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將迎來24個節氣的清明、谷雨兩個節氣。
清明天氣逐漸轉暖,草木繁茂,自然界出現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則是24個節氣中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度;于每年公歷4月19—21日交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禾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節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依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故此得名。
谷雨時節,在我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別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淮河流域是南方谷雨與北方春旱地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清明過后,小麥和油菜進入生長的關鍵時段,應加強小麥、油菜的中期肥水管理,特別是要注意做好麥菜田間的清溝排水,防止或減輕澇漬災害。進入4月,要根據油菜的需肥特性加強施肥管理,特別是要選擇有利時機噴施2—3次足量的硼肥,以提高油菜的結莢率;小麥開始進入開花灌漿期,此時應該注意水量的調節,防止水量過大引起落花,在小麥揚花期,應根據情況追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這樣更有助于小麥后期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對于果樹種植區來說,隨著氣溫的逐漸增高,果樹已進入開花坐果期,根據果樹年齡的大小,要適當進行疏花疏果,注重做好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為保證果樹的豐收,坐果期更要注意追肥和澆水。
4月份是春耕大忙季節,早中稻、棉花、春玉米、花生等作物,陸續開始了播種期,對于播種量,可按大田用苗量、種子發芽率及成苗率略有多余的原則進行計算播種。
在此期間,特別應注意防止帶有病害的種子播種下田。播種前要精心做好曬種和對籽種的消毒,以殺滅種子攜帶的病原菌。
進入4月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各地農村應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避免災害的發生。
農諺有“麥芽發,種棉花”和“谷雨前后種瓜種豆”的說法,棉花應抓緊在谷雨前播種完,一般的春作物,也要抓緊在4月份播種完。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就是這個道理。
(參見百度文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