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山西省壺關縣石坡鄉南平頭塢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團結帶領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硬是把一個“兩山夾一溝”的窮山村,建成了一個全國知名的“彩色村莊”,一舉摘掉了貧困帽,讓村民們過上了好日子。給村莊涂彩,
讓村莊出彩,2019年郭志強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從長治市壺關縣沿327省道一路向西南出發行車39公里,拐過一個彎,就能看見一幅絕妙的畫卷:白云就在手邊不經意地飄著,層層疊疊的青山在藍天的襯托下愈發蒼翠,勾勒出蜿蜒動人的線條。從半山腰一直向下,是一個彩色的村莊,屋頂、墻壁、籬笆都繪上了五彩的顏色和別致的壁畫,置身于此,仿佛來到一個世外桃源。這里就是壺關縣石坡鄉南平頭塢村,一個充滿了藝術氣息的美麗鄉村,一個鄉村振興核心元素樣樣俱全的新農村。
讓這個曾經的貧困村 “草雞變鳳凰”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但絕對可稱得上是個 “人物”和“把式”。他,就是郭志強。
強基固壘 讓發展條件“好”起來
南平頭塢村位于壺關縣東北部,地處偏遠,山大溝深,石多土少,由五個自然村組成,有399戶1174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26戶626人。全村耕地357.6畝,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和土豆。由于資源貧乏,交通閉塞,群眾收入渠道少,生活條件差,曾經有人這樣形象地比喻該村:“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姑娘嫁南頭,相公走西口”……
必須改變貧困的面貌,必須堅決向貧困開戰。
南平頭塢村人擺脫貧困、改頭換臉真正“動”起來,始于郭志強當上村干部。
郭志強,1979年從部隊轉業回村,歷任生產隊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現任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名字中那個“志”字、那個“強”字,仿佛暗示,他就是要為村莊 崛起扛起那“千斤擔”、鑄就那“千斤頂”。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郭志強把建好黨支部、培育帶頭人作為首要任務。凡村里有經營頭腦、有致富本領、有奉獻精神、有民主作風、有群眾基礎的人才,他都想方設法吸納到村“兩委”班子中。狠抓黨建工作,他以支部建設為抓手,完善“三會一課”制度,強化學習教育,規范村務管理,嚴肅政治生活。特別是村黨支部每年都會組織全村黨員去接受紅色教育,到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莊進行考察學習。
如此這般,郭志強打造了一支對黨忠誠、堅強有力、作風過硬的“兩委”干部隊伍,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樹立脫貧致富、加快發展的堅定信心,在村中形成了黨員帶頭、干群同心、共謀小康的生動局面。
“當官不為民服務,不如在家種紅薯”。這之后,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郭志強,一直用這句改編了的戲文默默踐行著一名村支部書記的職責。圍繞村里路不好、水不通、燈不亮、房不安、街不凈等事關村民切身利益的問題,他親力親為,帶領支村“兩委”干部想方設法一項一項解決。
現如今全村大街小巷、田間小道全部打通、硬化,徹底結束了溝溝坎坎、交通不便、肩背人扛的歷史。村里多方籌措資金,在主村規劃建設移民安置小區,讓貧困戶搬出山莊窩鋪,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與此同時,村里接通了自來水,安裝了照明燈,建設了養老院,完善了衛生室,規劃了垃圾點,擴建了村小學。
村里基礎設施完善了,時常鎖眉的村民有笑臉了,村民的腰桿直起來了,群眾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產業打底 讓村民荷包“鼓”起來
脫貧攻堅,缺了產業支撐不行。從實質上講,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沒有產業,脫貧致富就是一句空話。”上任后的郭志強對攻堅脫貧的核心要義可謂一針見血。
郭志強打小家窮,沒念過幾天書,可他腦子活、想法多、干勁足。
為讓大伙多掙錢、早脫貧,他牽頭成立了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承包工程找活干,優先吸納村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打工掙錢;村里野生連翹資源豐富,他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建起了連翹茶加工廠,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流轉1000多畝山地集中種植連翹;縣里大搞旅游開發,借助太行山大峽谷旅游專線穿村而過的區位優勢,他帶領村民在村邊修建大型停車場,在緩解大峽谷景區停車難的同時,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村民增收。
與此同時,他還組織創辦潞洲“飛蕾”手工繡品公司,大力發展民族特色的刺繡產品,讓婦女們農閑時有事做、有錢賺,解決全村50名婦女的常年就業問題,同時帶動了周邊十幾個村200余戶貧困戶增收致富。目前,公司申報的“長治潞繡”商標,已被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
村民不出門,就地變 “工人”。在郭志強的一手帶動下,南平頭塢村老百姓的腰包很快鼓起來。2016年,該村集體經濟達到2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4000多元,一舉實現了整村脫貧。
扮靚村莊 讓鄉村旅游“火”起來
南平頭塢村是太行山大峽谷景區周邊最開闊的村子,有著四季分明的秀麗景色,有著旅游專線穿村而過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因勢利導將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發展優勢,郭志強和村“兩委”在多次研究后,最終決定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并邀請山西大學專家教授規劃設計,把村民們的房子外墻涂上色彩,打造特色明顯的“彩色村莊”,創建“彩虹小鎮”品牌。
把好好的房子涂得五顏六色、不倫不類,一開始村民心里都在打鼓,都怕別人笑話。郭志強見大家猶豫,二話不說,先把自家房子涂成彩色的,很快大家就都跟著忙活起來。村里73歲的張金龍老人說:“說到底,還是大家愿意跟著志強干。他這個人靠得住,他說的話管用。”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彩的屋頂、斑斕的墻壁、蜿蜒的小路,勾勒出了一幅出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畫卷……今天,在通往太行山大峽谷風景區的路上,游客都會被南平頭塢村這個色彩與山色相融,油畫一般的美麗鄉村所震撼、所吸引。
與此同時,這個宛如童話世界、充滿藝術氣息的彩色鄉村,多次被央視予以直播報道。
村莊扮靚了、出名了、有發展的底氣了,配套設施就要跟上。正所謂:好馬配好鞍。
在鄉村旅游上大做文章,郭志強和村“兩委”班子引領村民們開辦了36家農家樂,帶動30余戶90多人實現穩定增收;建成了杜則溝康養園、小吃一條街,新建了四座觀景亭以及文化大院和民俗大院;爭取到大峽谷“飛機游”直升飛機停機坪落戶村中。
“玉帝巡天到太行,路過峽口小村莊。借來一支馬良筆,繪出夢鄉作故鄉。”一位前來旅游的詩人,用詩句寫下了對今天南平頭塢村的美好印象。
環境好了,游客多了,收入高了,村民笑了。在郭志強的帶領下,南平頭塢村舊貌換了新顏。“省級美麗鄉村”“省級文明村”等眾多榮譽牌匾,如今擺滿了郭志強的辦公室。對此,郭志強平靜地說:“咱現在離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的要求還很遠,我只是出了一份該出的力,
關鍵還在村干部團結干事,鄉親們積極支持。”
“畫水無魚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默默工作,踏實干事,這就是郭志強做人的原則和品質。團結全村父老鄉親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高歌奔向康莊大道。他用最質樸的行為,一點一滴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堅守著共產黨員的為民初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