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黨旗下,鋪就鄉村振興新征途——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五星村發展紀實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五星村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北部,隸屬于寬城區欣園街道辦事處,全村幅員面積6.13平方公里,全村戶籍總人口為4667戶,12266人。全村共有107名黨員,村黨委下設農業、工業2個黨支部、8個黨小組。近年來,五星村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黨建引領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探索出一條適合五星村發展的振興之路。

  守初心,強黨建,提升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

  村黨委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的真理,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注重黨員素質提升,引導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隊伍。

  一、推選優秀的黨組織帶頭人,增強班子戰斗力。“群雁高飛頭雁領”黨組織書記是村里的主心骨。2010年,經歷過軍旅生涯,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的杜一寶高票當選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帶領班子解放思想、真抓實干、抓規劃、定藍圖,確定“產業立村、發展興村”的發展思路,讓村集體經濟、村屯建設、生態環保等各項工作實現了質的飛躍。二、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班子整體功能。村黨委一班人牢記習總書記“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要求,緊緊抓牢學的基礎,從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入手,以黨委為排頭,帶動黨支部、黨小組,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建工作制度,堅持每周一早晨例會制度,堅持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堅持每月最后一個周五集中學習制度。不斷加強學習,補足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提升黨委班子的工作能力。三、以打造“紅色引擎”黨建品牌為起點,筑牢基層黨建根基。2018年投資建設5000平方米的“五星黨性教育基地”,內設四館一站一長廊,即“五星黨建館”“五星村史館”“鄉村振興館”“法治教育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紅色文化長廊”。 為全體黨員干部提供系統學習的場所,滿足廣大村民的精神需求,成為密切聯系黨群關系的重要紐帶。自五星黨性教育基地開放以來,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各省、市、區級黨組織近300余個,接待人數近萬人,打造出五星村黨建的特色品牌,為五星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奠定了堅不可摧的基礎。四、以開展黨內活動為抓手,提升黨組織凝聚力。村黨委定期開展主題教育、主題黨日、愛國主義教育等各類黨內活動,讓全體黨員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和號召力。根據黨員自身情況,為全村81名黨員設置了黨員服務崗、結對致富崗等8個崗位,讓每個黨員 “有崗有責,有為有位”,并將黨委班子和黨員承諾書進行展示。通過設崗定責,簽訂責任狀,使每一名黨員都心中有使命,身上有責任。五、加強黨組織協同共建,拓寬組織服務渠道。與長春工程學院、吉林省女子監獄、吉林銀行長春凱旋支行、長春育龍特教學校、長春星恒實驗學校等22個黨組織結成了黨建共同體,積極開展黨建活動,形成區域聯動“一盤棋”凝聚黨建合力。村黨委以紅色陣地為載體拓寬黨組織聯建范圍,在共建共享中尋求發展新出路。在與集安市清河鎮黨委建立共建后,兩地黨委以黨組織共建為基礎,整合兩地資源,實現實體產業的互利共贏,帶動兩地的村集體經濟發展。

  五星村黨委以黨組織建設為核心提升“兩委”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和班子成員整體素質,也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探索出再次振興村集體經濟的新出路。

  擔使命,謀振興,帶領村民奮發有為闖新路

  村級黨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五星村黨委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已任,帶領五星人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擺脫了落后村的面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2年,村原有物流公司及辦公樓將被征收,集體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而隨著土地的逐步被征占,失去土地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沒有了經濟來源,村民們對未來失去了方向。危難時刻村黨委是村民的主心骨,硬靠山。為重新擇地建設新物流園,黨委班子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個角落,發現了一處廢棄魚塘,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規模適中,填充修整后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物流運營基地。為了搶工期,搶進度,他們帶領村民起早貪黑,白天運土車不讓通行,就晚上接收土料,經常連夜干到凌晨三、四點鐘。僅用了五個月時間,成立了村屬企業吉林省問天經貿有限公司。公司下設問天物流、問天賓館、東北特產經銷及東北特產深加工四個子公司。物流園區占地7.2萬平方米,投資1.5億元,內設2.8萬平方米停車場,1.3萬平方米庫房,1萬平方米物流綜合樓,0.85萬平方米物流信息辦公室,為集住宿、餐飲、配貨、停車、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該園區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年經濟收入達700余萬元。

