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燒鍋柴變身生態衣架的故事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安徽省潛山市水吼鎮天柱村,是位于天柱山西南麓的一個小山村。今年春節后,一種頗受歡迎的文創產品在村里誕生,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文創產品居然來自毫不起眼的燒鍋柴。

  昔日燒鍋柴 變身文創助增收

  在潛山市水吼鎮天柱村,村民葛愿節這些天又清理了山里的一些雜樹。往年,這些雜樹都被他砍短打捆、留作柴火。讓老葛高興的是,今年春節后,居然有人來收購這些雜樹,給的價格還不低。

  上門收購雜樹的姑娘叫葛翔宇,她是從天柱村走出去的一名大學生,大學畢業后又回到了村里。她收購的這些雜樹有一個共同點:枝枝椏椏間,都有些不錯的造型。

  葛翔宇的這個念頭,最早產生于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間。她的父親葛結林在村里辦了一個農莊,疫情的出現,讓農莊的生意很受影響。眼看農莊一天天閑在那里,請來的村民也無事可做,父女倆非常焦急,就琢磨著要“干點其他的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父女倆看到了村民砍下的一棵雜樹,奇特的造型一下子給了他們靈感。

  父女倆說干就干,買回這棵雜樹后就按照設想的衣架造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嘗試,一個枝椏一個枝椏地細細打磨。兩個月后,“生態衣架”的一整套生產流程,終于被父女倆摸索出來。

  疫情得到控制后,旅游業逐漸放開。到訪農莊的游客,對父女倆打造的“生態衣架”贊不絕口;另一方面,葛翔宇將“生態衣架”掛到網絡平臺后,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銷量。這讓父女倆更加堅定了要將燒鍋柴“變廢為寶”,打造“生態衣架”產業的信心。

  眼下,“生態衣架”已經成了當地的特色文創產品。父女倆不僅注冊了自己的商標,還和村里的貧困戶訂了收購協議,一些有手藝的村民,也被吸收到農莊里專門制作衣架。葛翔宇覺得,應該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為貧困戶增加收入提供一份力量。

  回鄉再創業 父女接力鄉村夢

  農莊推出“生態衣架”的項目后,周邊的不少鄉村都慕名前來學習,葛翔宇也不厭其煩地分享著自己的經驗。來自一山之隔的岳西縣菖蒲鎮毛畈村黨支部書記姚有志說:“在我們山區幾乎算是廢料的東西能夠加工成文創產品,我們是沒有想到的,這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觀摩之后,雙方已經商量著共同開辦扶貧車間,讓“生態衣架”的生產形成規模。

  “生態衣架”的創意出人意料,就如同所有人對葛翔宇選擇回鄉的態度一樣。六年前,她變身“金鳳凰”,展翅飛出了大山;大學畢業之后,她有機會留在大城市,也在幾家大公司體驗過漂泊的感受。一年多前,她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成為農莊的“少掌柜”。

  農莊的“老掌柜”葛結林,也是村里的一位能人。十多年前,在外面做工程的他,因為一份難舍的鄉情回到村里,一手創辦了全村最早的這家農莊。如今,農莊漸成規模,村里的農家樂、鄉村游也越來越多。對于女兒的選擇,葛結林卻十分欣慰。葛結林認為,鄉村振興最重要也最缺的是人才,一定要把年青人留到農村,使鄉村振興有更創新的思路和想法。

  回到農莊后,葛翔宇最先做的就是熟悉每一項工作。農家出身的孩子,適應起來并不困難,無論是地里的采茶摘菜,還是莊上的安排接待,“少掌柜”練起手來毫不嬌氣。更讓父親贊賞的是,一年多的時間里,女兒已經多次對他的經營模式提出意見。

  葛翔宇提出公司+農戶的形式,誰家有多少雞、多少豬,誰家有什么菜都逐一登記,游客需要什么就把游客帶到誰家,或打電話送過來。葛翔宇說,需要更多地嘗試與時代進行相應的溝通,作為模式來講,不管是網紅效應,還是自媒體的傳播,能把山莊的品牌傳播得更遠。

  作為“少掌柜”的葛翔宇,不僅提出了農莊新的經營模式,將山莊甚至當地原生態的風景和特產搬上網絡平臺,還通過“生態衣架”的嘗試,吸收了更多村民就業。在她的眼中,父親創辦的農莊,只是鄉村夢想的一個新起點。

  葛結林說:自己一個人富了不算,我一定要想辦法,而且要動員女兒一起,帶動整個村的貧困戶一起來發展,讓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

  葛翔宇沒有讓父親失望,她的愿望是,通過山莊這個平臺,把老家的鄉村打造成一個民宿區,讓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不僅能為天柱山這一塊增添活力,也能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來源: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