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禮談村位于韓國慶尚南道山清郡,原名為南沙村,加上“禮談”二字,帶有“守禮舊談的村莊”這一層含義。“禮談”二字是從長久以來默默守護著傳統和禮節的村民思想中取名而來,喻意有禮謙和。這里曾經有許多書生考中科舉,因此又被稱為“儒生村”。
禮談村里有書院、古宅以及重建的房子等在內的13幢建筑和85幢傳統木質韓屋,整個村莊都是文物。禮談村改名為村莊增添了優美意境,人文和風光兩大因素使其成為韓國最美麗的村莊。村中保有傳統韓屋和古時的土墻,以及用孝心種下的樹齡超過650年的古樹和眾多的歷史文化資源,仿佛一幅展開的田園畫卷一般。2003年被指定為農村傳統主題村莊,現如今已經成為一個體味韓國人的面貌和味道的休養勝地。
禮談村推崇臣子的信義和儒生的清廉,根據7種主題修建了村中道路,分別有儒生路、學習路、自立路、事成路、人生路、平穩路、心之路。從村口處開始有長5.7公里的石墻路,這些石墻路原封不動地保存著村落的古樸和情趣,十分美麗。其中的一段長3.2公里的石墻路已于2006年被指定為韓國的文化財產。沿著石墻路參觀,便會看到一座20世紀30年代建立的崔氏古宅,古宅是村中央的最大房屋,已被指定為慶尚南道文化財產。穿過象征禮談村的“X”形槐樹胡同,古老的“李氏古宅”便進入了眼簾,這個古宅也是慶尚南道指定的文化財產。
站在游客的立場,前來禮談村時最想看到的便是這里的古槐。在通往“李氏古宅”的入口處,兩顆槐樹相互交錯呈X型,非常特別。這兩棵古槐又被稱為夫妻樹,據說從兩棵樹下面走過的話夫妻二人將會百年好合。
村內的古建筑“泗陽精舍”是韓國儒學者鄭濟榮的兒子鄭德永和長孫鄭鐘搬遷至此后為了追悼其而于1920年建造的精舍。之所以取名“泗陽精舍”寓意“泗水南邊磨礪學問的家”之意,這里的泗水原本是孔子的故鄉中國山東省曲阜的河流名字,當地人為了表達對孔子的欽慕之意,特意把村后面的河流取名泗水,因精舍位于泗水南邊,所以取名泗陽精舍。除了石墻路和古宅,禮談村內還有思孝齋、尼泗濟、碓房等與自然景色協調的傳統文化財產。游客在此可參加傳統婚禮、水碓房、捕魚、一日農活等多種傳統游戲和體驗活動。
禮談村在小溪中很有格調地搭上一排石塊橋,盛水期水面剛剛沒過石塊橋,雙腳浸透在清澈的溪水中,可感受清涼。禮談村的每個飯店都有蕎麥面,是這里的一大特色。將風干的蕎麥制成裝飾品,也別有風味。
禮談村雅致幽靜,處處是古色古香的傳統韓屋和幽靜的石墻路交相輝映的和諧景色。特別是金秋,點綴上紅彤彤的楓葉,腳踩著落葉緩緩漫步其中,順著用石頭砌成的墻垣才能品味出真正屬于它的獨特韻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