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持續正風肅紀? 護航鄉村振興——鄉村基層的正風肅紀應從“熟人社會”中著力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紀委辦公室主任?孫建鵬 字號:【

  每一個鄉村基層都是一片“熟人社會”,黨員干部與身邊群眾在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交集。鄉村紀委身處基層工作的第一線,最貼近群眾,也最熟悉民情,本應是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主力軍,但鄉村基層紀委卻面臨著“三轉”不徹底、人員力量薄弱、“熟人社會”干擾等難題困擾,職能發揮受多方掣肘,既削弱了正風肅紀反腐成效,又影響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在鄉村基層,村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莫過于影響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風,黨員干部最擔心、最害怕的莫過于自身問題被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如何破解基層監督執紀困境,鄉村紀檢部門需要擔當,需要定力,更需要積極探索。

  在“熟人社會”中,要讓黨員干部感到無形的壓力,紀律規矩意識更強。過去,對查處的黨員干部極少向當地社會公布查處情況,現在則成為了一種常態,不僅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進行公開,對于典型案例還要求各級黨組織進行學習。一時間某村干部違規大操大辦孩子婚宴、某鄉村干部貪污受賄等違紀違規案例都會成為眾人皆知的話題。讓違紀違規的黨員干部在“熟人社會”里臉上“掛不住”,對身邊意圖不軌、心態不正、行為不端的黨員干部以警醒,促使他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遵規守紀。2018年,東石村石忠義(房屋破舊)以哥哥石忠仁(低保戶)的名義申請了危房改造,村“兩委”協助其編寫了危房改造申請、相關證明、會議記錄,并加蓋了村委會公章,從而領取危房改造補助款1.6萬元,用于自己的危房改造。經區紀委查實后,東石村黨支部書記石某工作失職,造成村民冒領危房改造資金,產生不良影響,2018年9月給予石某以黨內警告處分,收繳王忠義危房改造補助款1.6萬元。鄉紀委將處理結果進行了全鄉通報,并利用主題黨日開展學習,對涉案人員起到了自我梳理、反思的作用,對其他黨員干部則起到了震懾和警示的教育效果。

  在“熟人社會”中,要讓群眾看到紀檢部門動真碰硬的決心,主動監督反映問題的意愿更強。近年來,中央、省、市以雷霆萬鈞之勢深入推進正風肅紀,明確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蒼蠅”,但鄉村基層居民群眾更多的是在觀望,在看當地紀檢部門推進正風肅紀究竟力度有多大,是否能真正拉下“情面”做到“刀刃向內”,是否有線索必核、有案必查、違紀必究。當一批批損害群眾利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方面典型案例曝光時,群眾真切地看到了鄉村基層紀檢部門動真碰硬的決心,群眾監督的主動性激活了,鄉村基層紀檢部門收到的信訪問題、舉報問題的數量開始陡增,鄉村基層正風肅紀的“人民戰爭”就會進行得如火如荼。2019年,巡察組接群眾舉報趙馬村原黨支部書記趙某在任職期間,未經民主評議程序,將其叔叔納入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范圍。經鄉紀委核實后確認趙某在農村低保工作中優親厚友,明顯有失公平。2019年8月,趙某受黨內警告處分。鄉紀委利用9月份的主題黨日時間,對該違紀案例進行通報并開展了學習。由于該案例是在巡察期間查處,并及時通報了處理結果,該案例增加了普通黨員和一般群眾反映問題的積極性,加強了他們對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進行監督舉報的信心和決心。

  在“熟人社會”中,要遏制愈演愈烈的畸形人情觀念,逐步形成風清氣正的基層環境。以前,基層群眾逢年過節彼此走動擺闊氣、婚喪嫁娶禮尚往來講排場,大家都相互攀比、好“面子”,人情消費逐漸成為基層群眾的一種負擔。在從嚴治黨的背景下,《準則》《條例》等規定相繼完善,亦對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節日送禮等亮起了“紅燈”、拉起了“紅線”。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的監督執紀,一大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被不斷曝光,其中大多數人都是鄉村干部,都是基層群眾每天接觸交往的人,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不僅教育了黨員干部,也讓基層群眾清楚了哪些事情不應做,哪些觀念要改變,通過黨風帶動了民風,為不斷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大環境起到了引導作用。2019年,東劉村支部書記劉某為兒子操辦婚宴時,違規收受禮金3200元。鄉紀委收到線索后,先與其談話,在了解情況的同時,及時提醒其嚴格遵規守紀,并要求其提交詳細說明和證明材料,劉某主動將違規禮金退回并在主題黨日上做出檢討,鑒于劉某認錯態度良好,并主動退還違規所得,給予劉某誡勉談話處分。同時鄉紀委及時向各村黨支部下發并學習婚喪嫁娶的有關規定,達到“治未病”效果。

  鄉村紀檢部門要著力打破“熟人社會”的輻射和約束,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村風民風,保障了村莊的持續健康發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在基層的貫徹落實開展監督檢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紀律保障。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