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近年來,十八洞村牢記囑托,積極探索“可復制、可借鑒”的精準扶貧模式,以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實踐,探索成立了“互助五興”組,深入開展“三亮兩帶”活動,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創新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模式。
十八洞村黨建工作重點是“強基礎”,即在補齊短板后進一步夯實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凸顯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做法是開展支部“五化”建設,形成“互助五興”機制,并保障村民對集體事務的民主參與權利。
開展支部“五化”建設。“五化”建設是湖南全省上下開展的以“支部設置標準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范化”為主要內容的支部建設活動。
“互助五興”組是在黨組織領導下的以黨員干部為中心的黨群一體化互助組織。其工作采取“1553”機制,即一名黨員干部聯系五戶群眾,結合鄉村振興從“學習互助興思想、生產互助興產業、鄉風互助興文明、鄰里互助興和諧、綠色互助興家園”五個方面與群眾結成互助小組,建立集體定內容、支部季公示、群眾評效果的工作方法,充分體現了黨群之間、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相互進步的功能舉措。
黨建引領精準扶貧。黨員石順蓮,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的省級傳承人。她帶頭成立苗繡合作社,指導在家婦女學習、提升苗繡技藝,制作、銷售苗繡產品。隨著苗繡產業的擴大,合作社現在已吸納全村50余位婦女入社,大家一起“生產互助興產業”,人均年增收超過2000元。2018年,合作社更是與中車株機公司簽訂協議,中車株機將連續五年向苗繡合作社進行訂單式采購,古老的苗繡技藝將與現代的中國高鐵技術一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