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在中國的版圖上,只是滄海一粟,但它卻擁有獨秀天下的物產。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遷西板栗。遷西板栗外形玲瓏,呈紅褐色,有淺薄蠟質層,鮮艷而富有光澤;果仁呈米黃色,內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粘軟,甘甜芳香,營養豐富。遷西板栗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記載。2008年3月,遷西板栗被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板栗,成就了遷西“中國板栗之鄉”的美譽,托起了富甲一方的產業。2017年6月,遷西板栗復合栽培系統被原農業部正式批準為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又成功列入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家鄉遷西不僅有獨特的物產,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人們也勤勞勇敢,他們努力勞作,創造著美好生活。比如他們用10多年的時間,研究培育出了只認遷西這塊土壤的板栗品種:“燕山早豐”“燕山魁栗”“燕山短枝”“大板紅”。家鄉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涌現出一批佼佼者,他們建設家鄉,讓家鄉變美變富,令人敬佩。
遷西縣的東蓮花院鄉,地處遷西、遷安、灤縣、豐潤四縣交界處,從北京出發,向東驅車200公里,兩個小時就到了東蓮花院鄉。河北省唯一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就落戶這里。在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位農家女,她讓貧瘠多年的黃土地生金生銀,帶領眾多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她倡導有機健康理念,為傳統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她就是遷西縣神農雜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縣九屆政協委員李桂金。
1968年9月出生的李桂金,是東蓮花院鄉董莊子村人。2013年,李桂金注冊成立了遷西縣神農雜糧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300萬元,入社農戶210戶。合作社積極引導農戶發展林下間作雜糧立體種植模式,目前雜糧種植面積2萬多畝,形成了“合作社+農戶+基地+龍頭企業”的經營模式,她先后申請注冊了“萃山谷”“灤水源”2個品牌商標,對玉米、大豆、紅薯申請了有機認證,并且通過開辦淘寶店和微商等網絡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往天津、北京、深圳等各大中城市。
2016年,李桂金又發起成立了東蓮花院鄉農民合作社聯合社,下定決心推進農業產業規模化、高效化發展。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高標準農田3000畝,其中,小米種植400畝,豆類種植400畝,玉米種植1000畝,紅薯種植1200畝;建成豐產板栗園3400畝,合作社被列入全國田園綜合體項目基地。2018年,李桂金又建成有機雜糧基地3000畝,板栗基地3400畝,直接帶動農戶560戶,間接帶動農戶1300戶,入社農戶達1862戶,有效解決了社員種植技術不高、新品種研發力度不夠、產品銷售難等問題,每畝土地為社員增收2000元。
2019年,李桂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板栗產業發展要求,采取集生產、流通、銷售于一體的經營模式,通過開設直營店與消費者精準對接,減少中間商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提升遷西板栗、栗蘑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合作社的產品已銷往北京、天津、深圳等多個大中城市。
在遷西縣蓬勃興起的“兩區” 建設大潮的激勵之下,李桂金心中又有了一個大膽的創業規劃:搶抓全域旅游大好機遇,在種養結合、觀光休閑、餐飲度假、親子活動、養生體驗等新興項目中尋找盈利點,通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在栗鄉大地上不斷續寫新的傳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