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云南省積德村:用心用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別樣“紅”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繁榮發展,形成許多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歷史佳話。

  走進嵩明積德村,一幅“摘石榴”的墻體彩繪映入眼簾。圖中是回族、漢族兩個不同民族小男孩相約摘石榴,年長的小男孩(漢族)托起年輕的小男孩(回族)采摘石榴,描繪積德村回族、漢族互幫互助,生動詮釋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嵩明實踐。

  云南省嵩明縣小街鎮積德村是一個典型的“大雜居、小聚居”民族村,轄8個村民小組(其中有6個回族小組),有農戶1469戶5963人,其中回族3816人。近年來,積德村以發揮黨建引領優勢,聚焦鄉村振興,不斷擴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內涵,著力解決群眾關心、民生關切的問題,用心書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嵩明實踐美好篇章。

  壯大集體經濟,改善群眾生活,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積德村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將村內的閑置資產資源合理調配盤活集體資產,通過變“閑”為“寶”實現租賃收入達25萬元。以“內培外引”的方式,廣泛開展種植養殖、糕點制作、廚藝烹飪等技能培訓,提高村民就業能力、逐步拓寬就業渠道,激發群眾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同時,通過赴江蘇、浙江、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學習考察,汲取、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探索“特色文旅”發展之路,依托融合民族團結、鄉賢故事、鄉愁尋根等元素的65畝生態濕地、休閑廣場和網紅墻繪,擬打造配套民族傳統工藝、服飾、食品等一體銷售的創客街區,推動發展鄉村旅游,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注入新興動力。

  進行示范創建,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民族團結、共同進步的道路上同心同行。

  2020年,積德村被正式命名為“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近年來,在縣民宗局、縣水務局等部門大力支持下,積德村投資建成1個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和2個生態濕地,改造修繕農村老舊危房 141 戶、完成農村旱廁改造834座、安裝路燈480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民族團結文化廣場建成以來,一度成為“網紅打卡地”,周邊村民與回族村民經常一起跳舞、健身、休閑娛樂,不斷增進民族交流交融。特別是沿街的8幅墻體彩繪,有改革開放前各種燈具、器皿,有老人講故事情景再現,也有小腳老奶耍大龍的熱鬧景象,生動訴說著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的積德故事。同時,積德村大力實施“滴灌式”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以“五進”為抓手,開展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團結進步進清真寺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增加黨史進清真寺內容,持續引導村民增強“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揮黨建引領,實施“三心”工程,在“同心共筑中國夢”的道路上團結奮斗。

  積德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持續在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凝聚思想共識和民族團結、守望相助方面取得實效。實施“暢心”工程,建立溝通交流機制,解決了東屯村擴寬村口道路和村內回族、漢族殯葬問題,不斷加大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力度,推行“民事代辦”,為群眾提供就業培訓、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服務,真正實惠廣大群眾。實施“聚心”工程,通過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創建和志愿者服務活動、修改完善村規民約等活動,凝聚村民思想共識、共建美好家園。近年來,共評選了“星級文明戶”116戶、選樹了“五好家庭”25家、打造了“美麗庭院”精品示范戶13戶、“民族團結示范戶”16戶。實施“暖心”工程,積極發動回漢群眾援助古城村耕作時受傷的村民楊國偉,清真寺主動慰問困難漢族同胞,對少數民族困難學生實行“一對一”精準幫扶,幫助漢族村小組硬化村內道路、建設文化活動廣場,共建基礎設施,共享發展成果,展現出積德村各民族互敬互愛、親如一家。

  現在的積德村和樂美滿,村民們信仰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融合、風俗上相互滲透、生產生活上相互補充,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積德村今年還將向著實現鄉村振興的方向奮力前行,完成一批民族飲食文化創意街區、連心路、文化長廊、民族運動館等項目建設,在民族團結進步的道路上開拓進取,鞏固示范成果,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積德村供稿)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