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范振喜 周臺子村的“親人式”村官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中國村莊 作者:文/本刊記者?張仕東?攝影/李新生 字號:【

  電影:《咱們是親人》

  取材與拍攝地: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

  《咱們是親人》簡介>>

  《咱們是親人》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河北電影制片廠和承德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何政軍、買紅妹等主演,影片以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為原型,真實再現了范振喜情系家鄉、心系百姓,視百姓為親人,用生命詮釋黨的宗旨,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咱們是親人》2012年在北京首映,該片在洛杉磯舉辦的中美電影節中獲得“金天使獎”及“杰出鄉村電影獎”。

  很早就從各種報道中了解到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的事跡。他自1987年擔任村黨組織書記以來,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常人難以承受的毅力,與血癌等多種疾病抗爭20 余年,在基層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傾注于農村事業,用真情和執著譜寫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感人篇章,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在他的帶領下,周臺子村從一個背負8 萬元外債的貧困村變成了年產值超過4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 萬元的富裕村,從一個資源依賴型的礦業村轉型升級為綠色發展村,從一個生產生活條件較差村變成了省級美麗鄉村,創造了貧困山區農村發展的奇跡。周臺子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范振喜先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并當選為黨的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被中組部、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最美基層干部”。

  5月9日,《中國村莊》記者來到了周臺子村,近距離感受了周臺子村近年發展的成績,也感受到了范振喜書記的個人魅力。

  說實在的,不到承德,不知當地村莊發展的艱難,當地的村莊大多深處崇山峻嶺之間,交通受限,自身資源也有限,在這樣的地方能夠有大的發展,實屬不易。周臺子村地處燕山深處,村莊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只有2100畝。全村7個居民組,712戶,2246口人,人均不到一畝耕地。

  但就是這樣的山村,卻形成了不一樣的一個小城鎮,有著整齊的居民小區,有著完備的幼兒園和小學,有著老年人老有所依的老年公寓,有著較為現代的文化中心和培訓中心。周臺子吸引了周邊人員前來務工,高峰時期外來務工人員有1500多人。近年全村生產總值穩定在5億元左右,每年創造集體純收入2千多萬元。

  經過總結,周臺子走的是這樣的特色道路:

  一是產業強村。范振喜帶領周臺子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建村辦企業、壯大集體經濟,建起多家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制企業。形成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輕工建材、餐飲服務”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并且這個格局隨時代而不斷變化,逐步退出污染環境、市場潛力小行業,而更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比如淘汰污染的選礦廠而發展教育培訓產業。

  二是生態立村。周臺子村堅持科學發展、保護環境的原則,以務實的舉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0多年來,累計投入近億元,結合礦山“披綠工程”,修溝壘壩護坡動用土石方40萬立方米,栽植樹木50多萬株,山體綠化率達到85%。同時,引資興辦新型節能環保企業,用鐵礦尾礦渣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鼓勵企業將尾礦砂膠結充填采礦區,用于采礦區的安全治理。在集體供暖上,立足長遠,投資2000多萬元實施水源熱泵工程,采用無污染、無燃燒、無排煙、高效環保的水源熱泵技術,冬季無煙供熱和夏季制冷。成立了衛生管理組織,制定了長效管護機制,購置了垃圾清運車,建有垃圾填埋場,車輛分類停放,專人管護。

  三是文化興村。為滿足村民休閑活動需求,豐富農村業余文化生活,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科技培訓中心、文化長廊;建設了中心廣場、水上公園、礦山公園、體育休閑廣場;在村內主要地段安裝了大型LED電子屏幕9塊,定期更換文明標語;懸掛文明牌匾150余塊。村里成立了“三新藝術團”,做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節目。此外,從維護穩定、提高素質入手,建立健全了治保、民調、民兵、青年、婦聯、婦女禁賭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組織村民積極開展了“五好家庭”爭創、“十佳好婆媳”評選以及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倡導文明,摒棄陋習,使周臺子呈現了黨風正、民風純、村風新的可喜面貌。

  四是民生安村。10多年來,全村用于新民居和生態村建設的投資達3個多億。建設了“小康新居”,實現了戶均一套住宅樓。同時,大力改善公益設施,新修了標準化環村公路和橋梁,村中心形成了“一環三橫五縱”道路網。建起了小學教學樓、幼兒園、村民服務中心、老年公寓、福利公寓;建成500米商業街、沿街商店,以及配套設施。村從集體經營性資產中分配給村民價值1-2萬元的權屬,每年村集體給具備權屬資格的村民10%的固定回報。另外,還以制度的形式落實了十項福利政策,村民每年每人所享受的福利達五六千元。

  五是廉政護村。從開始創業到如今的新農村建設,周臺子村始終把規范管理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村務、黨務公開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村內重大事項逐戶征求意見”制度,根據多數村民意愿做出決定。對村民最敏感的財務收支,除民主理財小組監督和定期進行公開外,還實行了“十三聯簽”制度,即每花一筆錢,都由村班子成員、村民主理財小組13人共同簽字入賬,保證支出有理、入賬有據。

  記者在周臺子村采訪,多人向我們講述了范振喜書記感人的故事:像他以辦公室為家,甚至于大年三十還待在辦公室里。像他敬重老人,每年的初一都會帶領干部看望老人,給老人拜年;村里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300元,7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500元,并免費入住老年公寓,個人生活用品也免費發放。像他心在村里,上級曾安排他在縣人大、政協里任職,但他并不去那里的辦公室工作而立足于村里;現在他更是放棄了所有的兼領職務,只保有上面安排的“正處級”待遇,是河北省唯一的“正處級的村書記”。他一向忙碌,休息時間較少,晚上很晚才能休息。9號這天晚上7時他還在辦公室接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而我們對他進行專訪只能安排在晚間10點。

  范振喜書記因為疾病,每天需要吃多種藥。他不喝酒不吸煙,對于飲食也要求不高。周臺子村的今天與范振喜書記的心血付出是分不開的,他以他的作為塑造了一個光輝形象。

  由于范振喜的楷模作用,中組部和農業農村部在周臺子設立了村官培訓基地,用以培訓各地村官。就在采訪中的5月10日,又一個培訓班——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培訓班在周臺子開班,范振喜不辭勞苦地為培訓村官作報告,告誡他們要緊緊地和群眾站在一起,得到村民擁護,方能成就事業。

  范振喜是時代的英雄模范,是農村基層干部的一面旗幟,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應當以他為榜樣,向他學習。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