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安鎮位于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部,面積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230畝,其中水田54975畝,旱地75255畝,全鎮人口40308人。2020年年底,全鎮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070人如期脫貧,為仫佬族實現整族脫貧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答卷。
小長安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2公里,境內枝柳鐵路、融河高速、357國道以及黃港公路縱橫交錯而過,設有羅城港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小長安鎮自然風景秀麗,景色宜人,令人神往的武陽江風景區、水上相思林景區和米椎林度假村、木欒生態休閑度假農莊等,如今已成為各方賓客旅游度假的最佳去處。近年來,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重抓好“五個一”產業群工程,即“一根蔗、一個果、一條魚、一顆米、一日游”,有效地促進群眾增產增收。2021年,糖料蔗產業種植面積6萬畝,先后創建“雙高”基地20個14475畝,種植面積及雙高示范基地面積均位列全縣第一;大力發展柑橘、富硒優質稻、中草藥、肉牛等特色產業,創建了六個萬級示范基地,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2%,形成“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的新格局。小長安鎮黨委、政府及小長安鎮立新村榮獲自治縣2020年度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5人次榮獲自治縣2020年度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小長安鎮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小長安鎮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黨建引領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大力實施“生態立鎮、產業興鎮、旅游活鎮、和諧安鎮”的發展戰略,以“三主題四示范五標桿六打造七萬級”為抓手,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推動特色旅游提質擴容,加大社會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改善民計民生,為建設更加文明、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小長安奠定堅實基礎,奮力譜寫小長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未來五年,我們要舉全鎮之力、匯全鎮之智,努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小長安
生態是小長安的資源優勢,生態文明示范鎮創建工作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提升的增長點。以打造精品城鎮為目標,加強水資源保護、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綠化和污染治理。完善機制,加強對建設項目和排污企業的監管,加快污染治理步伐,與鄰近鄉鎮建立聯動保護機制,共同推進陽江、融江保護,建設藍天碧水的生態環境。全面實行“河長制”“林長制”,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公益林管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工作力度。大力開展農村集中居住區污水處理試點工作,抓好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深入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率先實施高速公路沿線雙蒙村山頭屯片區、山頭屯小學片區、民族村果場一組、民族村果場二組、長安社區木欒屯、守善村佳山屯、雙合村雙板屯、大山洞屯、小山洞屯等9個自然屯風貌改造項目,全面實施垃圾處理“村收、鎮運、縣處理”,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農村基本實現“三清”(清理“三堆”、清理漫流污水、清理亂搭亂建)、“四改”(改水、改廁、改廚、改圈)、“五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莊綠化、垃圾凈化、環境美化)。建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管護長效機制,開展文明衛生示范戶、示范村創建活動,建設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宜居家園,全力打造美麗生態小長安。
強化特色產業提質,打造產業小長安
充分發揮產業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小長安特色產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繼續鞏固提升“七個萬級生態產業示范基地”。一是繼續做大做強萬畝高產優質糖料蔗產業,開展糖料蔗保護區內速生桉種植清理和糖料蔗訂單農業和機械化推廣工作,全鎮糖料蔗種植面積力爭達到6.8萬畝以上,讓小長安糖蔗生產“甜蜜”事業更加“甜蜜”;二是繼續做好新希望六和生態種養循環生豬養殖項目各項協調服務工作,做大做強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示范基地;三是全力做好廣隆牧業現代化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配套現代化乳制品加工廠)各項服務協調工作,力爭年內實現項目投產和三年內申創國家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四是進一步做強萬畝生態富硒稻示范基地建設,年內申創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打造河池市稻漁生態種養產業提質增效示范基地;五是繼續做強萬畝中草藥生態示范基地建設,進一步抓好民族大風嶺中草藥示范基地和合北藥王谷中藥材示范基地建設,大風嶺中草藥示范基地年內申創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六是繼續做大做強萬畝“三特”水果生態示范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好社區木欒沃柑、羅東塘頭滑皮金桔、牛畢小嶺坪“越南青柚”、龍騰門豆沙糖橘等優質特色水果,讓小長安萬畝“三特”水果飄香四海;七是打造以燕山湖油茶種植為核心區的萬畝生態油茶示范基地。同時,同步推進肉牛、優質水稻、桑園等扶貧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產業小長安,持續鞏固和拓展“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新格局,把小長安打造成全縣、全市、全區農業產業發展重點鎮。
