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八寨溝:與全國同步小康的藏族村寨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鮑振峰 字號:【

  十八寨溝位于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西北端,平均海拔2600米,是麗江市第一個藏族行政村。藏族占全村總人口的51%,納西族占29%,傈僳族占12%,其他民族占8%。屬玉龍縣西北最邊遠的重點貧困山區,全村18個村民小組,1300人依洛固河盤山而居,分散居住在15平方公里范圍的大山里,長期以來,多民族群眾在此繁衍生息。

  十八寨溝村原名洛固村,由于地處高寒山區,解放后人民群眾生活一直在溫飽線盤桓,交通狀態一塌糊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當時洛固交通狀況的真實寫照。學校的情況更糟糕,一年級學生多要來回走幾公里的路去讀書,走到學校書也讀不起,回到家里飯也吃不上,教育教學質量年年倒數第一。下雨天,大部分農戶的住房都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能掙點錢的產業想都不敢想。在很多場合里洛固成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生產生活水平也非常低,2004年洛固的人均年收入只有930元。

  2013年,一份寫著1015個名字、按著1015個鮮紅手印的報告被送到了縣委組織部,這些手印來自塔城鄉十八寨溝村的藏、納西、傈僳、漢等各族群眾,他們要求把村委會主任楊四龍留下來繼續任職。6年前,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把麗江正龍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四龍從市里請來,全票選舉他為村委會主任。

  2007年楊四龍上任后,發揮能人帶動作用,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帶領村民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培育產業、實施打工扶貧戰略。為改變十八寨溝貧窮落后的經濟面貌,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從根本上保障十八寨溝各民族人民的團結穩定和共同繁榮,楊四龍不辭辛勞,多方奔波,為十八寨溝村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經過他和各族村民多年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已先后籌措了2000多萬元資金投入到洛固(十八寨溝)村教育事業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山區寄宿制學校,結束了學生翻山越嶺徒步10多公里求學的歷史;修建了寬敞的水泥路和彈石路,改變了山村交通閉塞的狀況;修建了22公里的水泥村道、村委會辦公場所、衛生室,完成了部分村組的“整村推進”和了全村18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工程,完成了洛北村的“節柴灶”項目、全村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199戶民居抗震工程、達來寺改造建設工程以及部分農戶庭院改造工程等;還培育了洛南雞、洛北羊、洛西蜂蜜、洛固山豬及核桃等特色產業。如今,十八寨溝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已有了很大改觀,村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1550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7500元,增長了近五倍。偏僻落后的十八寨溝山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麗江市和玉龍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試點。”如今的十八寨溝村,家家戶戶都蓋了新瓦房,村民們還自發組建了勒巴舞隊、鍋莊隊、弦子舞隊,從服裝到道具樣樣俱全,這里成了既富裕又歡樂的山村。

  塔城鄉是中國的“勒巴舞之鄉”,是麗江的“歌舞之鄉”,民族文化特色濃郁;風光秀麗的洛固河全長18公里、落差718米,沿河有18個村寨,“十八寨溝”之名即源于此。近年來,在十八寨溝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基礎上,該村突出地域特色、自然和民族文化資源,著眼于特色產業和旅游業發展,打造旅游品牌,將“十八寨溝”打造成獨具民族特色,景區特色,農村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