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這讓山西大學生村官楊智平深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深入農民群眾中間,服務鄉村振興的初心和使命。
此前,楊智平已經扎根基層一線12年,無論從經驗還是成績來看,他都已經成為一名鄉村工作的“老”干部。
2009年,時年26歲的楊智平考取了大學生村官,先后擔任霍州市師莊鄉朱家嶺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三教鄉楊節村村委主任助理、黨支部副書記;2015年10月轉崗到三教鄉人民政府,擔任三教鄉武裝部負責人、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等職;2020年4月,他又積極響應中共山西省委號召,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被霍州市委組織部選派到霍州市大張鎮北張村任黨支部委員。
12年來,楊智平積極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大力創業創新,將最美的青春揮灑在農村最基層,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先后被評為霍州市十大優秀青年、臨汾市優秀共產黨員、山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官等榮譽稱號。
先行先試 帶頭創業富民
到村任職后,楊智平積極履行職責,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搞產業促振興。面對村民春植玉米、秋種小麥,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的現狀,他千方百計謀劃為民增收。
經過市場調研,結合村內實際,楊智平決定發展溫室大棚,但大棚種植技術要求高,前期投資大,村民持觀望態度。為了打消村民顧慮,他決定帶頭示范,向親朋好友借款5萬余元,在村內興建溫室大棚一座,當年畝產效益由原來的1000余元達到了3萬余元,極大地激發了村民發展溫室大棚的積極性。于是他又為村民傳技術、跑市場,在他的帶動示范下,村里共發展溫室大棚30多座。如今,百姓的腰包鼓了,村民的笑容多了,鄉村產業振興的基礎也更加牢固了。
發揮專長 提升武裝工作
楊智平大學就讀于太原理工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人武指揮專業,轉崗以來,一直參與三教鄉武裝部的各項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三教鄉武裝工作得到了市領導肯定,并多次承辦霍州市民兵整組工作現場觀摩會。為了搞好觀摩會,楊智平依靠扎實的專武知識,從檔案資料到設備器械,從民兵隊伍配置到組織訓練內容,再到整個匯報流程的細節都做了認真準備,高質量完成了每次民兵整組觀摩會任務。因工作突出,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基層專武干部,并先后被任命為三教鄉武裝部干事、三教鄉武裝工作負責人,履行部長職責。同時,三教鄉武裝部也先后被霍州市武裝部和臨汾軍分區評為優秀基層武裝部。
沖鋒在前 不避急難險重
作為基層干部,楊智平常常身兼數職,時刻責任在肩,勇于擔當,不避艱險,積極參與護林防火,防洪避險、安全維穩等工作。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雨季開展入戶巡查,確保危險群眾及時躲遷。為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防火期不間斷巡查,發現火情及時撲救。有次山上救火到凌晨時分,因地勢險峻,差點掉下深溝,被同事提醒時,他離深溝只有不到一尺的距離,卻根本沒有注意到。“幸虧同事提醒得早,不然肯定掉下去了,現在想想都后怕。”楊智平回憶起來仍然心有余悸,卻一直沒有退縮,在處理任何突發事件時,他總是能夠做到把基層群眾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放在第一位。
響應號召 功成必定有我
2020年4月,山西省委做出重要部署,決定選派機關事業單位年輕干部進村任職,楊智平第一個主動報名,成為第一批入村干部。進北張村工作后,他迅速做到歸零心態,及時轉變角色定位,配合村“兩委”完成通村主干道的修建,解決了村民多年來行路難問題。針對鄉村學校生源流失、頻臨解散的現狀,他爭取多方支持成立北張小學附屬幼兒園,成功招生44名幼兒,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歡笑聲給鄉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生機。面對村內綠植遍地、古樹林立的實際條件,他積極創新,提出了“村園一體”理念,計劃打造多個微型公園,力爭達到公園在村中、村在公園內的效果。同時,他還積極聯系涉農相關部門,利用村內現有的文化古跡、資源稟賦,及時開展人居環境示范村項目申報工作。
在廣大農村基層地區,像楊智平這樣的干部還有很多。在脫貧攻堅的這場偉大斗爭中,全國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目前在崗91.8萬。這是一支敢打必勝的隊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中,他們必將書寫更加美好的畫卷,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