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學習先進經驗?堅定發展信念
時間: 來源:中國村莊-中國農村網 作者:云南省曲靖市永發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李正楠(回族) 字號:【

  6月5日上午,第二十一屆全國“村長”論壇圍繞“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為主題在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隆重舉行。作為來自云南的一名少數民族村官代表有幸得到邀請,同全國各地的優秀基層代表、三農專家學者慶祝建黨百年,共話農村未來。

  本次論壇分為兩個部分。在主論壇上,花園村黨委書記邵欽祥同志分享了花園村“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的發展經驗。主論壇之后,圍繞黨建智慧、鄉村振興為主題舉辦了四場分論壇,與會代表進行了“頭腦風暴”,會場氣氛熱烈,秩序井然。

  開幕式上花園紅木文化節展示紅木家具雕刻工藝匠人們“工匠精神,花園傳承”的鏗鏘聲音猶在耳邊回響,帶著花園這份熱情與激情,我們午后參觀了花園村。首先是花園紅木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映入眼前,從原木市場、板材市場、紅木配套中心、紅木長廊到紅木家具城、國際物流中心等紅木家具全產業鏈、產業群及所有產業配套,搭建起了花園人創業創新創富大平臺。其次是浙江省“千萬工程”展示館讓我耳目一新,農村環境整治千頭萬緒,“千萬工程”從農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處理污水、硬化道路,加強整體規劃,同時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花園村的蛻變無一不在展示著新農村的積極發展以及邵欽祥書記的辛勞付出,邵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及群眾,從簡單的蠟燭制造發展成為上市企業集團惠及全村,同時帶動其他貧困村致富,注重社會福利事業。高調做事的邵書記卻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在贈送紀念品儀式上有幸與他握手交談,簡短的幾句鼓勵讓人充滿力量。

  在學習過程中,深覺參加本次全國“村長”論壇受益匪淺,使自己更新了農村發展的觀念,學習了優秀村莊的經驗,明晰了未來發展的路徑,堅定了推動發展的信心。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是加強黨建引領,努力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鄉村振興有投入保障。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時,就將“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分再次強調“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從而意味著農村集體經濟在新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仍將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更應該以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為著力點,以解決“干什么”“不想干”“不能干”等問題為抓手,建立政府統籌、部門協同、村民參與、多元發展的工作思路,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突出政治建設,不斷壯大基層人才隊伍,讓鄉村振興有智力支撐。培養人才是基礎,發展人才是保證,保護人才是機制。首先是當下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學百年黨史,悟真理力量,辦群眾實事”系列黨史微課及“講黨史,話發展”黨史學習班,通過集中培訓、外出學習、經驗交流、個別談話等方式,提高社區“兩委”干部的能力和素養,培養現有人才。其次是吸收養殖大戶、種植大戶等本地致富帶頭人進入后備人才隊伍,讓他們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慢慢發展人才。最重要的是保護人才,把發展黨員的目標放在年輕人身上,組織年輕黨員與年老黨員結對幫扶,共促共建。同時要讓年輕一代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體現自己的價值,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活動,開展經常性授課,講經驗、談看法,用黨員示范作用帶動農民就業致富,增加就業機會,提升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感和滿意度。

  三是聚合群眾力量,推進現代治理體系建設,讓鄉村振興有良好氛圍。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村民素質,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組織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引導村民崇德向善,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樹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文明禮讓的道德觀念,推動形成人人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文明風尚維護者的良好氛圍。建起綜治、民調、治安、信訪室,成立公共法律、綜治維穩信訪工作站,使普法宣傳教育和矛盾糾紛調解制度化、常態化。同時,緊扣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結合“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的落實,將法律知識納入集中學習內容,著力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帶動群眾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

  作為組織的新鮮血液,我想的更多的是回到本職崗位后,一定對標全國特色村、幸福村,學思踐悟、珍惜崗位,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團結凝聚群眾推動村級各項事業發展。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責任編輯:王梅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