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經省村促會組織推薦,安徽有20余位村促會會員和村干部代表來到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參加第二十一屆全國“村長”論壇。作為我國農村基層組織相互交流溝通唯一的全國性平臺,“村長”論壇為與會人員提供了一次難得的開眼界、明思路、增干勁的好機會。
進入花園村,大家第一印象是這里不像“村”不像“莊”,像“城”。去年該村罕見的被浙江省列入小城市培育試點,看來“中國農村第一城”的名號言之不虛。這說明村莊發展的未來可以是富有煙火氣的村落,也可以是現代化的城市;村社可以進步成更好的村莊,也可以遞進為富有活力的城市。
花園村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紅木家具城。村村都抓支柱產業,但像花園村這樣能把支柱產業做到國內領先水平的不多。這說明鄉村產業升級是不封頂的,村級水平升級到國家水平是有可能的。
發揮資源優勢是常識,但一根紅木不產的花園村成為國內紅木集散地,他告訴我們,缺資源不代表一定沒有發展的條件。
考察發達地區先進村,常有“比不了、學不來”的感覺。其實追溯花園村成長史,他們也是窮出身。1978年花園村人均收入只有87元,也是一窮二白,起跑線與我們差不多。重要的是我們要從他們的成功逆襲中,找到我們加快發展的精神力量。
常有人說做農業不賺錢,花園村的農業板塊和其他優秀村干部交流的成功秘訣揭示,關鍵是要有聰明的經營頭腦。
在花園村再次得到驗證,數字化已成為很多先進村的標配。看來安徽奔向農業農村現代化,也不能不搞這個,尤其是先進村需要帶頭。
在安徽有不少村社還沉浸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喜悅之中時,沿海地區先進村社已走上了探索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好在后來者已早早知道共同富裕是我們未來的必由之路。
作為村社干部,我們的工作舞臺有多大?看看花園村,只要你夠努力,村社是可以為你提供更大的工作舞臺的。
花園村在承辦村長論壇的同時,舉辦紅木文化節,從現場局面看,花園村是進行了全民動員的。抗擊新冠展示了我國強大的組織制度優勢,花園村辦會也彰顯了該村領導班子擁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為什么花園村可以做得到”。
花園村2004年、2017年兩度“一村并入九個村”,似乎創出了先富帶后富、窮村幫弱村的最大限度。村界如此擴大,說明有本事的村社是可以進一步擴大“領土”的,那樣經濟發展的縱深度是不是更大了?
先進村未必天天歌舞升平,矛盾糾紛一點不會比我們少。叫苦回避怕麻煩不是先進村的性格。
花園村黨組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一國家頂級榮譽,大字懸掛高調落款展示,既是自豪自信的體現,也是高標準自我要求的妙招。
此次“領頭雁”的盛會,浙江省副省長、省農業農村廳長、市委書記、市長等在職領導,熱心為最基層工作交流提供“站臺”服務,是對鄉村振興事業的極大支持!
“村長”論壇群星薈萃、高人眾多,有人屆屆參加,有人擅搶交流合作機遇,發言者不乏成功逆襲者。
正所謂:因交流而豐富,因互鑒而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