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寶雞東嶺村,人稱“西部第一村”,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0萬元,戶均資產超過300萬元。東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城市化的靚麗外表,是村民的高福利,還是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水平?
到東嶺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觸。
古老的寶雞,滾滾東去的渭河岸邊,東嶺大廈拔地而起,成為寶雞的地標性建筑,大廈周圍形成品牌商圈,引領寶雞時尚。難以想象數年前,這里還只是普通的村莊。回溯到改革開放初期,更是“村東村西水汪汪,村前河灘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糧,有女不嫁東嶺郎。”
曾經是天塹的渭河,一座廊橋橫跨——“東嶺廊橋”,這座廊橋是東嶺發展的象征。在長達684米的主體建筑上,古典建筑與現代技術完美融合,成為寶雞獨有的文化符號。廊橋上刻畫了歷史事件脈絡,鑲嵌著1156幅中國古典銅版畫。這么一道廊橋,是寶雞一景,百姓休閑的好去處,能給人藝術的洗禮。廊橋與寶雞古鎮、青銅博物館融為一體,成為旅游景點。東嶺為修建廊橋投資8600萬元資金,彰顯了東嶺人的大氣與智慧,讓東嶺的企業文化精神在無形中連同橋梁一起成為寶雞的永久記憶。
人們看東嶺,震驚于它的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位于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而且位次逐年上升,其經營收入大步邁過一道道臺階,500億,800億,1000億元,2017年更是突破1300億元,千億元的企業,千億元的村莊,都是讓人驚嘆和稱頌的,而在這背后是什么因素主導?
9月20日下午,東嶺村(東嶺集團)黨委第一書記、東嶺集團董事長李黑記在第十八屆全國“村長”論壇上作了主題演講,這個演講是東嶺快速崛起的注解,是東嶺進取精神的詮釋,更是東嶺發展經驗的沉淀。
“發展在于解放思想”。東嶺有過艱難時刻,上世紀七80年代,李黑記承包村里的鐵皮加工廠,囿于當時的保守思想禁錮,他時時受到一些人的阻撓和刁難,最終他將廠子盤了下來。為了廠子,他借錢發展,利息有八九分利,他保證有借有還,讓聲譽傳起來。廠子發展了,李黑記回報村里,他競選“村長”,村民大會上,有人給他遞條子,問他這個廠子是誰的,這是一個選擇時刻,李黑記回答,是“村里的”,他這樣是不想后院起火,是想要村民團結一心共奔一個好前程。李黑記被村民擁戴成為東嶺“帶頭人”,自此,東嶺就打上了李黑記烙印,他的性格、決心、意志讓東嶺的發展道路帶上了鮮明特色。
“人的一生是減法”。李黑記秉承這樣信念,覺得如同人們相見,人生見一次面少一次,這預示生命的重要,所以人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有意義的事,而且要做成事,不留遺憾。這種信念讓李黑記有著拼搏精神。
“能容天下人,才能干天下事”,這是李黑記的人生經驗之談。東嶺做鋼鐵,做有色冶煉,技術很重要,為此,李黑記延攬人才,對他們合理的不合理的訴求都盡力包容,許多時候那些不合理要求讓他內心很難受,但他卻咬牙承受,與他合作的人一個個都佩服他。李黑記說,要容下能人“就是要當孫子”,要盡力服務于他們,不要覺得委屈,要看到能人打下的天下、創造的成績最終是屬于你的。東嶺興建大廈發展酒店業,這個酒店引用澳大利亞管理人員,進行貼牌管理,從而形成規范流程。同樣,東嶺發展的銀泰商業圈,也是交給了阿里巴巴集團來管理,自己只收租金。這都是李黑記“容天下人干天下事”的佐證吧。
“發展依靠人才”。李黑記認為,東嶺產業上游是資源下游是市場,發展難點在市場,為此,需要重用人才。東嶺每年招收大量高校畢業生,從最初的不限學校層次,到現在只接收一本院校畢業生,且要求他們必須服從在全國范圍內調配。新進入員工還要在軍營里進行魔鬼式訓練兩個月,這樣保證了員工的韌性和紀律性,能有效地開拓市場。
“發展在于創新”。李黑記說,企業要發展就要創新,而創新就要看到現有的一些不足,敢于承認錯誤,破除舊有的東西來為新東西騰位置。東嶺的一些流水線與日本等發達國家比有差距,一條流水線用工3000人,國外有的只要200人,東嶺就尋求合作和引進,進行創新,不斷向國際上靠近。正是這樣,東嶺才取得鋅冶煉市場占比第一的位置。東嶺在經營上也進行創新,不斷地布局,織出一張銷售大網。經過實踐,他發現,在地市級城市布局發展很難,利潤很少,而在省會城市則有發展潛力。為此東嶺將布局重點調整到省會級城市。有時為了競爭,激發員工的狼性意識,東嶺會在同一個省會城市布局兩個銷售團隊,讓他們內部競爭。
“人生要追求卓越”。李黑記認為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他不斷地挑戰自己,向著高目標邁進。正是這樣,他接手了10多個陷于困境的國有企業,進入一個個新領域,也一步步將企業做大。個人生活上也是這樣,別人都認為很難的戒煙,李黑記意識到吸煙的危害,認真起來,說戒了就戒了。
“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先于別人一步。要向比自己先進的地方學習,改善自身。要看到發展趨勢,在市場低潮時搞建設,市場高漲時不追漲。
李黑記的一些理念反映出他的堅毅、他的自信、他的遠瞻。今年他剛屆花甲之年,在企業家群體里,這個年齡正是積累豐富經驗、征戰市場的黃金之年。如果從他而立之年承包企業算起,時間過去了30年,這30年,東嶺的產業由一個白鐵皮加工廠發展到國內國際貿易、鋼鐵及鋅冶煉、金屬礦產開發及煤炭采掘、房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擁有員工1.8萬名,下轄100多個成員企業。
接下來,東嶺會向何處去,有什么樣的目標呢?
歷史上,東嶺位置所在的秦國蓄積了力量,“東出天下”,一統六國;現在的東嶺也到了“東出天下”時候,東嶺做好隊伍建設,練兵5年,準備向國外的市場進軍,往西方走,開辟新的市場。不久將來,東嶺會在經營收入上再上臺階,在中國企業500強的名次上繼續前移,帶給人們驚羨的成就。
東嶺,追求卓越,“東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