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官場村享有“中華戰鼓之鄉”的美譽。早在2000年前,這片肥沃的土地就是各路霸主養馬蓄草、屯兵修養的場所——官府兵馬場,“官場”因此而得名。配套練兵打仗的戰鼓制作行業也在這里悄然興起,《左傳·曹劌論戰》中“一鼓作氣”的歷史掌故,據說就有官場戰鼓的功勞。一代代官場人秉承著“一鼓作氣”的勇毅精神,謀發展大張旗鼓,干事業緊鑼密鼓,奔小康繁弦急鼓,村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村民就業率達到了100 %, 70歲以上老人實現了集體供養,一舉躋身文化名村、經濟強村、美麗鄉村行列。
聚力黨建
從2003年到2007年,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了232篇文章。其中很多篇幅談到了黨性修養、思想方法、宗旨觀念等。在“打好團結牌”這篇文章中,他說,“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新的生產力。”
黨的基層支部就好比一只手掌,攤開了是好幾個“指頭”,握緊了是一個有力的“拳頭”。黨的十八大以來,官場村黨支部牢固樹立“以黨建為主心骨”理念,扎實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教育學習,凝聚了思想共識,匯聚了黨心民心,集聚了精神力量;有效激發了“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黨支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
陽光黨建
官場村黨支部認為,“官場”這個名字,正可以時時告誡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一定要摒棄舊官場的惡習,一定要時刻不忘公仆本分,永遠要清正廉潔、干凈干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說過,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官場支部一班人對此有著更深的感悟。在村居黨建中,村支部提出了“推行陽光村務、建設陽光村居、倡導陽光生活”的理念。在村級事務方面,堅持村務、財務、黨務信息公開,實行民主參與、民主議事、民主管理;在接受監督方面,實行制度上墻、責任到人、清單公開、承諾亮相;在作風建設方面,大力提倡“一心干事,一身干凈”,你聽群眾心聲,群眾聽黨聲音,事事都有回音。一系列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公開化的村居黨建實踐活動,達到了以“陽光黨建”引領陽光村務、陽光村居、陽光生活”的良好效果。
智慧黨建
互聯網時代,人們從思維到行為都在發生著深刻的改變,黨建工作也不例外。近年來,官場村黨支部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創造性探索自選動作,搭建起了集宣傳、教育、服務、監督為一體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建立黨員e家,開展e起學習、推動e起行動。建立官場e家微信群,全村近百名黨員和90%以上的村民群眾都在群里,他們通過這個群分享所見所聞、交流學習體會,發表意見建議,傳播村居發展正能量。村干部與村民在群里及時互動,黨群關系迅速拉近。黨員丌霞和呂建之為了幫助弱勢殘疾人,私信邀請幾名黨員建立了一個慈善募捐群,群名為“日行一善”,也就是每天省下一元錢以微信紅包方式捐到群里,村支部、村委會成員當天就都加入了進來,后來400多名村民又加了進來,連外省的人也加了進來。現在群里已經有上千人,官場村的敬老活動、助殘活動、救助活動經費都是從這筆“日行一善”募捐到的款項中支出。
快樂黨建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在黨建工作中,官場村黨支部十分注重依托信息平臺展示交流,借助活動平臺相互激勵。比如在今年“七一”建黨98周年之際,官場村黨支部就組織了“快樂黨建·我的微心愿”簽名活動,收到了全村黨員的微心愿,從中體現出每一名黨員渴望的價值存在、價值體現和價值魅力。“責任快樂”“學習快樂”“奉獻快樂”。快樂黨建行動增強了每一名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歸屬感,在組織團隊中的認同感,在組織發展中的自豪感。
民心黨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夯實基層工作的基礎和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官場村扎實組織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學習活動,要求全體黨員深刻領會“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時代內涵,把體察村情民意、情系萬家冷暖、回應群眾關切作為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的一把尺子,致力做到聽音知意,冷暖相依。
全息黨建
基層黨建不僅是一項事關成敗的基礎性工作,更是一項事關長遠的創造性工作。官場村黨支部在認真總結前段黨建工作的基礎上,圍繞“出彩黨建”,提出了“全息黨建”的工作理念,對黨建工作實行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落實。官場村實施的幫帶“1+1”和包戶“1+6”創新實踐行動尤為突出。
幫帶“1+1”,就是官場村對口幫扶一個經濟薄弱村,直至完成從脫貧到小康的任務。在此行動中,官場村從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到村支部村委會委員,到黨員志愿者,與茶業口鎮下茶業口村建立了一一對接,規定官場村的結對者與幫扶對方相同職位、相同分工、相似家庭一對一聯系,全過程領跑,全方位互動,讓這個相對貧困村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脫貧之路,為精準扶貧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為達到全村平衡推進、協調共進、轉化后進的目的,官場村推行了幫帶“1+6”行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全村各戶進行無縫摸排、分門歸類,通過民意調查、精準識別,按照對癥下藥、點中穴位的思路,動員全體黨員干部自愿報名,實施義務服務。最終村支部經過討論,選取61名黨員志愿者,對全村366戶居民實行了包戶全覆蓋。包戶黨員與認領對象每天聯系、每周溝通、每月入戶,負責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傳達村級事務、聽取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困難、反饋落實方案等,實現了村居黨建由虛到實、由面到點、由做到好的實質性效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