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月2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肯尼亞內羅畢宣布了當年“全球500佳國際環境保護村”稱號的獲得者,浙江上李家村榜上有名。當時的評語是這樣寫的:“過去十年里,上李家村在生態農業中付出了極大努力,并最終成為該領域的一個典范。”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云龍鎮上李家村文化禮堂村史陳列館內,有一幅玉雕全村縮略圖,上書“全球五百佳,生態上李家。”村支書李德龍說:“環保是我們村的榮耀和驕傲,我們要把這個好傳統一直傳下去。”
上李家村早年在距離村莊500米的地方開辦過大型畜牧場,隨著畜牧場越辦越紅火,豬糞雞糞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后來,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成表帶人到上海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并于1988年建起以豬糞為原料的大型沼氣工程,村環境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1992年3月25日,上李家村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國際環境保護村”稱號。這個稱號,對于上李家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在上李家村的文化禮堂內,陳列著當年的《人民日報》和《浙江日報》,分別對上李家村入選 “全球500佳國際環境保護村”進行了報道,文章中都有這樣的描寫:“上李家村在發展村辦企業的同時改善了農村生態和生活環境,引起了國內外人士注目。”
如果說多年前的這個榮譽是上李家村的驕傲,那么,如何把生態文明延續下去,一直是上李家村努力的方向。從上世紀末開始,該村在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種上了成片的灌木、喬木,經過長效管理,2000年被授予 “全國綠化千佳村”等榮譽稱號。2006年,為了讓村民有一個更加清潔綠色的環境,村里主動拆除養豬場、沼氣池,開始新農村電氣化改造。2008年,李德龍當選為上李家村黨支部書記后,更是把環境保護放到了村莊建設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上李家村的文化禮堂村史陳列館內,生態文明建設板塊上,四大做法很好地闡述了這些年上李家村為保護村環境所做的努力。“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生活污水,科學處理”“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內河整治,河凈水清”。
2008年,上李家村開始實施舊村改造,全村綠化面積增至50畝,村莊綠化覆蓋率達45%;2009年,建設了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態處理設施,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水處理問題;2013年,新筑河壩,構建了可控的自循環獨立水系;2017年,上李家村還嘗試發展綠色環保經濟,引進了光伏發電項目,利用廠房屋頂建造太陽能發電裝置,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50萬元。
從沼氣點燈做飯到實現新農村電氣化,再到光伏進村,上李家村以生態為抓手,生產生活在不斷升級中越來越便利。
嘗到生態保護對村經濟發展的甜頭后,上李家村的村民把“環境衛生,從我做起”牢牢地記在心里。美麗庭院建設、垃圾分類、門前三包、不在戶外焚燒、不堆放雜物等等,這些早已被寫進了上李家村的村規民約。李德龍說,這么多年下來,環保意識早已深入家家戶戶,最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將更加細化對村民的環保要求,讓上李家村的環保工作更上一層樓。上李家村也于2015年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來源: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鄞州分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