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3日是我國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江蘇省省級主場活動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舉行。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繆瑞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段應碧,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劉濟民,省政府副秘書長陸留生,無錫市和江陰市領導黃欽、徐劼、陳金虎、蔣敏、蔡葉明、吳芳、程政、郁秋皓等出席活動。
慶?;顒右?ldquo;聯合同慶”慶豐收為主題,開展了慶豐收聯歡晚會、農民慶豐收廣場舞、中國(華西)優質食味稻米產業探討會、農家秋味評選賽、農民書畫比賽等一系列子活動,共享豐收嘉年華的歡樂,充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在“聯合同慶”慶豐收大會上,全省優秀農民代表作了交流發言,貴州穿洞村、寧夏華西村、徐州馬莊村、江蘇華西村干部代表分享豐收喜悅、互贈豐收成果,華西村還與貴州穿洞村、寧夏華西村、徐州馬莊村簽訂了合作共建戰略協議。全省優秀農民代表,省相關部門、無錫市相關部門及各市(區)負責人,相關村以及來自柬埔寨、莫桑比克等地的海內外農民代表2000余人參加活動。
繆瑞林指出,華西村是永遠不倒的常青樹,希望華西村在“鄉村振興”中開創出新的成績。華西堅持“以工補農、以工建農”的發展路子,走得很好。吳協恩書記總結的“總書記頂天,村書記立地”這兩句話,也充分代表了我們廣大農民的心聲。如果全省有更多的村書記,都像華西村和協恩書記這樣,那我們江蘇的鄉村將會建得更好!
黨的十九大代表、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表示,豐收,是對辛苦肯定的回答,是對付出溫暖的歌唱,是對勞動最高的禮贊。黨中央、國務院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農民的豐收、國家的豐收、時代的豐收。他認為,中國的“豐收”,已不再是“糧滿倉、食滿庫”,還代表著更優的產業結構、更高的產品質量、更好的生產方式;老百姓的“豐收”,也不只是吃飽穿暖,還意味著吃得安心、穿得舒心、用得放心。豐收節,滿足了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一個地方什么最寶貴?文化最寶貴。留住鄉愁、振興鄉村,就是留住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豐收節,讓農民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歸屬,重拾了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托。
會前,參加此次“中國農民豐收節”華西村會場的社會各界代表,參觀考察了吳仁寶老書記原居、百年華西展廊、華西文體活動中心、華西幼兒園、華西農民家庭、華西現代農業產業園,觀看了“聯合同慶”慶豐收晚會。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