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幸福對白,心頭多么暢快。
為著夢想奔忙,人人豪情滿懷。
喜訊不斷傳來,總是教人想嗨。
幸福的進順“嗨”起來……
金秋九月,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進順小康家園的聯誼廣場上,進順欣悅藝術團正在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排練歌舞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進順人完成了從農民到職工,從職工到股東的轉變,進順村也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從鄉村到城市,從“貧困名村”到“中國十大名村”的歷史性轉變,全村人均年收入從1978年的78元上升到2018年的超3.2萬元,增長了410倍。進順村民的生活水平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黨的十八大召開后,進順人更加奮發圖強,在創下江西省村級已有的“八個率先”基礎上,再創“五個率先”,實現了“五個更”,開啟了進順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率先推進產業轉型,村企發展質量更高。2012年,羅來昌當選新一屆村委會主任后,啟動了村級產業轉型之路。一方面提升原有的三產服務業質量,由酒店等傳統服務業向物流、商貿等新興服務業升級。一方面,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投資的比例,先后多次增持南昌農商銀行股份,現已超1個多億股,為村級發展注入強大后勁。同時,進順村還完成了進順大廈商業綜合體基礎打造,著手推進了村屬園區的升級改造,進順村正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又個一春天。
率先完成產權制度改革,村民生活腰包更鼓。2016年,進順村啟動了第三輪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前兩輪改革未完成的55%股份全部量化給了村民,進順村成為全省村集體產權100%量化給全體村民的第一村。村民真正成為了村集體企業的主人,完成了村民職工向股東的歷史性轉變。2018年,村民人均股份分紅6000余元,戶均2萬余元。村里用于村民19種福利費用年增加到1680余萬元。
率先推進村級社區教育,村民精神面貌更新。2017年,進順村開始探索和創新社區教育,成立了全省首個村級老年大學,全面解決了村老年人的退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困境,開啟了進順村的文化養老時代。2019年,進順村對村級老年大學進行升級,建立全省首個村級社區教育學校,教育對象實現了老、中、青、少、幼全覆蓋,全村有近三分之二的村民享受到了社區教育服務。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率先推進村級“細胞工程”,村莊和諧氛圍更濃。近年來,進順村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基層治理中,以村民為“細胞”單位,在全省率先推進了村級“細胞工程”。在推進村級“細胞工程”過程中,依法加強了村級民主管理,完善了村民理事議事制度和民主決策制度,突出了村民的主體作用。村“兩委”與村民群眾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共同關系,自治與法治達到了有效統一。同時,建立了道德講堂、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義務志愿巡邏隊等村民組織。開展了“五好一美”“身邊的好人”等一系列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每年都舉辦包粽子、村歌賽等民俗活動。接地氣的鄉村文化活動,提振了村民的自信,以文化人,以德潤心,融自治、法治、德治為一體。村黨委團結奮進,村民群眾凝心聚力,形成了心向黨、聽黨話、跟黨走的和諧村莊氛圍。
率先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村莊居住環境更優。近年來,進順村致力于“智慧小區”打造,對小區的巡防監控系統進行了升級,對小區的停車棚實施了“智慧車棚”改造,實現了智能監控,提升小區的安全系數。同時,在新建的黨建+幸福生活館、進順文化生活館內完成了智慧書屋、智慧黨建等配套設施建設。如今村民購物、讀書、看病、健身、娛樂……都可以足不出村,越來越智能化的小康家園不僅是村民的花園、公園,更是村民居住生活的樂園。
(進順村宣傳辦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