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大學生村官生涯說長亦短,長是因為5年的脫貧攻堅之路蜿蜒曲折,短是因為5年的精準扶貧工作還未做出自己滿意的成績。如今,作為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面對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優質資源少的偏遠農村,依然還有許多工作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認真去做。
2014年初到,我被分配至巧家縣白鶴灘鎮大竹村,村子距鎮里還有65公里,很多路段為砂石路、泥濘路,剛開始去村里只能騎摩托車,行程3個多小時,下雨天路時,山上的石頭時不時往路上掉。第一次到村里,發現村干部只有黨總支書記一人用智能手機……看著眼前的一切,我默默地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終,內心的不甘以及村民的熱情讓我留了下來,當發現自己能夠守“初心”在村級發揮優勢,看到村民寫在臉上的幸福時,慢慢地從不安心,變為舍不得。
習近平主席說過,“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我所在過的大竹村、魚壩村,均為“空殼村”,顯然,帶動村民發展產業自然是“藥方”,可是受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難真正將政府主導的村級合作社運作起來。2017年10月,我來到白鶴灘鎮魚壩村,發現村里的巧家小碗紅糖品質非常好,于是就一直尋思著如何以此為契機,發展優勢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在中國青年網做編輯期間,我得知第十八屆全國“村長”論壇在陜西東嶺村舉辦,我帶領村級班子4人參加論壇,并帶著產品進行推廣。在論壇上極為簡陋的包裝受到各級領導和全國大學生村官的指導,我深受鼓舞?;卮搴蟠逦瘯远税鸭t糖產品做大做強的決心,正式開始發展村級產業。讓紅糖熬制傳承“非遺”,熬制“匠心”技藝,紅糖銷售模式另辟蹊徑。
在組織的號召下,全縣村官開始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探索,先是通過村官自身“熟人圈”各自進行推廣;2016年白鶴灘鎮創建村官創業團隊推廣;2018年組建了巧家縣大學生村官創業團隊,該團隊的建立進一步推動村官合力帶動農特產品銷售上行。通過團隊成員相互協商并取得上級組織的允許后,成功地與村級合作社達成合作,合作社提供資金、技術和倉庫等支持,創業團隊提供智力支持,共同做我們村紅糖項目,先后注冊了商標,進行包裝設計、注冊、印刷,紅糖生產作坊改造、微商城建設等工作。同時,一是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營連排班”優勢,開展排、班級活動進行推廣;二是通過網絡媒體進行推廣,先后在《中國日報》《鄉村干部報》、中國青年網、云嶺先鋒網、鄉村干部報網、《昭通日報》、昭通新聞網和巧家電視臺等媒體加強推廣;三是支持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各類扶貧活動,大學生村官王嬌通過“領頭雁”計劃精英工坊培訓,將產品帶到北京推廣。良好的宣傳成功吸引來自內蒙古、深圳、河南、遼寧、北京、貴州、湖南、廣西、陜西、廣東和云南的企業、優秀青年、大學生、志愿者到村指導和考察紅糖項目,同時助推全縣紅糖從2018年初滯銷到2019年底暢銷的轉變,為村級完成12000斤以上紅糖銷售,同時也協助合作社完成600萬紅糖延伸產業——肉牛養殖項目申報。
越努力越幸運,5年的努力也得到村民和各級組織的認可。2016年11月作品《脫貧攻堅路不平 風雨兼程依舊行》,在昭通市“大學生村官在脫貧攻堅中建功立業行動”主題征文比賽中被中共昭通市委組織部評為優秀獎;我也先后被評為縣優秀青年志愿者、優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鎮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2019年12月在全國大學生村官微視頻(新媒體)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帶領巧家大學生村官創業團隊榮獲“優秀作品獎”和“最佳團隊獎”。
農村工作紛繁復雜,2020年,正值脫貧攻堅關鍵之年,相信通過堅守初心、保持恒心、鉆研匠心、運用誠心,不斷長學歷、練筆力、提能力、抗壓力、持定力,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一定能夠同全國奮斗于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友們打贏脫貧攻堅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