文化體驗;也有以牧場、超級雜交水稻田為特色,同時展示風力發電新型能源的田園牧歌等景區。光明村抓住機遇,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基地,打造了具有湖湘特色,集休閑、度假、觀光于一體的生態農莊第一品牌。
貴州江口縣云舍村
貴州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鄉云舍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11位, CVI(權重值) 86.05。該村坐落于巍巍梵凈山下,幽幽太平河畔,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云舍的整個村寨坐落在一片平坦的壩子上,背靠綿綿青山,寨前是清流潺潺的“天堂河谷”太平河。古香古色的桶子屋是這里最典型的土家族木質建筑,斑駁的青石板小路蜿蜒圍繞在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村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家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保存著濃郁的民族風俗習慣。
云舍村依托豐富的傳統民族文化,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堅持以發展鄉村旅游為主線,村民圍繞土家民族文化旅游辦成“農家樂”、“民族風情表演”等相關旅游經濟實體,挖掘出龍燈、茶燈、儺戲、金錢桿、土家婚俗表演等傳統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促進村民增收。
四川邛崍市文筆山村
四川邛崍市臨邛鎮文筆山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57位,CVI(權重值) 85.09。該村集萬畝高粱種植、傳統作坊釀酒、鄉村旅游休閑于一體,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鄉村旅游綜合體。
文筆山村原是一個貧窮的鄉間村落,雖鄰近城區,但資源貧乏。2012年,借著邛崍發展酒文化的東風,“大梁酒莊”項目在文筆山村啟動,對這里的民居進行保護性改造,并進行林盤整治、坡地改良、水塘治理和生態保護等,還種植了1200余畝紅高粱,為發展鄉村旅游打下基礎。二期工程結合酒文化背景,建起了一個稻草藝術主題樂園——“田園迪士尼”,為當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與收入。村子還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入股分紅、加盟自營等方式,帶動群眾深度參與,輻射周邊茶葉、獼猴桃等產業基地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河南洛陽欒川縣重渡溝村
河南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重渡溝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97位,CVI(權重值) 84.10。該村距欒川縣城50公里,村內水源豐沛、竹茂林密、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依托豐富的景觀資源,重渡溝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功開發了重渡溝景區,叫響了重渡溝品牌,實現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千百年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重渡美景展現在游客面前。2005年至今重渡溝景區先后獲得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河南省十佳景區等榮譽。
湖北英山縣烏云山村
湖北英山縣紅山鎮烏云山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94位,其CVI(權重值)為84.16。英山是全省茶葉產量第一縣,烏云山村是茶葉專業村。村里的烏云山茶葉公園主打茶葉主題旅游,有“鄂東綠色明珠”的美譽,這是全國第一家以茶葉命名的公園。該村2006年被定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烏云山有好茶。相傳,清朝年間,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烏云山村一戶農家,覺得口渴難忍,就喝了一壺農婦用自家的茶葉泡制的茶水,頓時覺得口齒留香、心曠神怡,于是連聲稱道:好茶,好茶。自此,烏云山的茶葉就名揚天下。該村現有茶園面積30公頃,并率先在全縣建立了溫室大棚茶葉基地。生產的“英山云霧”、“烏山春”等系列茶產品,以其條索緊細、湯清葉綠、香氣純正、滋味醇綿等特色,多次在各種茶葉評比中摘金奪銀,獲得過“陸羽杯”銀獎、“鄂茶杯”金獎。
浙江桐廬縣陽山畈村
浙江省桐廬縣橫村鎮陽山畈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85位, CVI(權重值) 84.43。該村是桐廬縣著名的瓜果之鄉,村莊三面環山,道路相對隔絕,農民們以種桃為生。若在三四月間路過這個坐落于桃花之中的村莊,男女老少皆人面桃花,怡然自得。這里擁有桃園3000多畝,豐子愷、聞一多、黃賓虹等歷史名人都曾到這里賞過桃花。每到春季,山坡上田野里成片的桃花同時盛開,游人如織,盛況空前。“舍南舍北皆種桃,東風一吹數尺高。枝柯蔫綿花爛漫,美錦千兩敷亭皋”描述的就是這里的桃花,因為有那滿眼的桃花,陽山畈村因此也被稱為“桃花源”。
村里黛瓦層疊,粉墻交錯,石板鋪就的條條小徑,通向村莊深處。村口的百年古樟枝葉繁密,散發出勃勃生機。
貴州安順市小河灣村
貴州安順市平壩區夏云鎮小河灣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300位,CVI(權重值)84.02。該村因文殊河繞村而過,村子三面環水而得名。文殊河在小河灣共有九道彎,每個灣風光各異,自然風光優美。該村是安順市2015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示范點,白墻紅瓦的民居,掩映在綠樹中,臨河水閣、林蔭步道,古色古香,水村一體,呈現一派靈動、明潔的幽靜,呈一幅典型的江南水墨畫,泛著淡淡的墨味,透出寧靜致遠的意境。
該村依托區位優勢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結合起來,秉承道法自然的理念,不推山、不填河、不砍樹,保留傳統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將河道、綠地、廣場、木棧道、沿河觀光石凳等能夠體驗“慢生活”的鄉村旅游設施有機地銜接。在產業發展上,積極培育和發展休閑觀光型農業;在民居風格上,按照有苗族元素的現代風格來定位;在激發活力上,通過流轉土地進行農業項目招商發展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引導群眾開辦鄉村旅館、農家樂等創業致富。
重慶城口縣興田村
重慶市城口縣東安鎮興田村位居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276位,其CVI(權重值)為84.70。該村地處大巴山腹地,位于亢谷風景區核心地帶,海拔1200—2300米,村域森林覆蓋率91.8%,年均氣溫12℃,濕度85%左右,是美麗神奇的天然景區,素有“小張家界”之稱。
村內自然環境復雜,生態系統完整,亢河貫穿全村,兩岸喀斯特峰叢地貌發育良好,秀峰、溪谷、溶洞、森林、田園、民居等景觀豐富,在大巴山里獨顯其秀麗奇絕。大巴山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民風民俗在這里保存較好,遺落的古村給人以恍若隔世的沖擊;敦厚質樸的村民讓人有著如歸故里的親切。興田村作為特色民居村,入選農業部2015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