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休閑旅游好去處 山居洋畬藝術村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海拔700米的洋畬村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龍門鎮西南部,距中心城區15公里。全村有98戶352人,耕地面積420畝,林地面積6300畝,是一個典型的山多地少山區村。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小山村,近年來卻先后獲得“中國特色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福建省第一批優秀住宅小區”“福建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福建省休閑農業旅游示范點”等稱號,2018年獲得福建省“文明村”榮譽,2019年獲評省級鄉村振興村和市級鄉村旅游試點村。

  是什么讓一個小山村能夠獲得這么多的榮譽?經過分析,最重要的是洋畬村班子堅持規劃引領,一張“圖”貫穿始終,走品牌個性化、產業多元化的路子。

  一張思想藍圖管引領

  思想是工作的先導,洋畬鄉村振興工作必須實現廣大村民思想高度統一,才能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最終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是根植新村建設理念。過去,洋畬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住的都是土木結構、破舊不堪的老宅。新村規劃初期,為了讓村民認識到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及時組織兩委干部、村民代表前往各地先進典型參觀學習,增強感性認識,統一思想認識。通過綜合運用入戶走訪、座談開會、征求意見、典型參觀等方式,將建設美麗鄉村的理念牢牢根植進了村民的思想認知。二是確立共享共建思想。新村規劃初期,“全村拆舊建新,無論原建筑面積大小、新舊,一律無補助”的計劃,遭到村民的強烈反對。對此,村兩委先后組織召開60多場會議,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終于達成“拆舊建新、不占耕地、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新村建設原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拆舊、統一分配(即地基由村委會統收統配,村里按60元/平方米統一收購多余舊宅基地,再以120元/平方米調劑給其他村民,結余資金用于新村基礎設施投入)的“三統一”原則分期分戶建設新村,實現了全村資源共享共建,實現村莊科學合理布局、土地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三是樹牢黨員帶頭意識。新村建設初期,一些村民處于觀望狀態,時任洋畬村支部書記李明星、支委李子明帶頭拆下價值16萬元、7萬元的新房。洋畬村黨員以身作則帶頭建新村,以實際行動把村民的思想統一到建新村奔小康上來。2018年8月在新一屆換屆選舉中,洋畬村成功實現“一肩挑”,在新任黨支部書記李海汀的帶領下,村兩委班子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展現。

  一張建設藍圖強基礎

  洋畬村鄉村振興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遠工程,必須明晰實施步驟,必須權衡輕重緩急。一是規劃先行適度超前。為確保新村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堅持“綠色、人文、智慧、集約”的規劃理念,綜合考慮當地山水肌理、發展現狀、人文歷史等因素,制定村莊規劃和新村規劃,保證新村建設至少30年不落后。新村規劃分A、B、C三種戶型,采用“雪山頂”式兩層半單體農家別墅設計,結合地形實際,合理布局房屋。二是統一標準分步實施。成立洋畬新村建設監事會,嚴格按照規劃設計進行建設,做到統一放樣驗收、統一占地面積、統一外墻出檐、統一屋頂樣式“四統一”,嚴把新村建設標準。考慮村民家庭情況差異,堅持“分期分類”推進原則,最大化發揮有限建設資金效應,分四期實施,鼓勵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步到位,經濟條件一般的分步建設,經濟條件較差的著手準備,營造“先建帶動后建”的比學趕超氛圍。三是大力整治人居環境。開展廁所革命,家家戶戶均建設衛生廁所及三格化糞池;開展污水治理行動,疏竣水圳,還原村莊原生態水系水景,實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站凈化達標后,作為果園、竹山灌溉使用,入選國家科技部農村污水處理試點;開展垃圾治理行動,村內實行常態化保潔,農戶實行門前三包,垃圾日產日清,統一集中無害化處理;開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持續實施“六改五通兩化”工程,多方籌資投勞,完成洋畬進村環村道路硬化拓寬工程、臺階綠化美化工程,管線入地工程,全村基礎配套設施實現長足改善;開展農房整治行動,投入80多萬元對新村90多戶住宅進行了統一的外墻涂料裝修,全村住宅的“穿衣戴帽工程”基本完成,新村面貌煥然一新。

  一張發展藍圖促振興

  發展為先,發展為大,將產業發展作為一號工程,進而為后續建設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一是提升產業支撐能力。立足洋畬千年池、筆架山、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放大柑橘瓜果、土雞土鴨、磨菇野菜等土特資源效益,倡導“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旅游理念,全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成立旅游合作社,全民入股,全民參與,全民受益,全村現有農家餐館28家、13家特色民宿、17家水果采摘、15家土特產品專營店。二是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成功舉辦特色果蔬采摘、紅色騎行、有氧攀登、鄉土美食品鑒、青春健康跑等一系列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帶動了現代服務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引入梁明山水畫院,吸引全國各地知名畫家、作家前來寫生采風,極大提高了村莊的文化內涵。三是強化村級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管理長效機制,制定村規民約,完善衛生監督、垃圾清運、房前屋后管理等20余項制度,全村家禽、家畜實現果園圈養,村內實現“無蒼蠅”、“無蚊蟲”。制定餐飲菜色、瓜果價格、住宿條件等經營標準,明確言行舉止規范,形成了“制度管人、流程操作、標準經營”的良好氛圍。

  一張夢想藍圖干到底

  洋畬村站在新的起點上,一任接著一任干,繪制打造山居藝術村“生態旅游+基地+農戶”的夢想藍圖。一是打造藝術文創基地。引入華龍文創公司,建設新羅區文藝青年鄉村文創基地,共同打造旅游新名片。采取文創青年交流中心、文創青年創作中心、文創培訓基地、文創產品開發、以文創方式改造鄉村文化氛圍等運作模式,通過鄉村文創內容升級、社群升級、IP升級、人才升級等為培養鄉村振興文創人才,為鄉村文創示范村提供實踐基地,從而形成鄉村居民、規劃團隊、民間組織、政府部門的協同合作網絡。二是豐富原鄉旅游業態。引進區國有企業作為投資主體,規劃建設“花溪山谷—木屋群”“房車露營基地”“樹屋竹屋主題民宿”“現代藝術特色村落”“獅子山觀景臺”“森林氧吧步道”等主題景點和配套設施,實現“農旅+文旅”融合發展。三是確保農戶穩定增收。依托鄉村旅游合作社,通過搭建統一運營平臺,按照農戶自愿,村支部引領的原則,實行市場運作的機制,將社員投入資產量化入股,定期分紅,實現穩定增收。積極發展勞務創收,凡在本村實行的項目工程、專業服務等,優先考慮本村村民,實現集體盈利、個人增收。

  (洋畬村供稿)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