強化康養旅游特色,打造康旅小長安
充分利用小長安特色生態旅游資源,將小長安打造成河池、柳州兩市“后花園”,緊緊圍繞美麗、生態、休閑、養心、養生的發展主題,全力打造“仫佬文化品牌”“廉政文化品牌”“康養文化品牌”,主動融入桂林、柳州、河池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生態旅游圈,著力挖掘和推廣廉政文化游、現代產業游和仫佬風情康養游三條主題旅游線路。一是充分利用大勒洞《于成龍》影視拍攝基地和于公古道講好于成龍羅城故事,打造河池市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主題游線路;二是充分利用小長安特色產業種類各俱、大產業集中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七個萬級生態產業示范區的鄉村體驗現代產業主題游線路;三是充分利用小長安的自然生態和康養資源,打造銅鐘洞七彩秘境山莊、壩上人家綠色康養區、米椎林生態康養區、燕山湖休閑養生區、木欒屯生態農莊、水上相思林生態康養區的仫佬風情康養游線路。通過整合三條主題旅游線路資源,做大做強小長安旅游產業,打造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名鎮和全國生態文化康養旅游福地。
強化先進文化引領,打造文化小長安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小長安深厚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加快村屯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積極組織舉辦農村文藝匯演、山歌比賽,開展農民豐收節活動,著力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充分發揮愛心助學和鄉賢理事會的作用,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同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學黨史、唱紅歌”主題活動,喚起廣大干部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感恩熱愛之情,凝聚干事創業正能量,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建設美好小長安的強烈愿望和激情,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強化保障社會民生,打造富裕小長安
加強扶貧扶志宣傳教育,激勵和引導脫貧群眾靠自己努力過上更幸福生活。強化工作機制銜接,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責任機制,在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基礎上,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做好四把至小長安一級公路、羅城港口、牛畢工業園區、牛畢農貿市場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解決好群眾關切的教育、住房、醫療衛生、飲水、社會救助兜底等方面問題,讓老百姓過上更有保障、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打造和諧小長安
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激發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提高政治站位,把黨史學習與推動小長安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黨委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營造擁黨護黨愛黨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人大、政府的領導,持續鞏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更好地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作用,努力形成全鎮上下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干事創業合力。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筑牢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全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東區“黨建+產業”、南區“黨建+工業”、西區“黨建+仫佬族文化”、北區“黨建+康養”四條農村基層黨建精品示范帶,依托“互聯網+”新途徑,搭建黨建工作新平臺,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持續推進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全面推行“聯述聯評聯考”機制,嚴格執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制度,教育引導黨員自覺遵規守紀。實施黨旗領跑大行動,深化“黨領民辦、群眾自治”“黨員能人帶富工程”等工作機制,健全黨組織直接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實現服務零距離。
小長安鎮黨委書記蒲海升說:“我們將按既定的奮斗目標,充分挖掘和推廣好廉政文化游、現代產業游、仫佬風情康養游三條主題旅游線路,創建東、南、西、北四條農村基層黨建精品示范帶,全力打造生態、產業、康旅、文化、富裕、和諧六大小長安品牌,做大做強萬畝優質糖料蔗、萬畝生態富硒稻、萬畝生態中草藥材、萬頭生豬生態養殖、萬頭奶牛生態牧場、萬畝‘三特’水果、萬畝優質油茶七個萬級生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努力把小長安建設成為全縣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康養旅游、黨風廉政建設五個標桿。”
鎮長樊彥伶表示,砥礪前行,不負韶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我們將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敢作善成、奮勇爭先。
激情奮進的武陽江班子唱著山歌等你來,幸福美麗的小長安有你的參與而更加燦爛輝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