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為鄉村奉獻全部青春也無悔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2016年,在父母、故鄉的召喚下,我放棄了老師推薦的待遇不錯的工程設計院工作,回到家鄉寧夏考取了大學生村官崗位。在上崗前,組織部對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使我真正明白了寧夏村莊的落后和貧苦,很多鄉鎮村莊地處群山之中,交通不便。有的村莊不通路,有的不通水,有的沒有產業。我和新結識的很多大學生村官都深感重任在肩。

  同年秋季,我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樹臺鄉紅井村,擔任村主任助理一職。樹臺鄉位于海原縣西南部,距縣城32公里,而我所在的紅井村位于全鄉中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轄9個自然村,1192戶,5640人(其中漢族46戶,186人),是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

  兩年來,我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全心投入到農村基層工作中,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領導的關心和愛護,以及對我工作的引導和支持,更體會到了村民的熱情和老鄉的關懷。然而,剛踏出校園,空有一腔熱血,缺乏社會工作經驗,我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剛到村里時,因為交通不便,條件艱苦,也曾迫切想要離開。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從對基層農村工作感到平淡無望到逐漸喜歡上這份工作并為之奉獻,實現了對村官角色的準確定位。其中,村“兩委”成員給了我極大的幫忙和支持,村里的老支書、老黨員、年紀大的長者都是我的老師,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兩年的實踐讓我明白,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把自己當做農村中普通的一員,真正用心去了解村民的需求,解決村民的困難,才能真正服務于農民,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村支書年過花甲且文化程度不高,在國家脫貧攻堅政策開展中,他總央求我幫他制作填寫有關報表文件。當時我主要負責黨建工作,而不是扶貧,因此起初很不耐煩,對支書情緒態度不好。但是,他總是瞇著眼睛,笑得滿臉的皺紋如波浪般皺起,軟磨硬泡跟我說好話安慰我。我平時住在村部,他經常給我帶干糧、水果,每當家里做了好吃的就叫我去。這樣,我倆的隔閡也在支書的暖心舉動中煙消云散。

  有的村民認為我沒有農村工作經驗,吃不了農村的苦,干不了農村的事,在村里呆不長、干不長,所以也不信任我,看我的眼神都不對。有一次,村民向我咨詢關于農村低保政策的問題,由于當時確實不太清楚低保政策,又抹不開臉說不知道,我就給村民提供了錯誤的信息,讓那位村民白跑了一趟。這事后來還被那位村民提起,讓我臉紅了好一陣子,雖然村民沒有多說什么,但這確實很丟臉。

  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村官,和老百姓打交道,不懂農村政策和農業知識,很難做好工作并得到村民認同。要扎實地做好村官工作,一是要掌握好“三農”相關政策法規,熟悉農業生產業務知識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快速掌握農村政策,熟悉農村工作,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虛心向鎮村干部、黨員、群眾學習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實際能力與本領;三是善于在工作中學習,學會處理復雜問題的方法。在農村工作,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瑣事,處處留心,時時觀察,做生活工作的有心人,認真總結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用心對待任何工作。認認真真處理好每件工作,一定能在村官工作崗位上創造實績。

  我們村山洼土地較多,其中在4.7萬畝耕地中,水澆地只有2800畝,這造成了我村農作物品種的單一。經過仔細調研,我們發現村里更適合種植馬鈴薯,因為山洼地更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使產量增加。近年來,我們村緊緊圍繞種植馬鈴薯、苜蓿草,依托“華潤母牛”項目,在政府和華潤集團的扶持、強力推進下,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全村呈現出經濟發展向好、村民脫貧人口增多、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至今全村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6萬畝左右(其中:高壟管灌4000多畝、覆膜種植6000多畝)。按照小群體、大規模、一家一戶養殖為主,培育壯大養殖業。全村草留床面積達3500畝。在堡洼、劉河、七百戶等自然村累計建設設施棚圈400座,投放基礎母牛470頭。全村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265頭、12000只,存欄480頭、5300只,畜牧業產值達582.4萬元,人均達1120元。到今年年底,我們村就要申請全村脫貧驗收了,我有信心我們村肯定能徹底脫貧摘帽。

  在基層,大學生村官是黨和政府派下來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直接接觸國計民生,要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為百姓排憂解難、致富謀發展,為農村添磚加瓦,盡一份綿薄之力。以前也許因為年輕,我總想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實現鴻鵠之志,殊不知做好點滴小事、實事,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其實就是在成就一番大事。正如毛主席曾說得一樣:“農村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會大有作為的!”面對各方面還相對薄弱的農村,我們這些擁有文化知識和滿腔熱情的年輕人,恰好找到了一個展示才華、釋放激情的機會。面對著亟待發展的村莊,面對著一張張真誠而樸實的面孔,我在心中暗暗承諾:為了這些善良而淳厚的老鄉,為了給我機遇、給我以期望的鄉村,即便是奉獻全部青春,我也無怨無悔!

  ?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