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的云、貴、川三省,總人口約900萬,越南、老撾、緬甸等國還有近百萬人口。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祖、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尼頗等自稱。各地彝族方言間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似詞匯,有相似的語法結構,有共同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彝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角度來說,入選項目數量在各少民族中名列前茅。在音樂、舞蹈方面就有彝族海菜腔、彝族葫蘆笙舞、彝族煙盒舞、彝族民歌/酒歌、彝族打歌、彝族跳菜、彝族老虎笙、彝族左腳舞、彝族三弦舞、彝劇、阿細先基、樂作舞等等。
本文走進彝族國家級非遺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介紹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