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應注意的事項——基于江蘇省昆山市鄉村調研的思考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中國村莊 作者:文/江蘇省昆山市農村經濟研究會?張樹成 字號:【

  鄉村是中國的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貫徹實施發展新理念,凝心聚力抓發展,促進大江南北的整個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鄉村振興不僅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而且成為億萬農民廣泛參與的一代偉業。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近來通過農村調研,深深感到路徑很廣,辦法挺多。據其熱點難點問題,以筆者之見談幾點膚淺認識,供同仁一起探討。

  鄉村振興應以發展經濟為重。這理應不容置疑的問題,但在調研中卻發現需引起各級領導重視、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少。譬如,有的認為昆山現在主要村干部的工資由市鎮兩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村級經濟發展得好不好不搭界,干多干少一個樣,于是引發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等諸多思想,抱著只要把村里公共秩序維護好、年薪不少就可以了的不思進取的態度,感到無需作為;有的認為村里發展經濟困難重重,“求天天、拜地地”,最傷腦筋的是沒有自主權,即使經濟發展壯大了也沒有自主支配權,事無大小都是上面說了算,即使開支點福利費也要層層審批,手續繁瑣,于是產生“再苦再累發展也是白起勁”想法,感到無必作為;有的認為村里集體土地資源現在由鎮里統攬,上級下達的集體土地用地指標到不了村,大多被鎮里截留,村里發展沒有空間,這個問題反映了好多年,再說再講也沒有用,感到無可作為。如果這“三個不”的思想問題不妥善解決好,時間一長,就會直接影響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歷史與現實證明,鄉村振興的重頭在村,只有抓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放松,使之不斷做優做強,才能為百姓多辦好事實事,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建設發展新農村才不會紙上談兵,鄉村振興有了經濟實力也就不會難以為繼。鑒于此,我們一定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和政策體系,上下扭成一股勁,大力支持、統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振興社會主義新農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鄉村振興應以因地施策為好。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由此明白告訴我們,對全面振興鄉村的大事,既要不失時機,加緊推進,又不要操之過急,一哄而上。按照中央的大政方針,有序推進不懈怠、不拖沓,咬定目標久久為功,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座談反映的情況看,昆山鄉村振興基本面是好的,并涌現了不少先進典型,應總結發揚光大。但也發現有些地方不顧主客觀條件,一個模式,一味追求,一刀切實行,掩沒了各自的鄉土特色,追求豪華不實惠,有的甚至破壞了農耕歷史文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損失,群眾心知肚明不吭聲。譬如現在村村都在搞“農家樂”,頭腦一熱,大拆大建,部分村因檔次低,客源少,門庭冷落,經營慘淡,入不敷出,得不償失。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牢牢吸取過去大躍進、大拆遷、大平調、大搞花架子等付出沉重代價的歷史深刻教訓,按照中央的部署和昆山振興鄉村的“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務實施策,有序推進,尤其要注重特色、質量和效能,不急于求成,應從容建設,近期切實按照昆山農辦規劃提出的建好31個特色村、整治好189個環境較差的村,有條不紊推進,絕不要刮風搞運動。

  鄉村振興應以致富農民為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千方百計致富農民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農民致富了,就能增強獲得感、幸福感的底氣。當前,昆山農民大多走上務工務商務副(含服務業)之路和部分農民從事農業規模經營,農民人均純收入從改革開放初1978年的201元躍升為現在的38859元,增長192倍多,且農民收入增幅連續12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由此而論,農民確實由窮致富,怪不得農民對發展的滿意度高達97%。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引領農民持續增收,實現共同致富。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說,一要重塑城鄉關系,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助推農民持續增收;二要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尤其要明確以土地為中心的主要生產資料是農民集體所有,國家以憲法和法律直接予以確認,并加以維護。因此,我們在深化農村改革中,決不能把集體經濟和農民利益改小了、改虛了、改少了,應讓集體經濟得到更好發展、農民得到更多改革紅利;三要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在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強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以進一步擴寬農民增收致富之路,讓廣大農民感到大有奔頭。

  鄉村振興應以農民當家為主。大量事實表明,建設什么樣的農村?振興鄉村的癥結在哪里?農民心里最有數,也最有發言權。凡是遵循黨的群眾路線開展工作,組織與發揮群眾的當家作主積極性,就能取得群眾滿意的結果,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成果。昆山的張浦鎮金華村、高新區涇河村、淀山湖鎮晟泰村、巴城鎮東陽澄湖村等新農村建設典型,之所以能近10多年來村級集體經濟穩健上升,農民收入節節攀高,很重要的一條經驗是堅持走群眾路線,讓農民當家,民主決策,民主理財。這些鄉村的振興顯著特點是,不僅村級集體經濟家底厚,而且環境整治生態美;不僅保留江南鄉村風情、田園風光,而且展現現代生活氣息、歷史農耕文化;不僅民富生活好,而且鄉風文明高,人人稱贊,童叟滿意。由此使我們領悟到走群眾路線的重要。鑒于此,引出對實行農民當家作主幾點想法:一要真心誠意發揮好村民委員會自治組織的功能與作用,密切聯系群眾,廣泛傾聽群眾意見,讓農民真正當家作主;二要不斷提升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投資性富民合作、經營性專業合作、農村勞務合作等五大合作社水平,促使農民全方位、多層次當家作主;三要根據村情民意,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發揮好群眾中蘊藏的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量力而行扎實多辦好事實事,為群眾分憂解難,為村里增添繁榮與光彩。

  鄉村振興應以黨的領導為要。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從市鎮兩級層面來說,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增活力,協調方方面面,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切實加強村級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克服與扭轉當前有些黨員干部存在的重工作、輕學習,重“指揮”、輕力行,重應付上級、輕群眾疾苦,以及圖虛名、搞形式等浮躁不扎實的思想作風;對少數干部存在的“微腐敗”、不清廉的問題,要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努力做到防微杜漸,清廉為民。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層面來說,要加強自身建設,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帶領群眾腳踏實地地實施好鄉村振興的“三年行動計劃”,自查自糾,民主講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堅定信心,咬定目標,砥礪奮進,久久為功,扎實譜寫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產業勃發、社會和諧、既保留鄉愁又有現代化氣息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