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游學記(上)——江蘇篇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中國村莊 作者:文/趙梓成 字號:【

  編者按:5月底至6月初,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聯合江蘇華西村等名村,組織開辦了2018少數民族鄉村領軍人才培訓班。本期雜志登載記錄本次培訓學習的“游學記”上篇——“江蘇篇”,下期將登載下篇“浙江篇”。

  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層人才培養工作,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簡稱村促會)決定聯合名村為鄉村培養領軍人才,努力培養造就一批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素質優良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村莊發展。

  村促會在江蘇華西村、永聯村、浙江方林村、山西皇城村等名村的支持下,攜手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于5月底至6月初組織開辦了2018少數民族鄉村領軍人才培訓班,來自云南省16個州市涉及14個民族的35位基層村官成為培訓班首批學員。在村促會名譽會長余展、辦公室副主任趙梓成、云南省民宗委民族工作隊副隊長楊林黎等帶領下,培訓班學員以江蘇永聯村、華西村和浙江高家堂村、方林村4個駐點為核心,對20多個村莊、特色小鎮和農莊進行了考察學習。培訓班采取集中授課、專題輔導、現場教學、現身說法和座談研討相結合的多種培訓模式,爭取讓學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能夠立足民族地區實際,著眼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學習掌握名村、強村及特色村的發展理念和經驗,以便回去之后帶動本村及地方各方面協調發展。

  永聯培訓

  2018少數民族鄉村領軍人才培訓班于5月18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正式開班。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在開班儀式上與學員們分享了永聯村的發展經驗,學員們為永聯村贈送了民族服飾和感謝錦旗。

  在永聯培訓期間,學員們先后參觀學習了張家港市三村三社區、一園一鎮一古街,并聽取了兩場專題報告。三村是長江村、蔣巷村、中涇村,三社區是金都社區、金塘社區、梁豐社區,另外還有江南農耕文化園、鳳凰鎮和恬莊老街。兩場報告分別是由張家港經濟開發區信訪辦主任楊建平講授的《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實踐與思考》,張家港市農辦副主任張進講授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創新與實踐》。

  5天的培訓令學員們感觸很深,收獲頗豐。永聯村老書記吳棟材一心為民的情懷,吳惠芳書記的遠見格局與魄力,長江村老書記李良寶不畏艱難、帶領村民四次“跨越”的改革精神,蔣巷村老書記常德盛“富不是天生、窮不會生根”“天不能改、地一定要變”的信念,中涇村范益民書記抓住項目不放手的堅持,都讓學員們深受感動。三個社區各具特色又可借鑒的管理方式,一園一鎮一街的獨特設計、古建風格和文化傳承,無不給學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培訓期間,學員們自發在永聯村金手指廣場與當地村民一起大聯歡,唱起民族的歌謠,手拉著手圍成圓圈跳起歡快的團結舞,氛圍熱情而美好。

  華西培訓

  5月23日,在結束了永聯的培訓之后,學員們轉赴向往已久的華西村,開始為期三天的培訓。剛一抵達,華西干部學院培訓部主任吳云娣便為大家安排了吳仁寶老書記事跡報告,為學員們上了生動一課。

  在華西培訓開班儀式上,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向學員贈送了《信仰》一書,學員代表也回贈了錦旗和民族服飾,表達“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深情厚意。吳協恩在座談中表示:用好一個人,既要給他權利,又要給他責任;既不放大他的缺點,也不看輕他的優點;既用有才能的人,更用會用人才的人!

  華西培訓期間學員們還考察學習了江陰市璜土鎮璜土村和無錫市錫山區山聯村。在璜土村,錢俊賢書記的“省錢模式”“文化滲透模式”“村民共建模式”讓學員們深受啟發,大家都認為這些模式完全可以借鑒復制,根據自己村莊的實際調整使用。

  而在山聯村,村黨總支副書記、“菊花哥”虞嘉曄的妙語連珠令整個座談趣味橫生,村委會主任朱虹分享了她堅持創業帶領村民發展農家樂進而帶動產業發展的事跡,也令學員們深有感觸。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在結束華西培訓離開的前夜,云南少數民族村官學員與華西村民舉行了聯誼會,增進了雙方的友誼,加深了民族的情誼!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