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欣園街道五星村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的文件精神,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用高質量的農村黨建帶動高質量的鄉村發展。五星村黨委也被吉林省委組織評為“農村星級基層組織”。
回顧這些年來的發展,在村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的帶領下,五星村經歷了創業時期的巨大艱辛,以不怕苦不服輸的五星精神,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村里的各方面事業良性發展、蒸蒸日上。村黨委帶領全體村民以滾雪球的方式把村集體這份家業越做越大,村社干部都把“百姓的事”“村里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村黨委以提高村民幸福生活指數為目標堅持普惠民生、推進社會治理,將村集體發展的成果不斷惠及村民,村民幸福感越來越強,凝聚力也越來越強。總結這些年來的發展經驗,五星村黨委班子深深感到五星村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和黨建引領。
2018年在村黨委提議下,并由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五星村興建了吉林省第一個村級行政區域的黨性教育基地——“五星黨性教育基地”,讓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基礎。自2019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至今累計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團體300余個,累計接待人數達3萬余人。2020年五星黨性教育基地被長春市委宣傳部命名為“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長春市委組織部命名為“長春市黨史教育基地”。
五星黨性教育基地基本情況
五星黨性教育基地位于北亞泰大街與北四環路交匯處西側路北,問天綜合樓5至6樓,規劃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投資600余萬元,整體布局分為“四館一站一長廊”即五星黨建展館、五星村史館、法治教育館、鄉村振興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紅色文化長廊,內設大型宣教室、小型研討室、多功能會議廳,可同時容納200人參觀學習。
“四館一站一廊”的設計理念,既體現了五星村堅持以強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基本理念、重要經驗、總體思路和方向布局,又通過貫通整個展區的“紅色文化長廊”,以核心價值觀、時代精神、先進典型、名言名句等形式呈現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這個主題主線,同時將五星村的今昔巨變以及黨領導人民翻身解放、建設小康社會、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濃縮融入各個展館,形成與主題主線交融互鑒的展示效果。建設這個基地就是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深刻昭示——強國必先強黨、強村必須強黨!
一是五星黨建展館。五星黨建展館的整體造型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卷軸形式展示,古代與現代相結合,進入展館就像翻開一部歷史的畫卷,帶您重溫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近百年的風雨歷程。展館共分為六個篇章:第一章旗幟篇,以時代綱領紅色航標為主題介紹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二章使命篇,帶我們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由來,和部分黨史上的第一以及黨章的歷史沿革;第三章歷程篇,回顧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講述歷屆黨代會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第四章傳承篇,以時間為尺以膠片為媒,講述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培育形成的一系列偉大精神和凝聚中國力量的時代楷模;第五章綱紀篇,以紅色戒律刻印心中為主題,向參觀者介紹了黨的六項紀律及黨內法規釋義;第六章堡壘篇,記錄著五星村黨委圍繞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目標,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奮斗歷程。
二是五星村史館。村史館分為三個部分講述五星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五星村歷史悠久,有據可考的斑家營子最早可追溯到乾隆25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五星村也由原來的“唐家營子”,正式更名為“五星村”。實景打造20世紀70年代茅草屋里掛有毛主席畫像、油燈、梭衣、草鞋、農用器具等。這樣的居住實景留在幾代人的記憶里,歷久彌新。
越過青磚紅瓦砌成的拱門,就邁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改革開放的大潮改變了中國,也讓五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加快,讓失去土地的城中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10年7月村“兩委”換屆,這一刻是五星村未來發展的轉折點,也是五星村進入快速發展的新起點。
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頭人秉承為人民服務宗旨,夙夜在公,忠誠擔當,抓住班子隊伍建設的核心,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村干部隊伍。他們大膽改革,勇于創新,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短短10年實現村集體資產從不足70萬元到5億元的飛躍。集體經濟的飛速發展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教育、醫療、就業,養老、住房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讓這里的精準扶貧戶提前完成脫貧目標。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和諧有序的鄉村治理體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環境,一幅美麗鄉村的新畫卷是這一代五星人遞交給新時代的成績單。
留住鄉音,記住鄉愁,時光軸記載著五星村一路走過的點點滴滴;榮譽墻上的獎杯、獎牌是五星人拼搏奮斗的見證;一路同行的村民用微笑將幸福傳遞。
三是法治教育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將展館分為四個版塊。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五星村作為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認真學習憲法和法律,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增強憲法觀念。”
國家政治制度、憲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專題、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專題、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教育專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四是鄉村振興館。“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振興館的入口處,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部署安排一覽無余。七星農場的稻田里、查干湖的捕漁場、露天煤礦的礦坑等地,都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時的光輝足跡。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總書記著眼“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標任務,提出6個方面的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前進有方向,行動有指南,學習有榜樣,五星人將這一切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傳承“迎難而上,拼搏進取”的五星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再接再厲,一往無前。如今,展現在沙盤上的五星村高樓林立、交通發達、環境優美、百業興旺。未來的10年規劃,五星村還有太多的事要做,還有太多的夢要圓!一如既往守初心、一心一意謀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實際行動去實現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五星黨性教育基地作用和意義
五星黨性教育基地的建成是五星村歷史上的創舉,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是加快五星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五星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突顯出村民精神追求與物質生活的落差。通過建設五星黨性教育基地,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向黨員干部和全體村民進行系統的黨史教育、村史教育、法治教育從而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努力工作,自覺投身到新時代的偉大創舉之中。
二是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紐帶。密切黨群關系是我們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通過建設五星黨性教育基地,可以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和進行各種技能培訓,滿足廣大村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提高失地農民的再就業本領,豐富村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是推進農村農業新型產業化的孵化平臺。五星黨性教育基地可以為長春市縣(區)鄉村三級提供農村農業新型產業孵化、合作信息、技術及金融配套等對接服務,為新型農民轉型提供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等場地服務,為農民、農村合作社與科研院所、農產品加工企業、網上網下宣傳銷售企業提供新品種、新技術對接服務等,為推進農村農業新型產業化提供平臺。
四是進行黨建宣傳教育的培訓基地。進行黨建宣傳教育是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職責。現在長春市村級還沒有一個夠規模、上檔次、現代化的黨建宣傳教育培訓基地?;I建五星黨性教育基地,正好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需要,不但為寬城區,而且為長春市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培訓、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務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鄉村治理能力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平安鄉村建設等提供學習教育、咨詢服務和現場參觀等服務。
五星黨性教育基地繼承紅色基因,傳承優良傳統,凝聚各界共識,整合鄉村資源,構建起區域內開放式、集約化的共享性服務平臺,讓黨組織的凝聚力縱向貫通,橫向覆蓋。為農村黨建工作和振興農村發展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實踐范本。
(五星村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