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們都是攜手并進。”這是2020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讓東鄉族父老鄉親們深受鼓舞。
東鄉族是甘肅三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臨夏州東鄉縣。該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2020年11月21日退出貧困縣序列。其下轄的北嶺鄉宋家村曾是典型的北部干旱山區深度貧困村,也一并脫貧。這是宋家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范宇琪和“兩委”班子團結帶領全村近千口村民共同奮戰3年的成果。
深入群眾 夯實基層堡壘
2017年12月,經過積極的申請,1992年出生的范宇琪被組織安排到北嶺鄉宋家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剛一上任,他就馬不停蹄進村入戶了解全村基本情況,并發現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在黨建方面,村“兩委”幾乎處于“停擺”狀態,村黨員年齡偏大,多年沒有發展新黨員。
就此,他重點看望了村里的老黨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家庭生活情況。通過交談,宣傳了黨的最新政策精神,了解到村黨支部的歷史,也為開展工作打下基礎。對于村民提出的一些需要和問題,范宇琪也一一記錄,家庭有困難的就幫助到鄉里申請臨時救助。當時,有一名老黨員剛剛過世,范宇琪便以村支部書記的名義前去慰問老黨員家屬,表達組織對黨員的關心。同時還宣傳了黨和政府當前的好政策,囑咐老黨員的子女們,要向自己的父親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黨的領導下,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幸福的日子。
在此基礎上,范宇琪又聯系動員村“兩委”對村委會駐地進行了一次大掃除。掃除院內的落葉和垃圾,對常年未修剪的樹木進行了修剪,對辦公室進行沖洗,更換破損的玻璃,更換新的村黨支部、村委會牌子,聯系電力公司維護電路,聯系鄉黨委搬來辦公桌,最后懸掛上嶄新的國旗。通過這次大掃除,沉寂了多年的“陣地”煥然一新,展現出應有的活力。
注重調查研究是范宇琪的工作方法之一。他發現只要跑得勤解釋得清,百姓們的疑惑得到解答,大部分矛盾和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但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原則,不優親厚友,對所有群眾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工作,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群眾自然就會與黨的組織和干部密切聯系起來。
2018年底,新的村委會落成后,更加方便群眾辦事,辦公條件也改善了,村民們空閑時間也愿意主動來村委會坐坐聊聊天,了解最新的政策。隨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增強,宋家村黨支部威信提升,群眾也積極申請入黨。今年發展預備黨員兩名,預備黨員轉正一名,發展后備村干部兩名,為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注入了新鮮血液,群眾越來越信任黨支部和村委會,黨群關系愈加密切。
扶貧扶智 阻斷代際傳遞
來到宋家村,范宇琪在深入群眾的調查中有了感悟,要拔掉窮根,必須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提高村民素質。在鄉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宋家村聯合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在開學之前,范宇琪對各社的社長進行教育政策宣傳,堅決要求適齡學生不能因為打工、宗教、婚嫁等方面的問題而放棄學業,對不能按時入學報到的學生,與村校校長一起挨家挨戶進行走訪,了解實際情況,做家長的思想工作。來到龍泉中學報名處和教室對接核實宋家村學生報到入學情況,確保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接著,在村校開學當天,范宇琪與村“兩委”成員來到學校,表揚了按時送學生入學的家長,并給上學期表現優秀的學生頒發獎章。受到表彰的學生禮貌地向老師們鞠躬致謝,給宋家村群眾傳達了明確的信號,送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一項責任,通過教育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改變貧困現狀。
轉眼到了2018年六一兒童節,范宇琪又多方聯系,組織東鄉縣愛心企業負責人、北嶺鄉黨委班子來到了村校,為全體學生送去嶄新的書包,為長期堅守在村校的老師們送去了茶葉等慰問品。在六一兒童節活動現場,向到場的學生家長再次宣傳教育政策,讓孩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后走出農村,用教育根治貧困。村校對愛心企業東鄉縣房地產開發公司發放了無私奉獻的獎牌。看著孩子們流利地用普通話朗誦詩歌,整齊地表演節目,讓到場的群眾深刻地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村民的思想從以前不在乎文化知識,到現在的重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扶貧先扶智(志),“智”與“志”都和思想有關。只要思想進步了,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定可以戰勝任何困難。今年村校又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一座四層教學樓正在加緊建設中,同時配套了學生食堂。新的教學樓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地改善教學環境,讓宋家村的孩子們在家門口茁壯成長。
多措并舉 建設美麗家園
用好政策,促進宜居宜業。為了解決居住偏遠的群眾脫貧難、出行難的問題,范宇琪和村干部認真開展了易地搬遷摸底和政策宣傳工作。宋家村共納入易地搬遷114戶631人,其中縣城公租房安置4戶10人,縣城集中安置17戶104人,村里集中安置91戶506人,插花安置2戶11人。群眾從山上搬下來之后,居住、出行、生活等方面有了本質的改善。通過易地搬遷、危房改造、排危拆舊等政策,有效解決了村民住房不安全的問題。同時,還配套實施了自來水入戶項目,徹底解決了村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
防災減災,確保群眾安全。2018年7月18號,東鄉縣遭受了特大暴雨災害,宋家村也沒能幸免。暴雨一直在持續,村民房屋、羊圈受損,部分山體發生移位,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災情發生后,范宇琪第一時間到受災點查看災情,及時向鄉黨委政府匯報情況,帶領村干部查看排水情況,組織動員家中房屋存在安全隱患的村民抓緊撤離,聯系鄉黨委及時調來救災帳篷,安置受災群眾,成立村應急救援隊,有突發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進行自救。救災期間,他始終與群眾共渡難關,宋家村在“7·18”暴雨災害中無人員傷亡,造成的財產損失在災后按照政策規定給予了救助。
健康扶貧,防止因病致貧。范宇琪和村“兩委”積極向村民宣傳參加新農合的好處,配合包村工作組做好收繳“兩費”工作;積極與鄉衛生院聯系,確保每戶村民都有自己的簽約醫生,并為患有慢性病村民辦理慢病卡;針對村民就醫后遇到的問題,積極主動地與就診醫院聯系并協調解決。將村民就醫的問題放在首位,確保基本醫療有保障,做到“小病不出村”,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活。
初心不忘 使命就有方向
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范宇琪承載著宋家村貧困群眾對脫貧致富生活的熱切盼望和鄉黨委政府對于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雖然還很年輕,卻在政治上很成熟,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時刻刻都不敢懈怠。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在那一天老村委會里打掃衛生被樹枝劃得滿手流血的時候;在村民不理解政策,數次做思想工作失敗后再次上門吃閉門羹的時候;在大雪天開車去村里,車輪打滑只能徒步進村的時候;在鄉政府辦公室加班數日,沒回家也沒能去村里,被家人和村干部不理解的時候;在村民們享受到優惠政策后給他塞“茶葉錢”的時候……范宇琪都始終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以實際行動維護了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由于成績突出,范宇琪多次受到上級組織表彰。先后獲得“北嶺鄉脫貧攻堅先進工作者”“東鄉縣優秀大學生村官”“臨夏州抓黨建促脫貧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