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第12期

河南省宜陽縣:讓黨旗飄揚在致富路上

2019-03-21 10:43:11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珂?宋慧杰?盧新松

  河南省宜陽縣夜晚的鄉村安詳寧靜,每到一個村莊,最亮眼的要屬村黨支部大院里高高矗立的鮮艷黨徽。“讓黨徽不僅亮在鄉村,還要亮在百姓心上,更要閃亮在群眾的致富路上,這是宜陽縣矢志探索的課題。”宜陽縣委書記安穎芳如是告訴記者。

  “黨建強,產業興。宜陽縣牢固樹立‘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理念,把黨建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宜陽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該縣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的新模式,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著力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和黨的建設高質量。

  黨徽照亮鄉村振興路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在村級班子選用上,宜陽縣強化人才儲備、矛盾化解、紀律宣傳等工作,以村“兩委”集中換屆為契機,結合“集中研判、逐村體檢”活動,在摸清底子基礎上,嚴把換屆程序關和候選人的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把政治上靠得住、發展上有本事、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兩委”班子中,讓黨支部強起來,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火車頭”。

  支部要起作用,農村黨員得唱“主角”。面對農村黨員發展難、管理難問題,宜陽縣堅持在結構上優化,在空間上調整,在措施上跟進,加大貧困村黨員發展力度,實現貧困村和連續兩年不發展黨員村“清零”。

  該縣探索推行“兩分兩選三公開”工作法,按照黨員個人基本情況分類,按照黨員所居住的區域分區,按照黨員生活區域,由黨員自主選擇聯系群眾,同時,結合自身特點,自主選擇服務崗位。通過統一懸掛“共產黨員戶”牌子,制作公示展板、在主要街道設置公示欄等形式,公開黨員的基本信息、服務承諾、監督電話。

  選出好黨員還不夠,怎么管理才是重頭戲。今年以來,該縣積極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把新媒體傳播的優勢與黨組織建設相結合,改變過去政治學習說教式的傳統套路,利用微黨課比賽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提升全縣黨組織的政治理論和黨性修養水平。

  “微黨課比賽激發和凝聚黨組織的正能量,既使黨員好消化、易吸收,又讓黨員在分享交流中學習提高。”近日,剛走出“不忘初心、緊跟黨走”主題微黨課比賽現場的老黨員馮清利說,比賽精彩紛呈,掌聲不斷,黨員們紛紛表示觀看后,在強化理想信念、樹牢宗旨意識方面深受教育和啟迪。

  同時,該縣開展“百堂黨課走進黨員,百場宣講走進基層”活動,縣級領導帶頭講示范黨課、縣直單位及鄉鎮負責人講專題黨課、優質黨課宣講團給普通黨員上黨課,加強黨員素質和業務培訓。開展“千名干部走進黨校、千名黨員走進課堂”活動,利用縣、鄉黨校,以“能力素質大講堂”和“三農”講堂為抓手,為農村黨員干部在縣內開展以“三會一課”、扶貧等為主要內容的情景式教學,縣外圍繞“先進典型”開展體驗式教學,其間強化警示教育,開展案例式教學,實現黨性、能力雙提升,為基層隊伍“充好電”“蓄足能”。

  依托“黨員讀書會”和講習活動,結合“黨員主題日”“三會一課”等,組織全縣黨員干部學習黨章黨規黨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隊伍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黨員成為發展的主心骨。

  目前,全縣已培訓農村黨員1.4萬人次,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4000余人次;開展黨員讀書會活動2678次,參與黨員1.7萬人次,組建講師隊伍3631人,開展講習活動2133次,參加黨員群眾2.7萬人次。

  集中大評比“逼”出精氣神

  變荒山荒坡為“金山銀山”的前杓村每年僅荒山租賃收入達7萬余元;曾經的集體經濟空白村宋村,如今擁有光伏發電、扶貧車間、企業入股、食用菌基地等多項集體分紅,年收入近10萬元;沙坡村集聚各方力量籌建光伏電站實現各項年集體收入20余萬元。宜陽縣樊村鎮各村集體經濟如雨后新荷,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繁華綻放。

  來自全縣各鄉鎮、各單位的觀摩組在樊村鎮觀摩現場,認真聆聽該鎮黨委匯報的“產業帶動、基地帶動、資金入股、荒山租賃”等四種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做法,大家表示,觀摩活動使高質量的黨建推動了高質量脫貧攻堅。

