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老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貢山旅游度假區西南約12公里,屬于半山區。西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黎貢山,海拔130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75毫米。全村轄大寨子自然村、景線自然村、景坎自然村、庫老三隊自然村等11個村民小組,共592戶,全村總人口2567人,有三個民族,分別是漢族、傣族、傈僳族,全村共有黨員90人。
全村國土面積8.45平方千米,全村土壤優質,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種植面積7萬余畝,經濟作物主要以咖啡、芒果為主,種植蔬菜為輔。2017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2019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元。
2017至2019年底我村實施危房改造78戶,人居環境提升25戶。目前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2戶5人,低保戶39戶54人,特困供養對象16戶18人。
一、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庫老村以咖啡、芒果產業為主。貧困戶通過政府扶持和產業帶動收入有了明顯提高,2019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元。
二、扶貧黨建雙推進
抓基層陣地建設。2016年中旬,度假區開展關于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庫老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率先在景線自然村做試點。庫老村黨總支結合融資代建項目的陣地建設,結合提升人居環境工作,對村莊衛生環境進行集中整治。2016年7月份我村開始清理村內陳年垃圾。實行村民繳納衛生費,規范管理、專款專用。景線自然村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黨支部會議,自籌資金,每戶集資600元;黨員帶領群眾參與施工,寨子有45戶,按每戶再出5個義務工,分11人為一組,輪流作業,支砌擋墻。經過不懼艱辛的景線傣族人民的奮斗,項目的圓滿完成不僅為黨員群眾提供了活動場所,還增加了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
三、脫貧住房有保障
(一)庫老村在落實住房安全有保障上,結合村情、民情,積極動員困難群眾和一般戶相融合,動員群眾做到四個一批即“原址重建一批”“危房改造一批““搬出去一批”“提升一批”達到安全穩固,遮風避雨。
(二)根據村莊風貌和民族民俗要求,全村需改造78戶老宅,其中包括傈僳族群眾。群眾思想老舊,難溝通,對國家扶貧政策不清楚。鎮村干部通過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政府扶貧相關政策。有的困難群眾工作一次做不通,干部就兩次三次進行走訪動員,有的群眾家中走訪次數不低于20次。
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在政府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庫老村掛村領導干部和村干部積極做好社會兜底保障、農村四類對象危房改造、健康扶貧、控輟保學等扶貧工作,用心服務群眾,認真學習各類相關文件及知識,確保貧困戶達到“兩不愁、三保障”,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掛村領導干部、村干部在走訪傈僳族農戶開展工作時,關心關愛群眾,積極宣傳扶貧政策,提高群眾認可度、滿意度。這幾年村里變化了很多,生活好起來了,吃穿不愁有房子住;路好走了,去哪里都方便了,村里種植的水果蔬菜不斷出售,群眾的錢包都鼓起來了;村莊越來越干凈,晚飯后也有了娛樂活動,村民們跳起了廣場舞,廣場上孩子們在玩耍、老人們聊家常。庫老村不斷努力,在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打起精神不放松,進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