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 “桃源答卷”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享有“水鄉森林小鎮”美譽的蘇州桃源鎮,地處蘇滬杭一小時經濟圈之中心,南接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東依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蓄吳越精華、集兩地眾長,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桃源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資源稟賦優異。這里有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遺址;有春秋吳王夫差留下的歷史傳奇;有西漢著名辭賦家嚴忌的不朽著作;有英勇的革命斗爭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這里還有被譽為“天然氧吧”的5萬畝連片生態林地,以及11.5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林水共生”濕地公園,更有2000多年源遠流長的傳統釀酒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桃源作為中國發展較快的鄉鎮之一,形成了以紡織、服裝、機械和包裝為主導,釀酒、地板、苗禽和綠化為特色的產業格局。全鎮現有工業企業近700家,2017年,全鎮預計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5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億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經濟發展要從過去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并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轉變,促使黨委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方式要跟著轉型。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標志著鄉村發展步入了新時代。

  鄉鎮屬于城市之末,農村之首,是溝通城鄉區域經濟的橋梁和樞紐,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地區,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組織者和實踐方。毋庸置疑,鄉鎮一級勢必成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改革新陣地,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戰略節點和新引擎。為此,桃源鎮針對其自身在蘇州先進地區鄉鎮中久居人后的經濟地位和城鎮面貌、低端層次的產業格局和產出水平等現實問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百年桃源”為宏遠愿景,以鄉鎮體制機制改革為戰略基點,以融入區域棋局、強化戰略支撐為坐標定位,從編制高端規劃、產業提檔升級、新型城鎮建設三處發力,集成創新、改革領動,同步激活政府和市場“雙手”之力,協調運作,科學構筑起具有全球視野、蘇南特點、桃源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系統,開啟新時代桃源振興發展新局面。

  高端規劃編制具有全球視野。百年桃源,就是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打造經濟實力和環境魅力俱佳的江南“水鄉森林小鎮”。著眼未來,必須放大桃源發展的格局和視野,借勢杭州灣大灣區開發建設的先機,充分融入烏鎮世界互聯網小鎮和南潯高鐵新城的區域一體化格局,以“百年桃源”的宏遠愿景為指引,以“不成精品,便是敗筆”的先進理念,以桃源各類規劃編制為著力點,高水平規劃設計、匠心精神建設打造,把桃源建設的后發優勢轉化為鄉鎮崛起的現實優勢,為桃源共享周邊城市資源搭建更廣闊的發展平臺。以區域規劃、產業規劃、項目規劃、特色規劃為先導扎實推進城鄉建設,加快銅羅古鎮保護規劃、生態科技產業園規劃、中德(吳江)智能制造小鎮規劃、桃花源生態文旅小鎮規劃、特色田園鄉村規劃等各類規劃的前瞻性、高水平編制,為全鎮進行產業和城鎮功能的科學布局、全域開發打下堅實基礎,努力突破中國鄉鎮“建了拆、拆了建”的發展“怪圈”,放寬百年傳承的宏闊視野,勾畫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景,聚百年之力,塑匠心精神,世代接續、滴水石穿,在歷史和世界的坐標系上謀求桃源振興發展之道。

  產業提檔升級凸顯蘇南特點。“蘇南模式”的特點和精華就在于不斷地變革與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產業邁向中高端,是建設“百年桃源”的前提基礎、物質條件,是桃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希望所在。為此,桃源首開鄉鎮制定開發區規劃的先河,圍繞“高端制造業立鎮、現代服務業興鎮”的總體思路,立足現有城鎮和企業空間布局,著力規劃建設桃源生態科技產業園,并優化分區布局,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構建“2+2+1”產業新業態。明確北區以“存量促轉型”、南區以“增量求突破”的發展定位,加快提升紡織服裝、民生用品等傳統產業,加速推進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依托吳江紡織循環經濟產業園擴區,集聚整合桃源現有的印染企業,力爭將桃源生態科技產業園打造成為蘇南地區鄉鎮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示范區。緊緊抓牢招商選資、項目建設的“牛鼻子”,積極展開面向北上廣深和歐美企業的擇商選資工作,積蓄更多的優質項目源。同時,科學制定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產權轉讓、紡織企業規范發展、綠化工程公司注冊地遷移等一系列鼓勵發展的經濟政策,力促經濟穩步增長。

  新型城鎮建設體現桃源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期做好鄉鎮工作和“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著眼桃源,就是要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全面聚焦問題短板,積極回應群眾訴求,以發展的全面、均衡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保護環境,積極放大五萬畝水鄉森林的生態優勢,以桃源旅游度假區的落地開發為引領,大力推進與自然環境和諧融合的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等產業,打造名符其實的“水鄉森林小鎮”。統籌城鄉“一盤棋”切實抓好“美麗鎮村”建設,積極支持并推動“林海酒香”特色小鎮創建,統籌推進被撤并鎮環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著力建成一批極具文化內涵與發展特色的“美麗村莊”“康居鄉村”以及“特色田園鄉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繼續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打造民生工程“升級版”。同步嘗試推進城鎮更新工作,進行連片改造,建設一個美麗的新桃源,為企業落地生根提供配套設施,為高層次管理和技術人才“留得住”提供優美環境支撐,向桃源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