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延川縣城城西5公里處,有一個叫郭家溝的自然村,這個小村因一個人而揚名,那就是作家路遙。
路遙,本名王衛國,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陜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路遙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陜西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里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的伯父。他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里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并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后,任《陜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后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弘的氣勢和史詩般的風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路遙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郭家溝村在延川到延安的210國道邊上,交通方便。路遙故居在溝口的崖畔平臺上,是一個簡易的小院子,只有兩孔舊窯洞,這是路遙居住生活的地方。窯內比較破舊,兩邊堆放各種生活用品,衣被也是陳舊的,反映出當時生活的拮據。窯洞墻上掛有路遙家庭生活照片,電影《人生》劇照,還有別人為他養父母所畫的像。窯洞外面的小院由片石圍墻圍起,整潔卻又顯得空曠,只有一個小石磨寂寞立于一角,陪伴它的是邊上一棵繁茂的槐樹。窯洞邊上還有一輛自行車,是路遙所用之物。
緊挨路遙故居的是一處稍大的院落,有7孔窯洞,窯洞里陳列著路遙作品、追思路遙的名人題詞,還有播放路遙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室。院中則樹立一尊路遙塑像:挾煙站立,凝眸望向遠方,似在沉思。塑像邊一塊石頭上書寫著他的一段話,訴說著他對延川的故鄉情。路遙將一生獻給了文學創作事業,他與他的作品呈現了一個時代的召喚、一代人的向往和心靈慰藉。他的文學更多的是精神創作,是一種困苦歲月里人格魅力融匯與包羅的感召和升華。
記者了解到,延川縣正在借助路遙故居打造路遙文化產業園,規劃面積5700畝,總投資1.8億元,一期工程將對故居進行保護和提升,建設中國文學殿堂,再現《平凡的世界》里的“雙水村”,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其中中國文學殿堂是園區核心建筑,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餐飲酒店、劇場、影院和文藝廣場等。產業園也是大梁家河旅游環線的重要一環,未來將與梁家河形成良性互動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