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吳惠芳 引領鄉村發展的“時代先鋒”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中國村莊 作者:文/石咚咚?錢葉飛 字號:【

  從蘇州張家港市驅車一路向東,駛近距離長江江岸不足10公里時,一棟棟氣派聳立的樓宇和鱗次櫛比的現代化街道逐漸取代糧田,不遠處,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江蘇永鋼集團標識鮮明而醒目,只有縣道一側500多畝的農耕文化園還在提醒人們,這里是一個鄉村。

  小橋流水的古典清韻、車水馬龍的都市景象、廣夏細旃的物質生活讓人很難想象,這個名叫永聯的鄉村在1970年圍墾建村時,竟是蘇南地區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最落后的村莊。

  改革開放后,伴隨著鄉鎮企業的崛起,永聯村不僅最早印證了鄧小平提出的“小康”愿景,之后歷經以工興村、軋鋼富村、并隊擴村、煉鋼強村等階段,憑借“工業化牽引,帶動城鎮化建設,進而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一躍成為工業銷售收入358億元、利稅18億元的蘇州“第一經濟強村”。

  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步,永聯在鄉村治理模式現代化的探索上亦令人矚目。其從鄉土中國的痛點和難點出發,小村大治,構建起多元化、立體化的鄉村治理格局,呈現出可貴的首創智慧和務實底色。

  如今,這個10.5平方公里的美麗鄉村,98%的村民實現了集中居住,98%的耕地實現了集體流轉,98%的勞動力實現了就業,98%的村民享受到了比城市居民更優越的福利保障,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生活方式市民化、保障方式均等化,以及管理方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化,已成為實現小康之后的永聯最具特色的標簽。2015年5月,它作為中國農村城鎮化的案例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展示,成為該次世博會唯一參展的中國村莊,這也是中國鄉村首次走出國門。

  永聯村的輝煌成就是老書記吳棟材等老一輩人奮斗的結果,當然也有現任黨委書記吳惠芳等新一輩的參與創造。吳惠芳已58歲,這是他遵從父親吳棟材的囑托回到家鄉做村官的第13年。今年元月,他光榮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擁有25年軍旅生涯的吳惠芳曾是一名優秀軍人。1980年,在父親鼓勵下,他參加高考進入南京炮兵學院,從農民變成一名軍人。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杭州部隊工作,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也曾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并先后在團、師的軍事、政工崗位任職。2002年,42歲的吳惠芳已是南京軍區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上校軍銜。

  2005年,吳惠芳作出了人生的一次關鍵抉擇:應父親的召喚,他放棄部隊升遷的機會,又從軍人變回了農民,轉業回到永聯村。彼時,位于蘇州張家港市的永聯,在老書記吳棟材的掌舵下,已由長江邊的荒村蝶變為蘇南地區數一數二的富裕村莊,如何繼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并構建與之匹配的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是新領頭人吳惠芳在“新戰場”上面臨的最重要使命。

  “過去我是為國盡忠,現在我是為父老鄉親盡孝。”吳惠芳如此說。

  回到永聯的頭一年,吳惠芳一邊向全村人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隨時聽取村民訴求,一邊遍走鄉野,到每一處查看、標記,他親手繪制的永聯村第一張地圖,至今掛在其辦公室的墻上。在他的帶動下,村里會風煥然一新,幾百人的會場以前坐得稀稀拉拉、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如今坐序一律朝前、手機一律震動、參會一律準時。

  軍隊政工干部出身的他,帶回永聯的不止嚴謹的處事作風,更有開放式的制度化管理思維,并為此進行了許多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他深知,農村的土地具有頑強的韌性,要打開封閉的、熟人社會的鄉村格局,實現有理、有節、有序的現代化管理體制機制,必須依靠制度建設。

  永聯向城鎮化邁進,建設了永聯小鎮,配有醫院、農貿市場、紅綠燈、治安卡口等設施,3000多戶散居在田間地頭的村民實現了集中居住。但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不斷深入,永聯村的鄉村治理遇到了巨大挑戰。比如外地運輸車輛隨意超速闖紅燈;農貿市場內蔬菜農藥殘留物超標;小鎮上商販隨處擺攤設點,等等。這些情況作為村一級組織因為沒有執法權,管不了也管不好。吳惠芳意識到,小村莊辦大社會是不可持續的。為此,他積極爭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城鄉均等化。經過反復溝通,上級政府在永聯成立了社會事務管理協調領導小組,派駐了公安、交通、城管、衛生、工商等執法機構和人員,把屬于政府管的事情統統管起來,真正讓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延伸到了農村,在城鄉之間實現了均等化。近些年,為規范村企管理、強化集體經濟發展、完善基層自治等,吳惠芳推動了村企分離、政經分離和村社分離,使永聯村形成了“黨建引領、區域協同、群眾參與、依法辦事”的治理格局。

  永聯已然是鄉村建設與治理的模范生,但吳惠芳并不滿足,因為在他看來,農業農村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是農民精神世界的現代化。在這方面,他和他所領導的永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座小鎮拔地而起,用錢可以解決,但入住的農民不會‘立地成佛’。如何成為文明的市民,進而轉變為合格的公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也是最大難點。”吳惠芳說,新時代下,在小康建設上領先一步的永聯村,重中之重是探索人的提升與改造,“這是中國農村現代化的根本。盡管道路漫長,但值得堅守。”

  2015年11月12日,經張家港市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決定,吳惠芳被任命為永聯村黨委書記。2016年8月,吳惠芳被評為江蘇“最美人物”、蘇州市級重大典型“時代先鋒”和江蘇“最美復轉軍人”等榮譽稱號。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吳惠芳認為永聯雖然走在了全國村莊前列,但對照鄉村振興新標準,還存在差距,需進一步下功夫。

  一是在產業興旺上下功夫。永聯還需要提高農業附加值、加快鋼鐵板塊轉型升級、做強服務業。尤其要發揮旅游產業的紐帶作用,實現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二是在生態宜居上提檔次。2017年,永聯小鎮被江蘇省旅游局確立為全省首批風情小鎮建設試點之一,接下來永聯將以風情小鎮建設為抓手,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水鄉環境,美化田園風光,讓老百姓在景區中生活。

  三是在治理有效上做文章。永聯的社區治理模式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延伸至蘇州的8個社區,但是與治理現代化還有差距,比如大數據、智慧化等都需努力探索。

  四是在鄉風文明上補短板。對照習總書記考察江蘇時提出的“強富美高”,永聯的社會文明程度仍是短板,需要以培育居民主人意識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五是在生活富裕上立標桿。永聯村有1.1萬名村民,每年用于福利分配達9000多萬元,年人均純收入達42499元。但富裕不是平均致富,而是先有共建、才有共享。接下來,永聯主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就業能力培訓等方式,激發村民的創業能力,提升村民的就業能力,讓老百姓的口袋更充實。

  吳惠芳認為,“父親是創業的一代,而我是發展的一代。”接下來他會為新目標而奮勇發力。

  ?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