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第1期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首屆“振興日”系列活動有感

2019-03-26 11:40:55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山東泰安選調村官?王振鵬

  2018年10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一周年之際,我應邀在已經振興了的山西省長治市振興村與百佳名村一起探討鄉村振興之路。名村的發展成就讓我眼前一亮;專家們對國家政策的解讀以及對農村發展的分析,讓我豁然開朗;和年長的老“村長”交流,讓我堅定了干事創業的信心;與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溝通談心,讓我感覺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永遠充滿青春與朝氣。

  我叫王振鵬,是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的一名選調村官,自2016年大學畢業后,在農村工作已整整兩年。近年來,我們鶴山鎮一直高度重視鄉村振興,致力于美麗鄉村建設以及農村產業發展。此次活動,讓我把很多的經驗帶回了鶴山,也想把鶴山的名片遞給更多人。

  初到振興,無論是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完善,村企的發展、轉型、格局,還是工作人員的接待、服務、安排,以及村民的生活狀態、幸福指數都讓人不禁贊嘆,新時代下的農村應如是,鄉村振興的農村理如此。

  一、時代需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下,我國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城市化發展的潮流中,必須圍繞鄉村發展發揮它的應有功能。城市化不可逆轉,鄉村振興更不容忽視,鄉村的環境涵養、旅游、現代農業、食品安全、非物質文化載體等多種功能,要求鄉村必須要有高效高質量的發展。此次活動聽了眾多專家、教授的授課,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價值。并有幸向“村促會”老領導余展請教農村發展的問題,余老針對農村現狀、發展、改革等多方面給予分析和指導,我也向余老介紹了我們當地的發展建設情況,余老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告訴我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跟上鄉村振興的發展快車。

  二、農民需要。現如今,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弊端已經顯露,留守兒童、老人贍養、農村醫療、基層穩定、鄉村教育等多種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農村發展,影響到農民的生活質量。我們必須要對農民負責,為農村出力,改善農村現狀,改善農民生活,實現鄉村振興。來振興村學習的這幾天,正好趕上九九重陽節,村里的活動豐富多彩,感觸最深的就是村民的生活條件。600余幢別墅式庭院拔地而起,還有學校、衛生院、賓館、超市、公園、廣場、會堂等配套齊全,并且揭牌啟動了太行鄉村振興學院。同樣是生活在村里的人,差距卻不言而喻。與當地村民交流時得知,村里有企業,村民在村莊企業上班,就近解決工作,保證收入。我們鎮現在致力于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目前正在建設南部大莊村、西部劉西村、東部桑莊村,不斷挖掘當地資源,完善基礎設施,通過村莊的綠化、美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等方式,現已初具規模,爭取以點帶面逐漸實現“生態文化特色小鎮,宜業宜居幸福家園”的美好藍圖。雖然我們當地的農民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村莊發展也有了明顯改變,但是還遠遠達不到鄉村振興的標準。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號角,因此我們仍任重道遠。

  三、村書記重要。幾天下來,我對振興村加深了了解,越來越意識到,農村的振興與發展離不開一個好書記。振興村的牛扎根書記,人如其名,扎根鄉村幾十年,用自己的熱血、干勁和韌勁完成了一個村莊的發展、轉型。濃濃的山西口音是他的鄉土情懷,更是他奮斗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名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鄉村發展的模式不能復制,但是扎根鄉村的精神必須薪火相傳。我們鎮也有很多優秀的支部書記,如劉西村的閆忠書記、桑莊村的桑立陽書記,都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用自己的人、財、物為鄉村振興的發展貢獻力量。其實,從宏觀上看,我們必須要緊抓黨建引領作用,將黨性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在每一個村干部的血液中。也正是有一群這樣的“扎根人”在各地村莊的努力,才讓鄉村充滿希望。

  四、產業重要。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鄉村振興的模式不容復制。振興村豐富的煤礦資源為其前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有時間和空間進行轉型升級。此次學習,我參觀了振興村的生態園采摘園展覽館、觀光農業,商貿物流等等,了解到他們開啟了由地下轉地上,由黑色變綠色的發展模式。不難發現,產業發展在鄉村振興中有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產業的發展。活動期間,與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沈澤江副會長等領導,以及大學生村官座談交流時,通過聽他們對農村產業發展的認識,學習他們對發展當地產品的獨到見解,真心覺得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我們鎮在打造“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也正在打造“東菜西果北生態旅游區”的發展格局,利用地理優勢,發展蔬菜經濟,采摘園經濟,旅游經濟。為了實現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我們根據區域藍圖,進行土地流轉,結構調整,真正實現一村一品,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我們鎮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有外出務工的傳統,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成為各地的大老板。鎮黨委政府緊緊依靠這些在外成功人士的有利資源,建設“萬人平臺”,將當地的農產品通過平臺銷往各地,擴寬銷路,努力形成“鶴山名片”。

  鶴山鎮北靠大汶河,西有綿延的臥龍山脈景區,還有薄皮核桃、綠豆粉皮、靈芝盆景、咸鴨蛋、櫻桃、有機旱稻、龜山硯等特產,有琵琶湖、皋山、鶴山、顏林等景觀,有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文明家庭、中國好人等賢達。我們的機關領導干部、村干部、老百姓都渴望發展,人心思變并充滿信心。無論是拆違拆臨、扶貧攻堅還是美麗鄉村建設、鄉鎮產業發展,我們都本著上依黨和國家政策,下對老百姓負責的紅心,真抓實干,不懈努力,爭取早日實現發展與振興。

  作為一名選調村官,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此次學習使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信心。扎根基層不是一句空話,鄉村振興也不是一句口號。我有責任更有義務去為鄉村的振興,不斷學習,提高能力,與我們當地老百姓共謀振興大計,與全國的有識之士共同為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貢獻力量。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搞好農村發展,我們必須讓農村充滿生機與活力,讓農村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