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溪橋村,位于湖南省新化縣吉慶鎮,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安化縣接壤,總面積5平方公里,距新化縣城、安化梅城、梅山龍宮、大熊山等城鎮景區均不足30公里,省道S217直通而過,正在修建的龍瑯高速距離僅7公里,形成了山水生態景觀、水路交通便利的區域發展優勢。
油溪橋村曾經是一個省級特困村、一個石灰巖干旱村、一個打牌賭博成風的落后村。2016年,油溪橋村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油溪橋村村級事務管理積分制為指引,在“戶主文明檔案袋管理”的基礎上,以創新村級事務管理積分制為杠桿,撬動鄉村治理改革,帶領全村群眾不等不靠、自主脫貧。讓油溪橋村不斷“加分”,“積”活了農村生產力。油溪橋村由2008年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到2018年的19544元,村集體收入從零到有,2018年達到了112萬元,走出了一條從脫貧到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積分制是指以積分考核管理為主要形式,通過登記、審核、公示、講評、獎懲等各個環節,使得村里大小事務都能通過積分制得到有效處理、生動體現,村民根據積分多少參與村級集體收入分紅,從而有效地組織引導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產業培育、文明創建等各項事務。積分制的組織實現黨的領導“全方位”。從產生到落地,積分制都離不開村黨支部的領導——對積分制管理實行嚴格責任分工,成立了村積分制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積分制籌劃、積分審核認定以及考核考評等各個環節。村組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推行積分制,切實以“一班人”帶動“全村人”。
積分制的內容實現村級事務“全覆蓋”。賦分的基本規程為,獎勵積分和處罰積分等構成,逐人建立積分動態管理臺賬。村里為每一戶都建立文明檔案袋,分門別類對家庭成員的好人好事、發展貢獻、工作成績、不良行為等進行記載,年底檔案袋與戶主全家見面,全村張榜公布,讓村民又曬又比照鏡子,并將得分情況與表彰、獎勵、分紅掛鉤;村民辦理任何事情,也要先查看檔案袋,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必須按要求接受處罰后方能辦理。這一舉措,既影響“錢袋子”,又影響“面子”,有效規范了村民的行為,小袋子管出了大文明。
在文明檔案袋基礎上,油溪橋村進一步創造出村級事務全覆蓋的積分制管理。通過登記、審核、公示、講評、獎懲等各個環節,使村里大小事務通過“積分制”得到有效處理、生動體現,村民根據積分多少參與村級集體收入分紅,讓資源變資金、農戶變股東,從而有效地組織引導村民參與到脫貧攻堅、村莊建設、產業培育、文明創建等各項事務中。這一機制入選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18年度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屬湖南省唯一。
在積分制的實施過程中,油溪橋村對登記、審核、考評、獎懲等每個流程進行全程管控,讓積分制落地見效。嚴格規范操作。村委會建立管理臺賬與積分手冊,一事一記錄,村干部直接掛點當院落院長,負責各自院落積分制落實;強化考核考評,積分制與村組干部工資績效、個人考評直接掛鉤,對其出勤、公益事業捐獻、業務素質、任務完成、群眾滿意度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共享積分成果,獎勵形式分為兌換服務、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和享受有關激勵政策,年度內積分實行累積使用,獎勵之后不清零。
積分制的推行,讓黨員干部爭相“得分”“積”出了基層組織力,讓村民爭相“攢分”,“積”發了內生源動力。積分制的實施最大限度地激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生產和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形成了村民脫貧致富與村級發展齊頭并進、“大河有水小河滿”的生動景象。在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下,油溪橋村先后形成了鄉村旅游、四季水果、小籽花生、田魚、甲魚等五大支柱產業。2017年,油溪橋村在湖南第一個整村成功創建國家3A景區,成為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范村。2018年,油溪橋村村級集體收入達112萬元,同比增加55.5%;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9544元,同比增加23.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