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綠、氣清境潔,以保護環境聚力構建“綠水青山”;人善鄰睦、民富政和,以提升發展蓄力打造“金山銀山”,這就是地處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的大洋村。該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村下轄9個村民小組,4836名村民,村黨委下屬11個黨支部,210名黨員,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大洋村牢固樹立“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突破”的理念,聚力圍繞“走強村富民之路、建文明幸福家園”發展戰略,注重將文明村創建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從村情實際出發,以打造宜商宜居人居環境為主要抓手,以提高村民素質和改善生活條件為著力點,緊密依托村莊清潔行動相關部署,探索出一條生態美村、發展富村的綠色發展之路,正帶領著全村廣大干群,在再一次創成江蘇省文明村的基礎上,向著新一輪“全國文明村”齊步邁進。
整治與建設相結合 聚力改善村域“硬件”
自3月20日起,大洋村組織施工人員對通榆河東3個村民小組的溝河進行集中整治,對3條溝河沿線未登記建筑進行全面清理和拆除。僅僅利用20天時間,完成了共計115處未登記建筑與地面附屬物的拆除整治工作。
4月15日,在大洋村境內躍進河兩岸,一輛輛挖掘設備正在緊張有序施工,運輸車輛裝土、回填、合蓋、清灑后,交替行進,現場一幅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大力度、快節奏開展春季清潔行動,改善村域人居環境的扎實舉措,正是大洋村以“整”促改、全力提升基礎設施的有力寫照。
近年來,大洋村集中力量,在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的同時,村組集體累計出資200多萬元,重點針對一直制約環境質量提升的境內中心河、躍進河、躍東河、鐵路東側溝等7條溝河進行全方位、多輪次深入整治,從河溝浮游垃圾、河道清淤、岸堤加固、生態長廊建設、沿線兩側違法建筑清除、橋梁閘站修建等方面入手,致力于讓大洋的水更清、岸更綠。同時,還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對境內破損路面進行修補完善,新鋪設各類道路4000余米,對村內原有小區廁所進行提檔升級,建成數座高標準公廁,對全村綠化持續整改補植,體現精美精致特色,綠化覆蓋率達38.3%以上,充分實現了“村域基礎設施大變樣、人居環境大提升”的總體目標。
服務與引領相緊扣 致力提升村域“軟件”
大洋村堅持從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入手,連續多年開展“美化家園”“清潔田園”等系列活動,組織以老黨員、老干部和熱心公益的村民組成多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深入街頭巷尾、房前屋后,對33條巷道不文明現象進行全面清理,并落實專人對境內18處固定垃圾投放點和17座公廁進行徹底清掃、包保管護。
在此基礎上,大洋村還積極協調境內垃圾清運事宜,對破舊、損壞的垃圾桶第一時間替換到位,做到清運及時,垃圾日產日清。同時,加大力度清理各類“牛皮癬”近5萬處,使得村容村貌更加靚麗一新。
大洋村在做好各類民生服務的同時,更注重引領群眾文明素養養成,不斷加大鄉村文明建設力度,培育文明村風,切實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推進文明典型培樹,在全村范圍內開展十星文明戶、十佳好媳婦等年度文明行為評選活動,定期開展道德講堂,傳揚新時代道德模范榜樣文明故事,加強對村民的道德文明教育。同時,將志愿服務作為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內容,提高志愿者活躍度,運用志愿者組織,編印發放了《市民文明行為手冊》《美化家園倡議書》《疫情防控溫馨提示》等宣傳資料3萬余份。利用村域范圍內多處LED顯示屏、“跑馬屏”全天候、多地點滾動播放春季清潔行動宣傳標語1100條次,并運用村部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號等新型傳播媒介,組織“文明大洋行”等宣傳活動40余次。
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與精準到位的推進模式和責任精確的網格化常態化管理機制,大洋村已逐步呈現出“人人講衛生、戶戶愛清潔”的良好氛圍。
改造與提升相聯結 全力蛻變村域“面貌”
新年復工伊始,大洋城中村改造C地塊全面啟動,目前工作開展迅速,力爭盡快實現交地、開發。與此同時,大洋城中村改造四期、五期、六期均已列入2020年鹽城市亭湖區棚戶區改造計劃。
自2013年起,大洋村便將全面改造提升村域面貌作為重點性、全局性工作來抓,成立專班進行謀劃,制定改造實施計劃,按照“分步啟動、滾動開發”改造策略,先后啟動城中村改造一、二、三期,完成近200戶村民和數十家企業征遷。同步實施開發建設,目前已建成萬泰時代城新型智能小區近8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用房約8萬平方米,入駐超市、美食、休閑、咨詢等各類商鋪近100家,市區一片新的商業次中心初具規模。改造區域內不僅村組集體資產收益和群眾分配收益大幅提升,100多戶村民還在原地實現安置,同時村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讓村民群眾從發展中增強了幸福感、獲得感,并被譽為鹽城市區城中村改造樣板工程。
以前的大洋村黃海路北側地塊,到處鱗次排列著低矮老舊房屋,且由于年代久遠,顯得破損不堪。如今走在黃海路上,可以看到北側井然屹立、高聳入云的幢幢高樓,懸架半空、綿延交錯的快速道路,都是近年來大洋村聚力“以變促升”、做優改造和提升兩手抓、推動人居環境大變樣的現實見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