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 鄉村治理現代化研究——以昆山市金華村為例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昆山市農村經濟研究會秘書長?莊社明 字號:【

  金華村,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北側、吳淞江南岸,村域面積3.4平方公里,共有農戶1003戶、人口4150人。2006年成立金華村黨委,現下設4個支部,共有黨員174人。近年來,金華村不斷深化“五有五品”黨建載體,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以優勢產業強筋骨、以設施提升打基礎、以環境美化亮家園、以文化建設促提升、以村民合作促增收,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踐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五彩金華”,逐步走出了一條搶抓機遇謀發展、攻堅克難抓落實的創新發展之路,從昔日負債的薄弱村變為遠近知名的經濟強村,從生活艱辛的貧困村變為收入翻番的小康村,從默默無聞的落后村變為全國知名的文明村,從泥濘閉塞的小鄉村變為家家通汽車粉墻黛瓦的新鄉村,初步建成了“村強、民富、百姓樂”的幸福鄉村。2020年金華村穩定性收入215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9872元,村級經營性資產1億元。金華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全國婦聯基層組織示范村、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金華村建立的一套比較完善的基層治理體系是密不可分的。

  金華村鄉村治理現代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黨建統領,強化引領作用

  首先強化服務意識。以“五聚焦五落實”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十帶頭”模范作用,深化“三知三請三到”工作法,做到一位干部帶10名黨員,一名黨員帶10戶農戶。其次拓展服務載體。不斷擦亮“時代菁華”黨建服務品牌,打造“黨建紅色、發展金色、生態綠色、民生橙色、文化紫色”的“五彩”黨群服務站,建立了“4355”鄉村振興行動工作體系。第三壯大服務隊伍。不斷深化“五支”黨群服務隊伍建設,推行“村黨委+行動支部”工作法,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將黨建工作統籌化、精細化、可視化,讓黨員行動起來,在“行動”上建支部,在“行動”中凝力量。

  自治為基,筑牢基層基礎

  首先健全民主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金華村實際,規范村事務管理制度保障;聘請專職律師擔任村法律顧問,為村經濟的發展把好法律關,做好法律服務。其次強化民主決策。建立“村級重大事務民主票決制”工作法,辦成了多件讓群眾滿意的實事,如股權固化、政經分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項目。第三落實民主監督。依托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實體化運作,監督村“兩委”決策決議執行情況,鄉村集體“三資”管理情況,村務公開、黨務公開情況,安全環保情況,工程項目建設情況,重點工作制度情況,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情況,村干部履職情況和群眾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解決情況。

  法治為本,深化基層保障

  首先建強隊伍。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積極開展網格化工作,網格長與網格員每天巡邏區域網格、走訪、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等,近年來,全村無一例上訪案件,無一個矛盾上交,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基層穩定。其次建好機制。先后制訂了矛盾糾紛預防預警排查化解機制、治安巡防安全隱患預防處置機制等一系列工作機制,促進“三治融合”。第三服務到戶。成立駐村檢察官、駐村法官、駐村警官,駐村律師,駐村人民調解員的“三官一律一員”隊伍,為及時快速打擊違法犯罪、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各種利益訴求提供服務。

  德治為先,培育文明鄉風

  首先注重結合。深入開展文明村創建、美麗庭院、最美婆媳、和諧家庭等活動,積極培育鄉村新風尚,依托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結合金華文化特色,充分發揮“長期幫扶解困的慈善隊伍、服務群眾的營銷隊伍、村莊環境的管理隊伍、長期活躍的文體隊伍、土生土長的草根宣講隊伍”等五支隊伍的功能作用,將德治與法治、自治有機結合。其次豐富活動。除每年重陽節、文藝晚會等大型活動外,持續開展家庭才藝展示、百姓歌會等系列活動,由村民組成的舞蹈隊、腰鼓隊、戲曲隊等文體隊每年自編自演的節目在全村表演30余場。第三培育典型。發揮好德治引領作用,成立金華擺渡人——老湯(村老支書)工作室,培育一批“德治帶頭人”,充分發揮道德引領示范作用,對村內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勸導;以“美麗宜居鄉村張浦鎮金華村”微信公眾號為載體,傳播優秀法治文化和傳統道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發展為要,激發鄉村活力

  一是生態農業增效益。通過“農旅一體”發展創意農業,改造提升金華果園100畝、金華林地100畝以及高標準農田300畝,設計和打造以花卉觀賞為主,集游覽、生產、科普于一體的花博園,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打造“四季有花開,時時有花賞”的美妙意境。二是田園客廳興產業。以建設“田園客廳,百姓會堂”載體為契機,著力打造“前廳后園”功能。將村莊內老廠房騰籠換鳥轉型升級,變身文創產業發展新空間,全面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同時,堅持以“一庭院一總部”為導向,用活“一村二樓宇”政策,引導農戶把閑置農房改造提升,以“文創、智創、農創”模式發展民宿經濟。三是特色產業富農家。建立農夫超市,做好金華臘肉及農產品深加工生產、制作、銷售一體的生產展示中心,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20年春節期間,全村銷售臘肉5萬多盒,戶均增收4000多元。