  抓機遇,創新業,抓住城區改造契機快發展

  為讓村集體經濟更有活力,更具競爭力,五星村 緊緊抓住長春打造東北亞中心城市和寬城區建設長春北部核心區的機遇,開拓視野,謀劃藍圖,增強實力,快上項目,推動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2016年9月利用村里的自然資源水域面積12萬平方米的紀家水庫,大力發展綠色服務業,成立了長春北城水上樂園有限公司。為了抓住冬季冰雪項目收入的好時機,趕在12月前建好樂園并投入使用,村“兩委”班子不分雙休日節假日,在零下20多度的惡劣環境下足足奮戰了三個多月,2016年12月長春北城樂園正式開園。樂園夏季戲水冬季玩雪,蒙古大營、垂釣館、小木屋、百姓大舞臺及兒童室內娛樂場等近百種游樂項目,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主要休閑場所,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新亮點。先后被評為“吉林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五星級示范企業”,寬城區 “冰雪旅游示范基地”。

  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村黨委不忘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經過三年的科學規劃和長效治理,這里的水質達到了3級標準,水里的魚有幾十種。如今的水上樂園碧波蕩漾、綠樹成蔭,早已成了五星村人茶余飯后休閑健身的首選場所,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五星村的集體經濟在短短幾年內能有這樣的發展,得益于村黨委立足實際,確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得益于黨委班子上下一心精誠團結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幾屆班子不遺余力拼搏奮斗,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拓思維,順趨勢,邁出數字農業建設新步伐

  村黨委拓寬發展思想,擺脫地域束縛,向域外發展;并且緊跟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趨勢,加快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變步伐,為實現現代化農業奠定基礎。

  以黨組織共建為基礎,在集安市清河鎮建立5000畝的水稻種植基地,創立自主品牌五星村鴨綠江大米,從而擺脫五星村的地域束縛。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投資200萬元建立數字農業系統平臺,對五星村鴨綠江大米水稻種植基地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智能農業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從育苗、插秧、到秋收的全過程遠程監控,還涵蓋了土壤、水質、空氣監測的時時傳輸。鑒真溯源系統讓消費者可通過每個商品唯一的二維碼,了解產品各環節的相關信息。后臺的大數據分析,也可為企業提供產品分布、物流信息、銷售數據、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相關數據,為企業市場營銷提供精準的數據分析。線上線下聯動的銷售方式,及五星村大米的決不摻雜使假的品牌定位,讓五星村鴨綠江大米暢銷到全國16個省份。

  五星村的數字農業系統也吸引了省內很多知名企業,目前已與20多個企業形成戰略合作,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東北特產展廳匯集了人參、鹿茸、蘑菇、木耳、蜂蜜、堅果、東北大米、五谷雜糧等近萬余種產品,短短半年時間,這里就成了東北特產的集散地。

  系民生,保脫貧,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集體經濟發展了,給村民帶來的是切切實實的改變。自2010年以來,村里每年用于民生支出高達200余萬元,累計支出近1500余萬元。相繼出臺一系列保障民生政策,自2005年起已堅持15年為所有村民繳納新農合參保費;每逢春節,組織班子成員到老黨員、老干部、老復員軍人和貧困戶家中慰問,解決他們生活中的難題;對鰥寡孤獨老人集中供養;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為村民子女上大學給予補助,為轄區學校捐助電腦改善教學條件;對村民亡故給予補助等等。讓全體村民在共建共享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村黨委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具體要求,通過政策扶貧、村委幫扶、志愿服務等方式,對村里建檔立卡的3戶精準扶貧戶采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的方法分類指導精準扶貧,2017年全村精準扶貧戶已實現全部脫貧。

  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五星村黨委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落腳點。通過發展經濟解決集體收入不足的問題,用集體收入反哺民生,解決公共投入發展難題,實現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來,五星村黨委堅持用黨建引領五星發展,一如既往守初心、一心一意謀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探索出一條適合五星村的發展之路。五星村也先后榮獲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吉林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吉林省美麗鄉村、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村黨委被評為吉林省“農村黨建星級村黨組織”(五星)、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獲獎單位,長春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村”,寬城區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寬城好人團隊”。

  (五星村供稿)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