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西井峪?山村映綠色?民俗樂游客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中國村莊 作者:文/本刊記者?張仕東?攝影/李新生 字號:【

  電影:《越來越好之村晚》

  取材與拍攝地:天津薊州西井峪

  《越來越好之村晚》簡介>>

  《越來越好之村晚》是部賀歲喜劇電影,該片會聚了眾多明星演員,如郭富城、梁家輝、吳君如、倪大紅、徐靜蕾、佟大為、王寶強、王珞丹、吳剛、張譯、景甜、黃覺等。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關于過年的故事:兩個發財了的村民為了盡孝心,爭相在村里搞春晚,各自動用自己的力量,無所不用其極,把各種能工巧匠聚集一堂,由此引發出一連串令人倍感歡樂與溫馨的故事。影片于2013年2月10日上映,笑鬧新春,被喻為“電影春晚”。《越來越好之村晚》以時代熱點話題為故事主線,融進農村現實生活的典型切面,反應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生活,描述了從農村到城市,社會各階層對新年的美好愿景,正面反映了社會主義農村新面貌,表達了農民新思想。

  記者對天津西井峪的了解是從《越來越好之村晚》開始,沒想到一部明星云集的大片是在一個小山村所拍攝。5月9日,記者懷著期待的心情踏足這個山村采訪。

  從天津市薊州城區北環路中段向北,進入一條山道,一路環繞盤旋,柏油路兩邊青山疊翠,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排列路邊,讓人感嘆基礎設施的完善。上到山頂就到了西井峪村。

  西井峪是個山村,房屋利用山坡地形而建,高低錯落,站在坡道上可看見坡邊房屋院子里面貌,那院中的菜地、那晾曬的老玉米,都在述說著鄉村的特色。村子中間修建了一個廣場,名為“躍進廣場”,廣場北邊的影壁上印有毛主席像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主席語錄,周邊房屋墻壁上畫有人民公社時期宣傳畫,讓人懷舊,仿佛回到過去歲月。

  記者對西井峪村最大的感受就是綠意,時值五月初夏,花期剛過,村中沒有繁花似錦的場面,卻有無邊的綠意。核桃、杏樹、桐樹、槐樹都爭相透著新綠,將村中包裹起來,走在巷道中,能感受到樹木撐起綠色的傘,帶來涼爽。

  對西井峪的另一個感受就是安寧,時近中午,村民們仍在整理菜地、修理院落,一切井井有條,卻又似慢慢悠悠。路邊擺放有農產品,卻又無人值守,需要喊叫一聲才能引得主人過來。在村中閑逛,難聞喧嘩,也不聞雞鳴狗叫。好不容易碰見小狗,也是被拴在院中。村民們都習慣了外人與游客的存在,并不會表露出特別的興趣。我想“慢生活”就是西井峪的寫照。

  西井峪以石頭村出名,雖然近年來現代的新式建筑漸多,但村里還是保留了很獨特的石頭特色,以石片壘墻,砌院落,鋪道路,新修的停車場也是石頭壘成。石碾、石磙等農具則點綴村中,成為特有的裝飾品。

  許是西井峪的古村特色,或者是村莊特有的安寧,西井峪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有很多名人和明星都來過村里,像著名導演謝晉,作家馮驥才,演員斯琴高娃、王寶強等。村東頭水泥墻壁上的“西井峪民俗攝影村”幾個字就是馮驥才所題寫。天津電視臺“四季風”欄目在村里拍攝了《攝影家進山村》等多部專題片,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在村里拍攝了音樂電視《為祖國守歲》。

  西井峪借助自身特色發展旅游業,村里處處可見村民客棧、農家樂,門口的招牌透著鮮明風格。像“兩棵銀杏”“明城堡”“山水澗”等。只是不是假期,沒有看到游人如織的場面,只有數位游客在村中賞景。還有北京來的游客對村子特別著迷,尋找村干部想了解合作。

  記者也來到村委會,時近中午,鎮村干部正在開會,討論村中發展旅游戶的事情。村黨支部書記周維紀抽空接受了我們《中國村莊》的采訪。周書記是一個樸實的人,他沒有大的理論,也沒有空泛的話語,毫無避諱地給我們講述村里的實情。他說,西井峪村有220多戶740人,村民的收入有一萬多元,還算不上很富裕。西井峪村2010年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稱號,現在仍是天津市唯一獲此稱號的村莊。每年有各地的考察團來村里考察,去年就有60批次,遠的地方如廣東、甘肅都有考察團,來村里考察發展民俗旅游的做法。

  周維紀感嘆,村中近年建了些新建筑,影響了村莊的協調美觀,不然會更古樸。村子從2005年開始發展旅游業,打造“五景十坊三十院”,建設藝術創作基地和民俗旅游勝地。2015年,在鎮政府的支持下,購買服務,請了專門團隊進行保護性開發。畢竟一些老房子接待游客不方便,需要完善內部設施。現在村里有20多戶開辦農家客棧,這個比例并不高。這些年游客量一直平穩,沒有顯著的增加。村中民宿一般收費二三百元,好的則在千元以上,經營客棧和農家樂的村民收入不等,經營得好的年收入有四五十萬元,差些的則有五六萬元。村里正在對6戶旅游戶進行提升改造,為他們出設計,讓其他村民模仿。

  西井峪的旅游業還有待提升,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務工,畢竟村子離薊州城區只有2公里,每月務工都會有2000至4000元的收益。村里種有雜糧,但沒有形成主要收益來源。村子下一步要增加旅游戶,繼續發展旅游業。

  周維紀說,村里還有十多處老房子,村委會在考慮將這些老房子收購過來,進行整理開發。這樣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也可為村民提供工作崗位,提高村民收益。

  談到發展旅游業的難處,周維紀認為村里發展旅游業最難的地方是土地問題。西井峪是山村,土地資源寶貴,但發展旅游需要建設一些基礎配套設施,他希望政策能放寬一些,村里能有用地指標,可以建設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他也希望銀行部門能提供適度資金支持,畢竟收購村民的院落需要不少資金。

  記者采訪中覺得西井峪仍是一只待飛的雄鷹,還沒到展翅高飛盤旋階段,但它有獨到的特色,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有離城區近的優勢,必會有高飛的那一天。

  ?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