  鄉村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近年來,金華村在上級的正確領導和有力支持下,鄉村基層治理在理論探索、實踐創新、制度落地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發展和進步,鄉村基層社會的制度建設能力、經濟發展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均顯著提高。但是,從對金華村及其他一些村的調研情況來看,鄉村基層治理依然面臨著復雜嚴峻的挑戰,鄉村傳統價值理念對鄉村基層治理影響較深,村與村之間、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健全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未徹底根除;與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比,鄉村治理現代化還處于較低層次;農民群眾的獲得感還不強,農民青年“逃離鄉村、扎根城市”的固有局面還沒有徹底扭轉。突出表現在:一是基層組織還不強,二是自治水平還不高,三是法治觀念較淡薄,四是德治基礎較脆弱。

  優化構建鄉村治理現代化的2.0版“金華方案”

  樹立鄉村治理現代化理念

  首先必須樹立發展理念。堅持社會本位的發展理念,以實現鄉村、農業、農民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尊重和維護鄉村基層社會自身的現實需求。瞄準鄉村治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建立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的現代基層治理體制,實現基層公共權力的有效運轉以及公共資源的合理共享,進而實現鄉村基層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第二必須樹立為民理念。樹牢為民服務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祛除官本位陋習,營造服務型基層組織。明確鄉村治理的廣泛對象和內容,包括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一系列與鄉村基層社會公共生活相關的各種議題。樹牢法治為民理念,將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貫穿于工作始終,堅持依法依規推進農村各項工作。

  第三必須樹立共治理念。整合鄉村治理涉及的多元化治理主體,不僅包括基層鄉鎮政府、基層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等政權組織或群眾性自治組織,還包括合作社、基金會、老年協會、公益組織等非政府組織,同時也包括鄉鎮企業、商鋪、村集體企業等各種形式的營利型組織等。運用鄉村治理中的多樣方式和手段,尤其倡導通過共同參與、協商合作、說服教育、優勢互補、精神鼓勵等非強制性的方式和手段解決公共事務中的矛盾和分歧。

  構建鄉村治理現代化體系

  首先強化黨的領導。始終堅持和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推進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實行“一肩挑”。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大力培育“紅色頭雁”。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先鋒“十帶頭”行動等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做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忠實尊崇者,愛黨、憂黨、興黨、護黨。加強陣地建設,全面打造“海棠花紅”三級黨群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黨建聯盟、“行動支部”組建,并推動黨員干部在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中提高威信、提升影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強化農村基層干部和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嚴厲打擊農村基層黑惡勢力和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嚴肅查處發生在惠農資金、征地拆遷和農村“三資”管理領域的違紀違法問題。

  第二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農村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完善農村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通過結合教育、宣傳等外部價值灌輸方式和適當物質獎勵的激勵方式,不斷深化廣大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持續促進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深情與日俱增,加快塑造適應現代農村基層治理要求的農民群體,培養農民的權利意識、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不斷完善村民議事、理事等村民自治制度,并完善議事決策主體和程序,落實群眾知情權和決策權,推進其在基層多元主體共治中的協同作用,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全面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建立切實可行的、具備一定約束力的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發揮其在農村基層治理中的獨特功能,弘揚公序良俗。

  第三推進鄉村法治建設。增強多元治理主體的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和對法律的敬畏。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引導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特別是引導農民群體從崇拜個人權威向遵從法律權威轉變。進一步完善“三官一律一員”隊伍,把服務送到村民家里,及時快速打擊違法犯罪、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合法權益訴求。聘請專職律師擔任村法律顧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尤其是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動遷補償等把好法律關。推進“兩網融合”,制訂矛盾糾紛預防、預警、排查、化解和治安巡防、安全隱患預防處置等機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第四提升鄉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進行創新,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導農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實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干群融洽。積極發揮新鄉賢作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遏制婚喪事大操大辦、相互攀比、“天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動。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婆媳、和諧家庭等評選活動和志愿服務、文明家庭等各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創新鄉村治理現代化機制

  首先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多部門統籌協調機制。按照整體性治理理念和多元化治理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公眾需求為治理導向,以信息技術為治理手段,融合政策、規章、服務、監督等多個方面,整合治理層級、公私部門、信息系統等碎片化問題的綜合性現代化的治理機制。建立健全黨委領導、行政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基層黨組織是鄉村現代治理體系的核心領導,負責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職能。村民自治組織在鄉村現代治理體系中居主導地位,承擔農村基層各項社會事務和公共服務職責。社會組織在鄉村現代治理體系中,承接政府管理與村民自治的“社會領域”的各項事務的服務和管理工作。廣大農民則是鄉村現代治理體系中的主體,他們既是重要參與者,又是利益相關者,村諸多事務的治理都需要由民眾共同協商,實行民事民議民決民辦。法治是鄉村現代治理體系中社會事務治理的基本方式,是保障農村基層各主體合理履行職能、協調有序工作的根本機制。

  第二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協商互動機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主體以及龐大資源優化配置的長期復雜過程,不僅要強化傳統的、自上而下層級結構的縱向權力運行機制,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各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而且要建立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及各類社會組織之間橫向的協商與互動機制,創新多元治理主體協同參與的渠道和平臺。

  第三構建多元主體參與鄉村治理的監督機制。創新發展基層黨組織與村民自治組織之間的相互監督,創新完善村民、社會組織對基層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的監督機制,暢通監督的渠道,充分調動多元治理主體,特別是廣大農民群體,在鄉村治理中發揮監督作用,讓基層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斷推進鄉村治理走上現代化之路。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