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筆者跟隨河北省新型智庫“長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調研組前往辛集市進行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定點調研,走訪了東張口、新壘頭等十幾個村莊獲取了一手訪談資料。辛集市委從落實農村黨員的責任意識入手,多措并舉“設崗定責”,激勵全體農村黨員在實施農村振興戰略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一、“設崗定責”的形成背景及內涵
辛集市建立了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并以其為推進黨建工作的可靠保障,要求市直各單位及企業、鄉鎮、社區個基層黨組織結合本單位實際進行制度的建設和落實。目前在辛集市各基層黨組織主要建立和實踐著以下制度:理論學習制度、儀式教育制度、創先爭優制度等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用制度規制自身的思想和行為,牢固樹立為黨分憂,為民謀利,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基本信念。東張口村黨支部書記劉恒春2015年榮獲河北省“百姓喜愛的好官”榮譽稱號,他口頭禪是“無功就是過,沒成績就是錯”。他和調研組說:“我當了二十多年的村支書,從來沒訓過人,我最好的執政法寶就是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黨員干部做起,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自身素質,充分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
辛集市的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探索非常注重實踐性和實效性,緊緊圍繞辛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工作重心,將理想信念教育與為民、利民、惠民的實際行動相銜接,在基層黨支部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實踐模式,其中在農村黨支部推廣的“設崗定責”就是一種很好的制度設計與實踐。
“設崗定責”是以黨章規定的黨員權利和義務為依據,緊緊圍繞為民服務這個中心,創新黨員教育管理辦法。具體而言,該制度以重塑農村基層黨員的理想信念為宗旨,以“服務村民,致富興村”為主要目標,依據“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原則,科學設定崗位,落實責任措施,為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平臺,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黨員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帶頭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農村社會和諧、有序、健康發展。
二、“設崗定責”的崗位職責與落實
(一)“設崗定責”的崗位設定及職責
“設崗定責”制度是以農村基層黨支部為單位,設崗定責,任崗履職。設定的崗位及職責包括:政策法規宣傳崗,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農村改革、惠農政策以及文明新風,指導村民移風易俗;科技知識普及崗,以“主動教、帶動學”為原則,在農村普及農業科技知識;致富幫扶崗,對村民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致富幫扶和指導;民事調解崗,依法參與對村民鄰里及家庭糾紛的調解;扶弱幫困崗,對留守及鰥寡老人、留守兒童、烈士家屬、特困戶以及因殘疾失去勞動能力的困難人群等,進行生活上的照顧;公共設施維護崗,對村民生產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及時進行檢查、維護和修復;文化娛樂崗,開展切合農村實際的文化娛樂項目,用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占領農村文化陣地。
(二)履崗與考核
2011年11月,吳大闖正式擔任王下村村黨支部書記,他當場和村民簽訂崗位責任制:承諾三年大變樣,看行動不是口號。他對調研組說:“是驢得推磨,是牛得耕田,是黨員干部就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設崗定責”作為促進農村黨員加強其對自身黨員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載體,督促其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1. 認真履崗。每個領崗黨員首先承諾“四個一”,即:每年至少做一件好事、幫一個困難戶、引一個好項目、提一個好建議。每年年初要通過民主生活會落實該年度的“設崗定責”的選任崗工作,黨員簽訂承諾書。領崗黨員要根據承諾和選崗情況,積極落實責任義務,積極參與農村公共事務,帶頭發展經濟。每個季度初的“黨員活動日”,黨員總結上一季度“設崗定責”任崗落實情況,交流工作經歷經驗,提升工作目標,談心通氣,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2. 嚴格考核。每個年度的1月份,村黨支部組織開展上一年度年終總結工作,對設崗定責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驗收。對履行崗位職責特別好的黨員頒發“共產黨員示范崗”流動牌匾,給予適當物質獎勵,并推薦給上級黨組織參加“黨員先鋒崗”、“辛集好人”等的評選表彰,對不勝任的要給予幫助和及時調整。
三、“設崗定責”的價值界定
(一)“設崗定責”是立足農村發展實際加強黨建工作的偉大探索
針對農村黨員個人無崗無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實際狀況,給黨員設定一個為集體和群眾服務的崗位,是辛集農村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特色和偉大探索。這一舉措可以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村黨員用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群眾,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馬莊村黨員依托鄉賢理事會履行“設崗定責”制,全體成員積極參與村里的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防范等各項工作,在農村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被村民稱之為“咱村的幫大哥”、“致富的帶頭人”。
(二)“設崗定責”是強化農村黨員宗旨意識的重要手段
共產黨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辛集農村的“設崗定責”為黨員搭建了立足崗位志愿奉獻的平臺。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王莊村通過設置街道清掃崗,保證了村容村貌的整潔。豆家莊村通過設立崗位,黨員行動起來,做到清運垃圾、治保、民調、紅白理事等事事有落實;東張口村的民兵示范崗,負責村里治安巡邏任務和市場管理,促進了和諧鄉村的構建。“設崗定責”給廣大農村黨員提供了彰顯黨員身份的舞臺和空間,使黨員的角色認同感和宗旨意識不斷增強。
(三)“設崗定責”是基層黨員教育方式的重要創新
“設崗定責”使黨支部的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使黨員逐漸樹立起“有崗有責,有為有位”的觀念。田莊村黨支部建立了文化活動大禮堂,大馮村由黨員帶頭建立了秧歌隊等活躍文化生活,這些都成為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的創新載體。東張口村黨支部將現代農業發展新理念、新內涵注入傳統的黨課學習中,政策分析和技能培訓也成為新時期農村黨課的主要內容,既加強了理論學習,也提高了黨員的本領。實踐證明,教育方式和內涵的創新,真正使農村黨員作用的發揮落在實處,依靠務實性的制度手段形成基層黨員的理想信念產生了強大的、持久的內生動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