  今年,宜陽縣啟動“逐領域觀摩、全領域進步”活動,組建了四支“觀摩大軍”,分赴16個鄉鎮和28個縣直單位,全面開展“逐領域觀摩,全領域進步”活動,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集中大檢驗、大亮相、大評比。通過觀摩找差距、定位次、促提升,推動“河洛黨建計劃”全面進步年各項重點任務在基層全面落實。

  觀摩活動在兩個層面推動。在鄉鎮層面,延伸開展“逐鄉觀摩,整縣提升”活動,重點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貧困村“兩委”換屆、集體經濟培育、黨建陣地規范化建設、“黨建書屋”和“三新”講習所作用發揮等內容,逐鄉“過過篩子”,逐村“評頭論足”,對各鄉鎮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進行一次大比武、開展一次大檢驗。

  整個觀摩活動,以“一聽二看三查四評”的方式進行,不僅聽其“口頭說”,更要看其“行其果”,不僅查其“佐證資料”,還要評其“短板軟肋”。

  黨建“紅色引擎”激發脫貧動力

  “兒子外出打工掙錢了,俺養的牛也該賣了,到年底還有民正分紅、光伏分紅,今后的日子想想都得勁!”近日,剛拿到3000元村支部牛場分紅的宜陽縣鹽鎮鄉李寨村貧困戶陳守杰喜于言表。“考慮到俺村有養牛戶多的優勢,就領著大家建了牛場,效益還不錯,俺村去年全部脫貧了。”村支書王少杰說。

  宜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濤對記者說:“自脫貧攻堅戰以來,像陳守杰一樣實現精準脫貧的困難群眾還有很多。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已成為宜陽縣‘精準扶貧’的助推器!”

  該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協調各方的職能作用,選齊配強村委班子,打造“領頭雁”新隊伍;派駐第一書記,精選幫扶責任工作隊,培育致富帶頭人,黨員始終為貧困群眾全力護航。黨建“紅色引擎”不斷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黨旗始終飄揚在脫貧路上。

  一手抓黨建,一手抓脫貧,幫助貧困村強班子、理路子、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惠民生,發揮基層黨組織排頭兵作用,架起了黨組織與村民連心橋……該縣先后為8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選優培強黨支部書記,選派247名駐村第一書記、229個幫扶工作隊、160名科學發展指導員和100名黨建指導員,組織一大批機關干部,沉入基層一線,齊心促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黨建支持。

  農村的貧困,貧在沒有產業、困在支部不強。宜陽縣認真為貧困村班子“看病”,分類施治開“藥方”。結合正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該縣按照“有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把路子帶對,有經濟頭腦和致富本領、把發展帶好,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把風氣帶正”的“三有三帶”要求,配齊配強村級集體班子,打造一支政治強、善領路、“翅膀”硬、飛得高的“頭雁”隊伍,增強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確保軟弱渙散的村級班子迅速轉化為圍繞脫貧工作實干巧干加勁干的“好班子”,矢志打造“黨員有擔當,支部能戰斗”的“支部+基地+貧困戶”組合模式,走出一條“支部跟著脫貧走,貧困戶跟著黨員走”的“黨建+產業”扶貧新路徑。

  脫貧一線激戰酣。247名駐村第一書記吃住在村,聚力脫貧;229個幫扶工作隊扎根一線,5024名黨員干部職工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一包到底,群眾不脫貧,干部不脫鉤。廣大黨員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建車間、找項目、深挖產業鏈,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韓城鎮朱家溝村駐村第一書記程玉國帶領干群把窮山溝變成了米糧川;蓮莊鎮草場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曉輝引進肉鴿養殖項目,帶動49戶貧困戶300人增收脫貧;駐村第一書記陳向斌,帶領村民在“七溝八嶺九面坡十年九旱靠天收”的柳泉高窯村發展花椒種植、艾葉加工、手工編織等,趟出一條富民路。

  黨建統領拔窮根,脫貧成效更喜人。2017年,該縣發展產業項目142個,建產業基地18個,扶貧車間136個,帶動6259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建成總裝機容量10.89兆瓦的85個光伏電站,帶領2078戶近萬名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宜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趙伊敏搬住指頭告訴記者:今年,該縣已批復產業扶貧項目172個,總投資1.62億元,工程已全部竣工,帶動貧困人口23245名;建成扶貧車間126個,安置貧困群眾就業2598人:對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的貧困戶和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子獎補,全縣貧困戶產業措施覆蓋率達到92.57%,產業疊加度1.96;實現轉移就業18592人次,貧困戶勞動力轉移率75.54%。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