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方林村黨委書記方中華建議:強化機制引領?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正式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建立健全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體制機制的改革意見和舉措。近年來,從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現狀看,節奏合理,成效明顯,特別是已列入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11個區域,先試先行積極探索,有力有序推進了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但存在制度落地不深、不實、不細等問題。一是城鄉融合發展質量還不夠高。據調研,2019年臺州市年末常住人口615萬人,城鎮化率63.7%,低于全省70%的平均水平。農民進城意愿不強,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偏低,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城鄉戶籍身份差異明顯,“半城市化”特征依舊突出。二是城市主體功能還不夠強。產城融合有待加強,城市化進程明顯滯后于工業化。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服務能級明顯不足,高端服務功能引領尤其缺乏,優質公共服務能力離群眾期望還存在較大差距,集聚輻射效應還需進一步增強。三是產業轉型升級還不夠快。傳統產業占比較高,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層次依然偏低,“低小散”局面尚未完全扭轉。服務業仍以傳統業態為主,高端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實現。四是城鎮體制機制還不夠優。新型城鎮化聯席會議制度、市區融合發展機制等有待進一步健全,城鄉要素融合互動一體發展機制、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等亟待深化。

  鑒于城鄉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四個方面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推廣試點經驗。《意見》的核心精神是構筑起“城市繁榮、鄉村振興”的新格局,對實施主體的決策水平、操作實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必須在執行中不違規、不走樣,減少矛盾和風險。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在有條件的縣區層面成立鄉村振興學院,設置城鄉融合暨鄉村振興的專題培訓課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進實施主體業務學習的常態化、制度化,提高干部在城鄉融合發展上的決策力、執行力,真正做到弄懂、學透、善用和活用。二是梳理問題短板。針對城鄉融合發展在資源要素流通、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短板等問題,尤其是戶籍、土地、資本、農村產權等方面,還有不少體制機制障礙,須由相應職能部門列出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給。三是推廣先進經驗。積極提煉首批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浙江嘉湖片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等11個區域,在農村權益制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創新之舉,在全國進行推廣。加大試點力度,比如臺州是新型城市化第二批試點城市,具備相關條件,建議列入第二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二、統籌細化政策、強化督促指導。城鄉關系的系統性、全面性、復雜性,決定了城鄉融合發展幾乎涉及從中央到地方所有層級、所有職能部門,這就要求城鄉融合需要多元主體的密切合作。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建議出臺操作性強、時效性強,符合我國實際,凸顯區域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細化各個子方案,明確牽頭職能部門,突出機制的引領作用。二是強化事中干預。加大部門協同,建立健全由黨委領導、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同推動機制,如成立聯席會議、政策制定及執行委員會等協調機構。通過定期議事、開展協商等方式有效化解城鄉融合發展的各種問題和難題,及時向相關單位反饋,實現立行立改、邊查邊改、靶向整改,從而更加精準地配置發展資源,及時規避城鄉融合發展中的偏差與工作失誤。三是強化督促指導。建議組建城鄉融合發展工作派駐各省指導組,便于溝通銜接、業務指導。將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執行性、穩定性、連續性和實效性等納入國家對省考核范疇,確保城鄉融合發展政策不動搖,持之以恒,有始有終。

  三、健全體制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設,共涉及5大方面29項,量大面廣,建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謀劃好課題選擇,圍繞特色農業園區發展、創業創新生態區布點、公共服務延伸、美麗鄉村特色化、差異化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分別選擇條件較成熟的省市,設立承擔單一任務的城鄉融合發展典型示范試點,并給予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要素方面的支持和傾斜,積極探索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路徑、新經驗,為全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探索經驗、提供實踐支撐。如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經過多年探索,已初步具備承接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點的扎實基礎,可以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創新,更多反映一線聲音、掌握一手資料,盡可能把問題破解、把矛盾化解,真正起到壓力測試作用,實現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