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第2期

湖南十八洞村扶貧記

2019-03-27 11:31:30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主任助理?劉蘇

  十八洞村地處湖南武陵山區,平均海拔700米,屬高山巖溶地貌,四面環山,秀水奇特,綠水青山相連,美景得天獨厚。傳說古夜郎國打敗仗后,便翻山越嶺來到湘西深山老林,發現了一個能容納幾萬人的大溶洞,且洞內有十八叉溶洞,洞洞相連,于是便定居下來,休養生息,繁衍后代,故名夜郎十八洞,簡稱十八洞。十八洞村為純苗族居住區,轄梨子、當戎、飛蟲、竹子4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共225戶939人。十八洞村全村總面積1.4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817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林地面積11093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8%。

  十八洞村緊鄰209國道,位于吉首市和花垣縣中間地帶,距離矮寨高速出口約11公里,距離麻栗場高速出口約14公里,距離吉首市和花垣縣城約40分鐘車程,距離長沙市約6小時車程,處在張家界—鳳凰的黃金旅游通道上,距離矮寨大橋約15公里,距離邊城古鎮約41公里,距離鳳凰古城約76公里,距離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約180公里。

  昔日十八洞村

  過去的十八洞只用一個字形容的話,那就是窮。“山溝兩岔窮旮旯,每天紅薯苞谷粑。要想吃頓大米飯,除非生病有娃娃。”村里廣為傳唱著這樣一首苗歌。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1668元,為當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75%,全村225戶、939人,有貧困戶136戶、542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7.7%,不少村民都住著年久失修的危房。

  由于地處武陵山深度貧困區,山高路窄,基礎設施落后,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面臨勞動力短缺和留守兒童等問題。與此同時,貧窮和封閉導致村里存在著不少大齡男光棍。由于缺乏愛的滋潤和家庭的溫暖,這些大齡男光棍大多靠酒精麻痹自己、自暴自棄,變成了“醉鬼”。勞動力少、種地不掙錢、缺乏農業產業,更是讓村里不多的耕地也荒廢了大半。

  精準扶貧這五年

  十八洞村的命運在2013年11月3日這天發生了變化。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十八洞村這個偏僻、貧困、冷寂的苗寨。在梨子寨施成富老人的院壩里,總書記就坐在木凳上為扶貧攻堅指方向:“我們在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扶貧攻堅就是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一個是發展生產,實事求是地講,能抓什么,實實在在地抓起來。一個是從公共服務的角度,像這種貧困村,應該給它得到什么保障,給它切切實實保障起來。”總書記的一席話,宛如黑夜里的明燈,為大家指明了脫貧致富的方向。

  推進“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首先要解決好“要扶誰”的問題。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認真入戶調查并結合實際制訂了《十八洞村精準扶貧貧困戶識別工作做法》,按照“戶主申請-投票識別-三級會審-公告公示-鄉鎮審核-縣級審批-入戶登記”七道程序,把識別的權力交給村民,及時張榜公布結果,對識別工作實行全程民主評議與監督,確保識別公開、公平、公正。通過識貧、校貧、定貧“三部曲”,把真正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全部找出來。同時,針對不同致貧原因分類幫扶。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縣扶貧開發辦、縣苗漢子合作社干部職工37人與136戶貧困戶實行結對幫扶,每人聯系3-5戶,引導貧困戶建立產業,定期深入貧困戶家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為了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認真落實總書記“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這一重要指示要求,十八洞村適合發展什么,就扎扎實實抓什么。

  第一項產業是旅游。按照保持風貌的原則,村里基礎設施改造沒有搞大拆大建,而是抓住苗寨特點,突出苗寨風情。十八洞村按照“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堅持協調、實用、特色、節儉、美觀的原則,民居修繕修舊如舊,把苗族傳統民居的特色保護下來,青瓦房、木板壁,泥巴墻的木房子是苗族傳統建筑的代表。十八洞的青山里蘊藏著豐富的青石板,村里就給房前屋后和游步道都鋪上了青石板;十八洞有秀美的綠水青山,村里就科學規劃、合理選線,開通了觀光游步道;十八洞溶洞奇特,洞洞相連,村里就開發了溶洞。2014年以來,村里共接待游客50多萬人。

  第二項產業是獼猴桃。十八洞村的青山上長滿野生獼猴桃,說明村里的土地、氣候等十分適合獼猴桃的生長。于是,村里就引進了縣里的龍頭企業與村里的農戶“聯姻”,因地制宜地種植優良品種的獼猴桃。如今村民變股民了,2017年,已經實現了第一次分紅。

  第三項產業是山泉水廠。為了科學開發村里蘊藏的豐富的清潔水資源,村里用“十八洞村”商標和水資源與步步高集團合作,由步步高集團全額投資,建起了十八洞村山泉水廠。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產能規劃1萬瓶/小時,2017年10月10日正式投產后供不應求。項目切實以“股份合作+扶貧基金+就業”的模式,帶動十八洞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脫貧致富,目前擁有員工52人,其中十八洞村民31人。每年村集體經濟可以分紅50萬元以上。

  脫貧攻堅換新顏

  2017年2月18日,湖南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傳出喜訊,十八洞村達到了湖南省內第一批脫貧出列標準。201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8313元;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02萬元。一半的大齡男光棍不僅脫貧,而且脫單。

  經過五年的艱苦奮斗,4.8公里村道拓寬并鋪上了瀝青路面,全村225戶房前屋后鋪上了青石板,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用上了放心電,修舊如舊保持了原生態的苗族房屋建筑風格。核心景區配套建設了停車場、公廁、觀景臺、千米游步道,建設了村級游客服務中心,升級改造了村小學和衛生室,建立了村級電商服務站、村級金融服務站,無線網絡覆蓋了全村。

  五年來,十八洞村道路變寬了,村寨變美了,產業變大了,游客增多了,人氣變旺了,群眾變富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幾年,十八洞村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全國旅游系統先進單位、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省脫貧攻堅示范村等榮譽。2017年,以十八洞村巨變反映精準扶貧為題材的電影《十八洞村》在全國熱映,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中央主流媒體紛紛聚焦,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